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亚低温(30℃~35℃)能显著降低脑耗氧量,减轻脑细胞功能破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释放,减少钙离子内流,减轻神经损伤,减少脑水肿,从而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后的残死率,改善预后.现报告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 标签: 冬眠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近10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亚低温33℃~35℃能减轻外伤后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初步临床应用亦获得肯定效果。我科2004年2月-2006年1月,应用亚低温和常规治疗两种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伤病人(GCS≤8分)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分组治疗 亚低温 护理 疗效 初步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0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传统单侧开颅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开颅术 单侧开颅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24h后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则实施常规鼻饲营养联合静脉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第一天的血液指标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重度利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对治疗有推进作用,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收治体会。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收治颅脑损伤病人的回顾总结。结果70例中,死亡37例,总死亡率52.85%,良好23例(32.86%);中残6例(8.57%),重残2例(2.86%),植物生存2例(2.86%)。结论急救快速通道的保障、合理治疗方案的确立及合并症、并发症的处理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环节。现场急救、早诊早治、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止并发症,有效的监护、新药疗法等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治疗 感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体会;旨在提高治疗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对7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根据格拉斯哥积分(Glasgowoulcomescale,GOS评分法)于伤后1年随访痊愈50例,占79.4%;中残6例,占9.5%;重残3例,占5%;死亡4例,占6%。RLA(RanchoLosAmigos)认知功能水平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3年随访治愈37例,占47.4%,死亡(含自杀)5例,占6.4%。其余认知缺陷、精神障碍36例,占46.2%。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短期预后较成年患者佳,长期预后不佳。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小儿 认知缺陷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液治疗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采用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的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患者共15例。结果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86.7%。结论人胎盘组织液治疗颅脑损伤效果较好。

  • 标签: 人胎盘组织液颅脑损伤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止血、降低颅内高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IHSS)﹑简易精神状态(MMSE)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三项指标(GCS评分、MIHSS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对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注射液 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诊治的66例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青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其对应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5级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对应治疗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大大下降,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6例,按年龄划分为观察组53例(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53例(为我院同期收治的青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给予对应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对应治疗后,观察组5级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对应治疗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大大下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借鉴。

  • 标签: 老年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 对应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51例(32.6%),中残21例(13.5%),重残33例(21.2%),植物生存20例(12..8%),死亡31例(19.9%);术后易并发远隔部位血肿、脑组织膨出或坠出、脑积水和癫痫。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应合理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小脑幕切迹疝死残率高,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回顾我科1998年6月至2003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小脑幕切迹疝患者89例经手术治疗获救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意识状态(GC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FMA评分以及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FMA评分以及MBI评分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就治疗结果予以观察。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临床治疗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对于临床治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 60例患者中有 5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10例患者没有选择手术治疗;经过了对症治疗之后,总共有 54例患者存活,而 6例患者经医治无效后死亡。结论:因为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一般比较严重,且发展非常迅速,即使治愈后还伴随着大量的并发症,所以除了选择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法外,还应当保证患者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保证经过治愈的患者不会有复发的现象,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加速患者的健康恢复。

  • 标签: 危重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亚低温技术对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亚低温技术对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亚低温 急性重型颅脑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82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对照组。B组伤后7~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C组伤后>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B组预后良好者显著高于A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8.99,P<0.001);中残及重残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29,P=0.015;χ2=6.98,P=0.03)。总死亡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P=0.07)。结论颅脑损伤后应尽早给予高压氧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越早越好,减少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 治疗时机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型 亚低温
  • 简介: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对瑞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低,良好率及中残率较对照组高。结论: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治疗方法之一,临床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