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最近看到几篇文章,说的都是爱因斯坦与前妻米列娃离婚的事情。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马里奇是爱因斯坦的大学同学,物理专业的高材生,他们一见钟情,两人总是形影不离。缺乏节制的爱情使两人成绩急剧下降。1900年,爱因斯坦的考试仅以中等水平通过,米列娃则挂起了红灯。正当米列娃准备补考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 标签: 爱因斯坦 情书 塞尔维亚 物理专业 一见钟情
  • 简介:第75:“我的态度从来没有动摇过”1968年,两个刚刚认识不久的哈尔滨青年被“上山下乡”的洪流分隔两地。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书信往来。第一信是崔积宝写给李桂茹的。当时,崔积宝对李桂茹的称呼也是规矩得有些刻板的“李桂茹”三个字。

  • 标签: 情书 恋人 知青 1968年 上山下乡 哈尔滨
  • 简介:本研究主要关注处于相对弱势位置的个体在文化混搭条件下的地位感知对其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者设定了两类文化混搭场景,并基于地位感知的两种取向来探讨上述影响过程,第一种取向是基于平等地位感知的均衡取向,第二种取向是基于低地位感知的失衡取向。研究结果支持了均衡取向下的创造力促进效应。(1)在'性别混搭'的生活话语场景下,女性在均衡取向下的平等地位感知比失衡性的低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国别混搭'的新闻话语场景下,中国人的平等地位感知比低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独立性自我构念的强弱变化调节了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提升关系,高独立性个体在创意任务中更容易受到地位感知的影响。(3)在'中美混搭'的条件下,平等地位感知会削弱中国被试寻求内群体归属的需求,进而在此中介作用下提高了创造力水平。

  • 标签: 文化混搭 地位感知 均衡取向 失衡取向 个体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