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一例患有宫腔积导致急腹症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估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2年02月收治的一例患者展开调研,患者在就诊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以及其他腹部不适症状。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宫腔积所致的急腹症。对其采用宫腔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康复出院,后期随访状态良好,无复发。结论:宫腔积多发生在绝经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宫腔引流术是最有效最好治疗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包膜下积(RS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机制不明,CT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本文报道2例RSA患者,1例及时予清创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拒绝行清创引流,病情加重而死亡。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充分的清创、引流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包膜下积脓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创伤弧菌原发性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综述最新文献。2019年11月6日收治1例54岁男性患者,其进食淡水水产品后双下肢红肿、疼痛明显,出现瘀斑及血性水疱,入院后3 h急诊行筋膜切开减张术,术后各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24 h放弃治疗。2020年8月12日收治1例73岁男性患者,其进食海鲜后右下肢出现血性水疱,入院时呈休克状态,入院后3 h急诊手术探查并行右大腿截肢,6 d后残端行负压伤口疗法,入院后13 d家属放弃积极治疗,入院后15 d患者死亡。2例患者均未能第一时间诊断,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坏死性筋膜炎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明确诊断后分别予筋膜切开减张和高位截肢,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创伤弧菌。虽最终均未救治成功,但早期截肢患者病程及部分指标均优于切开减张者。创伤弧菌分布广泛,淡水水产品中多次检出,致病途径模糊复杂,极易误诊,宜建立创伤弧菌毒症救治流程,尽早积极手术干预,筋膜切开和清创应彻底,合并出血性大疱者应早期截肢,术后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患者存活率。

  • 标签: 创伤弧菌 脓毒症 筋膜炎,坏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6年初,毒症(sepsis)被重新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失控性反应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临床上存在感染的患者,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分才可以诊断为毒症。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 治疗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LP)所致毒症大鼠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CLP诱导SD大鼠毒症,术后8、16和48h时检测相关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肺、肾、肝、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LP诱导的毒症大鼠12d生存率为30%,发病急且死亡率较高。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内,CLP大鼠8h时出现APTT时间延长(P<0.05),16h时出现PT时间延长(P<0.05),内源凝血途径的XII活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的VII活性出现一过性抑制。TT在48h出现延长(P<0.01)。FIB的含量从16h开始逐渐增多(P<0.001)。与凝血和抗凝功能有关的其他重要指标中PLT数量从8h逐渐下降(P<0.01);vWF:Ag量从8h逐渐增多(P<0.001);D-D量从16h逐渐升高(P<0.05);PS:Ag量直到48h出现明显下降(P<0.001);而AT-III含量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发现肺、肾、肝、脾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未显示明显的静脉血栓和出血特征。结论大鼠毒症模型在急性期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但未观察到凝血功能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

  • 标签: 脓毒症 大鼠 凝血功能 病理
  • 简介:犬子宫蓄是发情后期犬子宫腔有性积液的一种老年犬多发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异常并继发细菌感染。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吴江区一9岁吉娃娃病犬进行系统的病史调查,临床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X射线、B超检查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诊1例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犬子宫蓄。该犬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子宫治疗,然后基于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子宫蓄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产后毒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生产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9例产后患毒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产后毒血症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产后毒血症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生殖道、呼吸系统,分别占28.28% (28/99)、26.26%(26/99);99例产后毒血症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占58.59%(58/99),其中以链球菌为主,占23.23%(23/99)。革兰阴性菌占38.38%(38/9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1.31%(3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43,95% CI 1.123 ~ 6.276)、合并生殖道感染(OR=7.542,95% CI 3.571 ~ 15.959)、阴道试产(转剖宫产)(OR=1.218,95% CI 1.008 ~ 1.493)、胎膜早破(OR=1.152,95% CI 1.019 ~ 1.449)、产后出血(OR=1.562,95% CI 1.263 ~ 1.881)及剖宫产分娩(OR=2.074,95% CI 1.442 ~ 2.993)是产后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产后毒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分娩,针对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预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产后毒血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血症 产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山羊传染性疱又称羊口疮,具有流行性、传染性,会导致羊采食困难,身体状况日益低下,严重的则直接威胁生命。本文针对于山羊传染性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防治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对养殖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等预防措施。

  • 标签: 山羊 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诊治
  • 简介:摘要毒症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失调进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一直以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性毒症,但实际上30%~60%的毒症患者血培养阴性,其中不乏病毒感染所致。及早确立病毒性毒症的诊断不仅有助于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同时可以及时应用针对性抗病毒药物。现围绕病毒性毒症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犬子宫蓄症是指母犬子宫内蓄积大量液,导致该犬子宫感染抵抗力降低,引起子宫内感染、发炎、化脓,使子宫内潴留有大量浓汁的疾病。一旦发生都是腹围增大或全身性情况有明显的改变,本病无季节性,未经产和经产母犬都可发生,多见于4岁以上的母犬。近年来,我国警犬大量投入使用,同时各个基地也增加了繁殖量,随之许多疾病也困扰警犬事业发展,

  • 标签: 子宫蓄脓症 母犬 诊断 子宫感染 抵抗力 全身性
  • 简介: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属,1970年Roland[1]首先报道了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报道[2],我国除少数地区(如台湾)外,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鲜见报道.近几年来,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毒症病例,75%的患者在入院48h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3].笔者单位2002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下肢创伤弧菌感染致毒症的患者5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减张、引流、彻底清创,效果满意.

  • 标签: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弧菌性 创伤弧菌感染 救治 内毒素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液标本阴性的原因,并对其相关环节进行分析,规范标本收集和运送,减少阴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性标本,通过阳性标本数,计算出阴性率加以分析。结果各种标本来源的阴性率分别为脓痰79.88%;液73.81%;性分泌物73.91%。结论性标本阴性的原因与标本收集方法和运送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在收集和运送标本时应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阴性率。

  • 标签: 标本 阴性 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细胞,除了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外,还参与炎症、免疫等多种作用,毒症是重症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异常,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血小板在毒症病理生理学中的贡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血小板在毒症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毒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为寻找毒症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血小板在毒症期间的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血小板 脓毒症
  • 简介:祁门县平里镇政府和畜牧部门对畜牧业结构调整极其重视,鼓励农民养羊,山羊养殖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近年来,在饲养中山羊中相继发生一种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等处形成丘疹、疱、溃疡和结成状厚痂为主要病状的病状。初步诊断,是一种病毒所致的山羊传染病,称传染性疱性口炎、疱性皮炎。现称山羊传染性疱。

  • 标签: 羊传染性脓疱 畜牧业结构调整 诊治 山羊养殖 脓疱性皮炎 祁门县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疾病由性别、年龄、种族、遗传、疾病并发症、环境因素等病原及宿主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发展迅猛,是临床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毒症治疗中脏器功能支持的主要手段,且为临床毒症疾病治疗的争论热点。研究对毒症的临床研究现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应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加以阐述,旨在为后续临床毒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血液净化 脓毒症 进展
  • 简介:背景:指趾末端疱病(肢端疱病)被归类为“Hallopeau连续性肢端皮炎”的范畴,后者是一种严重疾病,病程连续,持续发疹形成泛发。但有1型肢端疱病几乎没有皮损,缓解期和复发期交替进展,表现为良性过程。有必要区分这两型肢端疱病。方法:作者观察到6例轻型肢端疱病患者,均不符合“Hallopeau连续性肢端皮炎”的诊断标准,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结果:每次发疹往往只有1处皮损。疱为无菌性小簇状,分布于下甲床或甲床。皮损导致局部甲松解或甲脱离。发疹后局部可完全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显示角层下非海绵状疱,其内充满中性粒细胞。4例患者至少随访两年,其中1例11年后头皮出现银屑病损害。结论:作者描述的肢端疱病可通过下列诊断标准与“Hallopeau连续性肢端皮炎”相鉴别:①良性疾病;②疱局限于下甲床或甲床;③疱可单发或呈小簇状;④复发突然,缓解期可完全恢复;⑤无菌性疱;⑥病理示角层下疱(海绵状疱罕见)。Radcliff-Crocker曾描述过与本研究中相似的一种疾病(H.Radcliff-Crocker,DiseasesoftheSkin,London:H.K.Lewis,1888),并将其命名为“匍行性皮炎”。

  • 标签: 肢端脓疱病 连续性肢端皮炎 DISEASES 组织病理学 无菌性脓疱 严重疾病
  • 简介:摘要本专家共识通过临床研究证据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阐述了毒症免疫障碍机制、监测评估以及免疫增强的药物治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认识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定量检测、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反映毒症患者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免疫增强治疗包括增强天然免疫的药物、提高获得性免疫的药物和免疫增强联合抗炎治疗等措施。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免疫功能监测 免疫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