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 标签: 盆地 第四纪 古气候 沉积体系 演化 湖相沉积
  • 简介:斜切中亚的帕米尔-阿尔泰滑移构造带向南延伸,可与恰曼转换断裂系统相接,影响其两侧表层断裂构造格局、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现今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地球卫星重力异常带在滑移构造带两侧表现出显著的不连续性和系统位移特征,其深部滑移幅度达600km以上.从卫星资料反演计算出的地壳厚度图上可看出,新疆地区地壳厚度比中亚邻区厚4~8km,岩石圈厚度比中亚邻区厚10~20km.新疆及邻区地震波速层析成像结果提供了不同深度速度结构,在平行于中国西部国界处的10km、30km、50km深处均有NE向速度结构不连续面的反映.

  • 标签: 构造带 地壳厚度 地球物理证据 速度结构 表层 地壳变形
  • 简介:沿扬子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结合部中段两侧分布的二叠纪火山岩,分别代表攀西裂谷时期海相和陆相环境中的火山喷发产物。西部为海相高钾钙碱性—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东部为陆相低钾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两者的来源深度不一,前者较后者相对较深。

  • 标签: 峨眉山玄武岩 大石包组 海相 陆相 攀西裂谷
  • 简介: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普遍发育片麻状构造或者发生糜棱岩化,主要是由于受到后来构造——变形热事件影响的结果.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天山早古生代花岗岩形成于380-490Ma,目前主要产出在具有元古代基底的中天山构造带中,在霍拉山一带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不显示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的特点,而是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南天山洋南支的扩张过程有关,或者与早古生代的一次造山过程的晚期伸展阶段有关.

  • 标签: 天山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 简介:通过对部署在西昆仑新疆叶城县南提孜那甫河与和田市南喀拉喀什河山前3条河谷阶地横剖面所提供的实际资料和ESR、^14C年代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昆仑这两条相距250km河流属于同一个山前地貌单元:②剖面Ⅰ、剖面Ⅲ的T4、T3、T2、T1分别形成于约100kaB.P、80kaB.P、50kaB.P、30kaB.P;③依据形成时代,剖面Ⅰ的T3、T2、T1分别对应剖面Ⅱ的T4、T3、T2,剖面Ⅱ的T1形成于8.5kaB.P.对横剖面的对比并结合纵剖面,认为该地区100kaB.P以来山前河谷地貌的形成,气候作用大于新构造作用:8.5kaB.P前后发生过一次新构造的抬升作用。

  • 标签: 西昆仑 提孜那甫河 喀拉喀什河 河流阶地 构造抬升 气候变化
  • 简介: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早二叠世构造环境的归属存在较大异议.通过对盆地早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一步厘定了火山岩的产出环境.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为主。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大部分玄武岩相对MORB强烈富集LILE和LREE,HFSE适度富集.Th/Ta比值>5.Ta、Nb的适度亏损和陆壳的混染有关,少量玄武岩带有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与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邻区研究结果,认为吐-哈盆地早二叠世火山岩为造山期后伸展背景下裂谷环境的产物.

  • 标签: 早二叠世吐-哈盆地 火山岩 地球化学 造山期后
  • 简介:新疆阿吾拉勒山—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陆边缘弧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
  • 简介:西天山阿吾拉勒一带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为一套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碱性系列次之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其中玄武岩类以碱性为主.岩石富FeO、Hf、Th、Y、Rb、Ba、Sc、Zr、Cs、V和LREE,贫TiO2、MgO、P2O5、Cr和Nb,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各种参数和图解均证实,其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是证实阿吾拉勒地区晚石炭世演化为大陆板内裂谷环境的重要记录。

  • 标签: 西天山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火山岩 伊什基里克组
  • 简介:四川东北寨金矿床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与美国内华达州和我国黔西南区同类型金矿相类比。但其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因此,为有利于建立成矿模式并据以指导我国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同类型金矿地质找矿工作起见,特命之曰“东北寨式”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 标签: 东北寨 金矿带 成矿模式 成矿条件 川西北地区 储量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