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篇书评,本文借用居其宏先生"史胆、史学、史实"这一史学研究"标尺",对其专著《新中国音乐史》进行了"丈量".在充分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提出《新》在历史叙述中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把握、对九十年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描述、对文革时期器乐曲的评价以及全书在总结和展望等方面存在的若干不足,认为"《新》尽管在某些问题上尚可推敲,但这些终究遮挡不住阅读此书所获得知识与人格力量的快感.在新世纪里,它必将对当代中国音乐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当代史 史胆 史学 史实
  • 简介:宋金时期,坊间刻印图书已是城市里通行的一种职业。因宗教盛行,写经、刻经尤其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士绅们的精神追求,同时涉及文艺的传播与普及。宋代刻印的图书如今已是罕见的文献,殊为珍贵,如巾箱本的宋元通俗小说戏曲及木刻版画。由于宗教寺院里有"藏经"习俗,故而经书尚有遗存,只是今人难以见到,不大关注。敦煌壁画和藏经洞的发现,开启了历史文化的"敦煌学"研究。与壁画、雕塑相联系,敦煌也

  • 标签: 高台教 木刻版画 巾箱本 敦煌壁画 小说戏曲 版画集
  • 简介:徐元勇新作《通俗歌曲演唱教程》一书的出版,对“通俗歌曲演唱”这门年轻的专业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拓展与提升意义。该书在编写体例上构架简洁、通俗实用,理论阐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内容安排处处为学习者着想,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专业教材。

  • 标签: 徐元勇 《通俗歌曲演唱教程》 体例构架 理论总结 斜开唱法 教学安排
  • 简介:一中国音乐教育自近代以来,学习西方,固然是有所得。但是在技术理论、甚或观念、行为层面上也出现有照搬西方后产生的种种问题。这其中有过分偏重汲取“技艺”教育的因素,忽视对其中存在的“育人”因素的了解和借鉴,甚至因为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育人...

  • 标签: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古代音乐 教育学科 理论研究 修海林 学校音乐教育
  • 简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由来已久,相关成果多偏重历史研究,且缺乏体系。王耀华等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一书对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传播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指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著述体现出"研究内容、体系的丰富性,研究个案、例证的典型性,研究对策、方案的针对性"三个方面的价值特征与写作特色。

  • 标签: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国际传播 推广 受容
  • 简介:巳丑仲夏,刘再生先生穷经年笔力,为音乐史学界奉献了一本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版,以下称《简述》)。其为作之新,在于历史体验之新、叙事方式之新、知识内容之新、史学观念之新。捧读大作,手不释卷之际,感慨良多。不禁为作者精心面壁、皓首穷经式的学术跋涉而感怀。在爱之过切的冲动之中,有了如下的感言,还请学界同仁指正。

  • 标签: 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史 刘再生 史学转型 近代 力作
  • 简介:由朱贤杰先生翻译的《生活在音乐中》(巴伦博伊姆著),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我知道这本书很好,没想到一之后感觉更精彩,其中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翻译也很出色,简直可以说是一部记载钢琴家六十多年来的主要音乐活动的音乐表演艺术史。里面描述了许多位指挥家、

  • 标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巴伦博伊姆 钢琴家 钢琴大师 钢琴学派 生活
  • 简介:何平教授《走进美国音乐》一书(2008年9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继他另一部专著《音乐的本质与发展》(2007年10月人民音乐出版社)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如果说后者以论为主,即从中外音乐人物及作品的比较来窥觅音乐本质及其发展的话,那么,前者则以史带论,史论互摄,带着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滤光镜,抓住美国音乐发展的脉动,

  • 标签: 美国音乐 音乐文化 滤光镜 历史透视 教授 何平
  • 简介:从以狄尔泰为代表的历史释义学派开始,释义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音乐史编纂一直产生着影响,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和埃格布雷希特均吸收了现代释义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埃格布雷特在《西方音乐》一书中他的现代释义学观念,并尝试在撰写时将“审美与历史”相互联系,而达尔豪斯“审美与历史”相结合的观念与现代释义学观念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这种在现代释义学启发下的历史撰著观念、兼顾美学与史学的史学撰著方法给当今西方音乐史研究带来启示。

  • 标签: 埃格布雷特 《西方音乐》 现代释义学 达尔豪斯 视界融合
  • 简介:谢勒梅的新著与美国前几部"世界音乐"专著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其一,论述不分国家或民族,而是按一些热门专题;其二,所涉及文化不是远在异国他乡,而多是其在北美的"变种",即研究"家门口的世界音乐";其三,所涉及的音乐文化不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流动变化中的;其四,论述的声音景观,不再局限于农村,其中不少是城市音乐文化,反映了西方城市音乐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巨大发展.谢勒梅新著的意义不仅是一部世界音乐教材,它更为我们吹来了西方学界的新风,为我们开拓新视角提供了范例.

  • 标签: 世界音乐 声音蒂观 音乐文化的流动性 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 城市音乐文化 人类学与后现代理论
  • 简介:《音乐传播学导论——音乐与传播的互文性建构》一书,系武汉作者汪森、余烺天合著的一部阐述与构建音乐传播学的专著。该书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写作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音乐传播学的发展脉络、传播理论、音乐传播现象及其在不同时代的特点。具有视野宽泛、材料丰富、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等特点,对于了解和认识该学科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

  • 标签: 音乐传播学建构 交叉性质 学科现象 学科建构
  • 简介: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洛秦博士名为①这本书的一个明确给出-从封面主角老黑人的孤影到书中每个章节的字里行间,从第一人称的贯穿始终到不同文本的交叉叠合,都在述说着一个不可重复的单数世界.

  • 标签: 美国社会 章节 博士 黑人 单数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