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方式、麻醉药物等。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因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对全身麻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全身麻醉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也将逐步明确,从而使临床麻醉医生更加合理地选用全身麻醉药。 

  • 标签: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全身麻醉药 学习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症护理中心理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5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抑郁症患者;经随机单盲法均分2组,1组为基础组(n=27,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27,接受常规护理+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在躯体、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以及敌对化症状评分方面,研究组(2.01±0.12、1.93±0.14、2.34±0.05、1.56±0.47、1.78±0.29、1.70±0.01、1.82±0.03、1.64±0.15分)同基础组(3.76±0.67、3.48±0.29、3.80±0.21、3.22±0.73、2.64±0.65、2.46±0.37、2.58±0.29、2.20±0.41)相比显著改善;在生活能力、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情况评分方面,研究组(17.32±3.63、61.14±6.95、67.16±8.97、58.78±6.69分)同基础组(10.40±3.11、52.02±7.03、55.54±7.85、50.06±6.47分)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抑郁症护理中心理认知干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认知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49例,实验A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B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B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实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方法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同时也分析了其在临床上的主要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康宁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84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2例患者。治疗组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同时还采取到了认识行为的疗法,而对照组只是采取到常规的药物治疗。然后将这两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且记录并观察到这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以及实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神经性尿频引进认知行为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在2021年下半年我院诊治的神经性尿频120例患儿被纳入分析范围,结合干预模式划分两组,包含常规组与行为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行为护理模式,研究患儿病情变化与体征指标的变动。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儿的焦虑性障碍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数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之后,行为组患儿焦虑性障碍量表评分是(13.61±3.36)、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是(8.64±1.46),均优于常规组患儿,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神经性尿频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宫颈癌防治及HPV疫苗认知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我校女大学生6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获得女大学生对宫颈癌防治和HPV疫苗认知情况。结果:(1)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宫颈癌知识认知率调查中,大一认知率为53.33%,大二为66.66%,大三为80.00%,大四为86.66%。(x2=13.267,p=0.013),结果有差异。(2)对女大学生愿意接种HPV疫苗调查中,大一为46.66%,大二是53.33%,大三是66.66%,大四是86.66%,(x2=12.805,p=0.014),结果有差异。结论:女大学生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低,并且女大学生对HPV疫苗接种意愿低,需要加强女大学生对宫颈癌知识了解,提高女大学生对HPV疫苗接种率。

  • 标签: HPV 宫颈癌 女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65例住院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认知的因素。结果:同意未经治疗的腿部血栓可能会转移至肺部的患者有30.76%,同意40岁以下者有必要担心血栓形成的患者有53.84%,同意大多数血栓可以预防的患者有52.30%,同意血栓属于医疗紧急情况55.38%,同意血栓可导致死亡的患者有61.53%;受教育程度为53.84%,是否留置PICC为53.84%,是否有血栓形成为23.07%,DVT的知晓情况为23.07%,PE的知晓情况为23.07%。结论:在住院癌症患者中,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对VTE的认知不足的现状,加强患者对VTE的认知水平,降低VTE的发生率。

  • 标签: 癌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临床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每组病例均为33,常规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模式是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种临床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这几个方面来看,研究组患者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前者分别为(19.84±1.20)、(31.20±2.26)、(32.64±2.14),后者分别为(15.32±2.10)、(40.26±2.30)、(42.50±2.56)。研究组患者运动合理依从率为90.91%、饮食健康依从率为90.91%、遵医服药依从率为93.94%、定期复查依从率为87.88%,常规组患者运动合理依从率为69.70%、饮食健康依从率为66.6%、遵医服药依从率为72.73%、定期复查依从率为63.64%,研究组患者依从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且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依从性提升均具有较为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直至2022年2月期间精神科接收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而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分析两组患者PANSS临床症状评分和MCCB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临床症状评分和MCCB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患者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实际生活质量展开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治疗满意度展开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式在治疗精神科临床疾病过程中,具有更好治疗效果,能够进一步优化PANSS临床症状评分和MCCB认知功能评分,可以加强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满意度,对于患者治疗预后有积极影响,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障碍 精神科疾病 生活质量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CBT),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CBT。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PANSS评分更低,ITAQ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CBT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自知力以及治疗态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1.12月,1年内收治的1050例癌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25例,采用精神动力学疗法)和观察组(525例,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我科及针灸康复科收治的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一组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n=30),对比不同治疗措施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反馈(MMSE量表)、生存质量反馈(SS-QOL量表)评分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针灸 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产前门诊护理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按照交替分组法均分82例孕产妇,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认知、膳食认知、运动认知及分娩认知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

  • 标签: 孕产妇 健康认知行为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2年0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90例,按照抛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为研究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另一组为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精神状态能量表(MMSE)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IM总分及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叙事医学对晚期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及死亡认知态度的影响,探索晚期肿瘤患者多元化服务的安宁疗护措施。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1年01月住院晚期癌症患者52例,按照患者(或家属)首诊意愿,接受叙事医学为研究组32例和不接受叙事医学为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终照护,包括口腔及会阴护理、缓解疼痛、进食困难及呼吸困难管理、心理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叙事医学干预,通过叙事能力进行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及死亡认知态度。结果 干预1周后,研究组抑郁情绪GDS-15为6.72±2.11,对照组8.15±1.94;研究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发生9例占28.13%、中性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共23例占71.87%;对照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发生12例占60.00%、中性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共8例占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叙事医学 晚期癌症 抑郁情绪 死亡认知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卒中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科技大学社区接诊卒中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个性化健康管理,对比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卒中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CBT),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CBT。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4周后的PANSS评分更低,ITAQ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CBT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自知力以及治疗态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5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实验组)和59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等进行筛选,对入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重进行登记,并行血压的测量及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在控制其他自变量后,性别、超重、高低密度脂蛋白及高血压对患病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性别:(P=0.032<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0.331(0.121~0.908),低密度脂蛋白:(P=0.001<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5.368(1.910~15.088),高血压:(P<0.001),OR值(95%可信区间)为4.105(1.578~10.700),超重:(P<0.005),OR值(95%可信区间)为4.705(1.581~14.003)。结论: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与女性、体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等因素相关,在预防血管性痴呆方面不容忽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在医疗领域中,神经外科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神经外科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增加,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压力性损伤作为一个常见问题,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潜在威胁。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人员 压力性损伤 认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