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 日常 康复 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 45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5 例,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 中风偏瘫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日常康复 护理干预 中风偏瘫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Cytc、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VD大鼠模型,中药组给予温肺降浊方灌胃,西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其余两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检测大鼠海马Cytc、BaxmRNA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Cytc、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果证实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用药组大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海马Cytc、BaxmRNA及蛋白表达量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药物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海马Cytc及Bax表达有关。

  • 标签: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细胞凋亡 CYTC BAX
  • 简介:[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素养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结局的影响,为改进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于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248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HelMs)、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结果]74.2%的调查对象具备慢性病健康素养,其中经济支持意愿维度的得分最高,交流互动能力维度的得分最低。女性患者、年龄越小、学历越高者健康素养总得分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与HbA1c呈负相关。[结论]识别健康素养低水平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素养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行为 健康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乙哌立松片联合复方牵正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6.3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SFMA和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上肢痉挛性瘫痪 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治疗,B组联合针灸治疗,并对比疗效,研究起止2021年4月-2022年4月。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亦可以积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良性影响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水平,值得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以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技能+岗位胜任力"的教师培养模式,并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部的实践为例进行剖析。结论:"技能+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能有效推动公共体育课师资队伍建设,并且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技能+岗位胜任力 公共体育课教师 培养模式
  • 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培养具有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今后高校的目标和任务。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 简介:按计划参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研究生培养示范方案及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拟订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关于中药学科一级学科授位,按二级学科或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不同来源研究生的培养”、“培养方式与培养时间”、“课程设置”等七个部分。问卷发出66份,收到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北

  • 标签: 中药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学位课程 二级学科培养
  • 简介:目的探究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应用。方法:于BD9120全自动培养仪内放入血培养瓶,在阳性报警后行涂片染色。选择160例革兰阳性菌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然后经传统法鉴定与药敏结果评估直接法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160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7.1%,表皮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人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2.6%,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6.7%,屎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1.7%,总符合率为94.4%;革兰阳性菌引发的血培养阳性标本药敏,对比直接法与传统法总符合率即为96.1%,大多数药敏符合率高于95%。结论:经BD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标本,涂片为染色革兰阳性菌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 简介:【摘要】随着大健康的理念不断深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为密切相关,各个岗位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 标准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培养新型中药学服务专业人才是当前 高职中药学专业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几条大健康背景下面向中药学服务的中药学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为广大教学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健康 中药学服务 高职 人才培养
  • 简介:医学生作为今后的医务工作人员,所肩负的任务非常重大,除了需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外,同时还需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就目前医学院医学生教育情况来看,尽管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提出科学且有效的系统研究成果以及培养途径还比较少。鉴于此,为加强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详细地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人文精神 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VITEK2Compat鉴定仪和VITEKMS质谱仪直接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的259株细菌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和VITEKMS质谱仪进行直接鉴定,同时用API板条用传统法鉴定的结果作为标准结果,将两种直接鉴定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259株菌进行鉴定,用API板条传统法、VITEK2Compact鉴定仪直接法及VITEKMS质谱直接法鉴定时间分别为38.5±6.3h、8.1±2.4h、1.2±0.6h,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直接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4.3%(134/142)、89.7%(105/117),鉴定仪直接鉴定总符合率为92.2%(239/259);用VITEKMS质谱仪直接鉴定符合率分别为79.5%(113/142)、70.9%(83/117),质谱仪直接鉴定总符合率为75.6%(196/259)。结论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用VITEKMS质谱仪进行鉴定作为临床初级报告,用VITEK2Compact鉴定仪进行直接鉴定和药敏作为正式报告,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临床及时、合理和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培养 VITEK 2 Compat鉴定仪 VITEK MS质谱仪 直接法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农村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方法:通过构建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四个模块,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了SP教学、PBL教学、TBL教学、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客观考核测评体系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平台,实施实习准入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结果:构建了突出全科医学和面向基层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农村定向 医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