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肺炎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雾化 小儿肺炎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哈萨克族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18例哈萨克族肺炎性假瘤患者,本组18例哈萨克族肺炎性假瘤患者都采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平扫(日本岛津公司生产),扫描层厚5~10mm,根据一系列的CT影像,如仿真内窥镜、重建影像、多平面图像等,临床诊断根据随访、病理、手术探查、体征、病史、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X线平片、超声等)、实验室检验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本组资料中肺炎性假瘤分布情况为5例为左下叶,3例为左上叶,7例为右下叶,3例为右上叶。1例有空气支气管征,3例有斑点状钙化,3例内小空洞,11例密度均匀。3例为不规则形,15例为类圆形或圆形.6例为刺状突或小毛刺,3例为浅分叶,2例为模糊不规则,7例为边缘清楚光整。本组患者中的肺炎性假瘤直径大小为19~63cm,其中4例直径>4cm,12例直径2~4cm,2例直径≤2cm。病灶多位于肺胸膜下,广基底与胸膜相连;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直径19~63cm,密度均匀;边缘可见粗长毛刺,棘状突起或浅分叶;可有淋巴结肿大。结论全面综合分析哈萨克族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结合肺内感染病史,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哈萨克族 肺炎性假瘤 CT诊断
  • 简介: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北科合201109009);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151)。摘要目的从中医药治疗角度出发,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3例确诊为肺炎恢复期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益气化痰法,予加味二陈汤加减。对照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或除加味二陈汤外的中医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痰液、肺部听诊、胸部X线、食欲食量、精神、面色、出汗、舌象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尽管在入组时其年龄小于对照组和病情重于对照组,但经过加味六陈汤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入组时间与出院时间的间隔天数短于对照组04d(P<001);其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法能有效改善肺炎恢复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天数。

  • 标签: 益气化痰法 小儿肺炎 恢复期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1~2012.12某医院收治的248例肿瘤患者,其中入住ICU并发生VAP感染的61例进行分析。结果该院肿瘤患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为246%,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结论该院肿瘤患者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较高,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普遍较高,应根据病原学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VAP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Analysis of 61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 and cancer in medical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