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内疝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妊娠期急腹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工作中需注意与产科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以及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进行鉴别诊断。本文通过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晚期内疝致扭转并坏死孕妇,结合文献分析,旨在为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治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腹泻型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D-IBS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胃肠宁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黏膜屏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36.15±10.12)ng/L]、白细胞介素1β[(0.43±0.08)μg/L]和白细胞介素6[(12.18±3.06)ng/L]均低于对照组[(54.36±15.73)ng/L、(0.79±0.12)μg/L和(18.53±2.19)ng/L](t=6.157、15.787、10.6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生长抑素[(28.91±11.02)μg/L]和血管活性肽[(185.46±17.34)ng/L]均低于对照组[(45.63±12.54)μg/L和(235.12±18.29)ng/L](t=6.334、12.46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1.05±0.19)U/L]、内毒素[(0.62±0.19)U/L]和D-乳酸[(38.97±6.39)mg/L]均低于对照组[(1.53±0.28)U/L、(1.16±0.23)U/L和(49.81±4.25)mg/L](t=8.972、11.448、8.934,均P<0.05)。结论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D-IBS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胃肠宁颗粒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炎症介导素类 胃肠激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内营养支持对神经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的神经昏迷患者中选择,时间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一共46例。依照抽签法实现每一组的处理,参照组(n=23)选择鼻胃管内营养支持方案,分析组(n=23)选择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内营养支持方案。结果分析组无论在营养指标还是在WHOQOL-BREF评分上都和参照组体现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存在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内营养支持对神经昏迷患者不管是营养状况还是生活质量的改善都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神经科昏迷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用于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组研究,B组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奥美拉唑溶片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B组78.26%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为4.35%,与B组8.70%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x2=1.551,p=0.213)。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而言,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对于急性肠胃炎病患的影响。方法在内科2015年7月—2018年3月时间段收治的急性肠胃炎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用药治疗分析,将病患分为单一用药组(50例)和综合用药组(50例),其中单一用药组病患行单一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用药治疗,综合用药组病患在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用药同时结合奥美拉唑用药治疗,研究2组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结果综合用药组病患用药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用药副作用均优于单一用药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病患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用药治疗,可改善病患的胃肠道功能,副作用低,效果显著。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 急性肠胃炎 用药效果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纳入的急性肠胃炎病例是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6例患者。随机平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溶片。试验组服用奥美拉唑溶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的有效率为96.2%。参照组为86.8%。两组疗效有效率检验P<0.05。在遵医用药的1个疗程内,未有不良反应的反馈。结论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运用疗效确切,安全。在社区医院治疗急性肠胃炎中,可以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

  • 标签: 急性肠胃炎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左氧氟沙星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在细菌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接诊的细菌性肠炎病患80例,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腹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7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发热消失时间为(10.21±3.18)h、腹痛消失时间为(3.51±0.78)h,比对照组的(13.56±3.42)h、(4.69±0.65)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与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疗法对细菌性肠炎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比单药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乳酸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细菌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用于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组研究,B组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奥美拉唑溶片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B组78.26%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为4.35%,与B组8.70%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x2=1.551,p=0.213)。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而言,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溶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急性肠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的将这60例急性腹泻患儿分为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式)和对照组(单纯的进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治疗)——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的优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进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蒙脱石散治疗,其疗效显著。

  • 标签: 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蒙脱石散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患者被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方案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地衣芽孢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于我院就诊的86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联合妈咪爱,持续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大便性状、腹泻次数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妈咪爱 蒙脱石散 症状积分
  • 简介:建立免疫磁珠分离(ImmunomagneticSeparation,简称“IMS”)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快速检测阪崎杆菌的方法。制备以生物素介导偶联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优化偶联和捕获条件。合成阪崎杆菌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简称“ITS”)靶基因序列的引物和探针,同时构建内参质粒(InternalAmplificationControl,简称“IAC”),建立能够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在1mL体系中添加粒径为80nm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0.3mg,孵育30min,可获得80.5%以上的捕获效率。建立的基于内参的荧光PCR体系针对质粒检测时,Ct值(Cyclethreshold,简称“Ct值”)与模板拷贝数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IMS-PCR检测体系对阪崎杆菌菌液的检测灵敏度为33.3CFU/mL,可在3h内完成。针对4株阪崎杆菌标准菌株和5株非阪崎杆菌菌株的检测也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人工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采用国标法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的阪崎杆菌和疾病预防。

  • 标签: 免疫磁珠 荧光定量PCR 内参 阪崎肠杆菌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出血大肠杆菌O157H7作为一种新型病原菌,这是当前世界上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由其所引发的各种感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并且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对出血大肠杆菌O157H7进行相应的检测调查,能够为出血大肠杆菌O157H7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有效的支撑杆。因此本文就对出血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 标签: 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 分子生物学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治我院的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患者48例,给予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结果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腹痛、腹泻、腹胀和排便不尽的症状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型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临床反馈良好,患者病情缓解,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抑制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