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形态一一原生态民歌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此从不同层次、范围、视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如田青、金兆钧、俞人豪等都对此进行过论述。虽然原生态民歌曾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但其保护过程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尚称不上丰厚。而陈蔚的《原生态的美学探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便是其中较早出版的学术著作。

  • 标签: 原生态民歌 审美追求 美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多样性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朱寿兴的《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一书,努力实现由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彰显了中国当代美学界共同的致思取向。该书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美学主张、派别的存在形态作了系统性的审视,得出了诸多创见。该书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立足于本体论的研究视域与回归马克思的美学洞见、对中国当代美学存在形态的整体性研究、体现审美现代性的吁求,是中国的美学转向所系,而揭示和阐释这样三个特征也正是中国当代美学形态问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 标签: 存在论 美学形态 整体性研究 审美现代性
  • 简介: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 标签: 文学语言 陌生化 含混性 文学的审美特性
  • 简介:生物学中潜藏着丰富的美,美与德密不可分.生物学教师要充分挖掘生物界中的美,积极渗透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美育德,把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入到生物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标签: 生物学教学 审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 标签: “十七年” 文学思潮 机制 理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新写实主义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考察,提出了有别于现实主义和回归传统说的日常生活写作,认为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写作是一种新的审美实践,具体体现在反现代性、农民立场、创伤体验、孤独主体、民间信仰及审美风格、崇高风格等。

  • 标签: 日常生活 现代性 长篇小说
  • 简介:怀旧产品的营销中关键技术环节是增强和迎合消费者怀旧审美。然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会影响消费者对怀旧产品的审美,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取怀旧产品的意愿。本文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文献的回顾形成相关初始量表,并确立理论研究框架和提出相关假设,然后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析相互之间的影响机理。通过ANOVA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258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假设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怀旧审美起到中介的效应。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怀旧产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成正向显著性,受怀旧审美的差异影响对怀旧产品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不同。论文为加快怀旧文化产品创新和企业营销战略提供新思路,并有望受益于管理实践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文化价值观 怀旧产品 消费者购买意向 怀旧审美
  • 简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禾楼舞,是粤西地区文化产业旅游的重点保护对象。结合卡通形象的原真化、系列化、可爱化、亲和化、内涵化和精神化等审美取向,对具有禾楼舞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纪念品的依赖度、识别度、记忆度和关注度。具有卡通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丰富大众对云浮地区非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时代性需求。对禾楼舞者卡通形象进行系列设计,以期为粤西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纪念品 禾楼舞 卡通形象
  • 简介:由卡尔松主导的环境美学二元论与伯林特代表的环境美学一元论是解读城市环境视觉审美的二大主流思想,无论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对视觉环境界定及体系构建均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城市环境视觉的审美需求及基本维度辨识。环境审美必须做到在科技高速发展和人们心智急剧变化的今天,建立起适应新的社会审美价值需求,完善和健全科学的环境视觉维度,在二元论与一元论思想体系之上,重建城市环境视觉审美理论及基本维度。

  • 标签: 城市环境 视觉审美 基本维度
  • 简介:大学语文经典阅读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情感性和感染力,教师的解读和引导可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精神、心理品质。但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市场化、商业化之后大学生面对功利诱惑和就业选择带来的各种困惑,使得当下大学语文教学那种传道解惑、阐释真理的传统模式受到冲击,因此应该从教师引导、学生解读两方面进行探索,突现出该课程教学中的经典阅读、审美阐释和熏陶引导的特征,用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大学生健康向上、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境界。

  • 标签: 大学语文 经典解读 教改思路 人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