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仅仅依赖于先进施工工艺技术是不能确保项目整个过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因此,必须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出套科学地、合理地工程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管,进而保证工程高效高质地施工。本文简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质量地位作用,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些可供参考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策略。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 完善机制
  • 简介:本文以辽西大凌河西支为研究流域,分别以P-M蒸散发模型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研究流域蒸散发,并和流域内哈巴气水文站实测蒸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蒸散发输入对流域水文模拟精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源蒸散发模型更适合于辽西地区蒸散发模拟。研究成果对于辽西地区特别是无资料地区蒸散发模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两种蒸散发模型 适用性分析 水文模拟精度对比 辽宁西部地区
  • 简介:清水长流,润泽民生。党十八大以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速,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等14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西藏拉洛等主体工程全面建设……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有109项开工建设,在建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

  • 标签: 水利工程建设 日报 主体工程 投资规模 牛栏江
  • 简介:本文介绍了混凝土预制承插管施工技术,对预制管检查、修补、安装、浮管预防做了较详细论述。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引水三标混凝土预制管安装于2005年3月12日开工,2006年1月6日完工。埋管段工程从2007年12月运行至2011年12月10日,工程运行顺利。

  • 标签: 第四系湖积层(Q1) 混凝土预制承插管 施工
  • 简介: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2^#支洞上游桩号为2+419.00-3+878.60,全长1459.60m,由于前期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2^#支洞上游工期滞后较多,若2。支洞上游不突破常规,仍按照原投标文件采用台针梁台车进行衬砌,每道施工工序无论如何压缩,也无法确保按照业主所要求工期完工,经过反复论证,施工单位采用两台针梁台车串联施工,即在2^#支洞上游串联布置1^#2^#两台针梁台车,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了工期要求。

  • 标签: 衬砌台车 两台 串联施工 输水隧洞 大伙房水库
  • 简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特性决定其大多位于地质环境复杂区,西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面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造成泥石流因素是极为复杂,按其诱发因素划分可分为2大类:(1)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分状况等自然因素形成脆弱背景是泥石流诱发自然因素;(2)人类不合理行为人类工程活动是泥石流诱发的人为因素。本文通过对人工弃渣诱发泥石流初步总结,结合卡拉、杨房沟、苗尾等工程拦沟型弃渣场泥石流防护研究,对西部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泥石流防护原则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拦沟型弃渣场 弃渣场泥石流 泥石流防护 水电工程 西部工程
  • 简介: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以下简称出流改道工程)建成以来,较好地保护了抚仙湖生态环境,又改善了星云湖水质,同时为玉溪市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水资源基础。该工程跟玉溪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有机结合,综合效益显著。

  • 标签: 生态水利 环境水利 城市水利 结合典范
  • 简介:坡耕地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具有地面平整度差水、肥、土流失严重等特点。为探讨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水力学特性,采用张力入渗法、压力膜仪法以及沙箱法,对黄土高原晋西北神池县坡耕地不同深度土层分别进行原位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土壤累积入渗量与负压水头有关,表层土壤累积入渗量最大;土壤饱和以及非饱和导水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线性减小;低吸力阶段(h〈100cm),随吸力提高土壤持水能力逐渐下降,高吸力阶段(h〉100cm)土壤持水能力变化不大;结构性孔隙基质性孔隙最大值所对应负压水头分别为-37cm-325cm。

  • 标签: 黄土高原 坡耕地 试验 土壤水力学
  • 简介:笔者曾主持参加了“水利电力部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试行)”工作。1990年至1999年,又作为编制组负责人之,主持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全过程。现根据参加两个规范编制工作体会认识,结合国外同类规范技术水平,对我国于1999年8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技术水平和其实用性进行了评价。

  • 标签: 灌溉排水 工程 设计规范 评价
  • 简介:近年来,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城镇河道滨水景观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保安前提下,充分体现河道自然特性,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使其达到“水宁、河动、岸绿、景美”治理目标,是目前规划设计面临重大挑战。在此以四川省松潘县岷江川主寺河段生态护岸工程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高原地区河流水文特性、地形地质特征、植被分布及区域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原河道平面形态、滨水生态修复与区域特色文化展示等规划设计理念,工程建成后已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其设计理念及对策,可供类似河道综合治理参考。

  • 标签: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文化传承 规划设计 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