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方法:时间2019年6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管理后的两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后,研究组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感染率要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

  • 标签: 护理管理,规范化,预防感染,感染率,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在防范感染方面的使用效果。方法 此次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5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感染防范护理,而观察组则进行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感染情况、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仅为4%完全低于对照组的24%,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感染 防范
  • 作者: 彭惠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1
  • 机构:黄陂区人民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管理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住院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的感染预防效果、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切口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手卫生清洁、室内空气质量、消毒灭菌物品评分分别为96.53±1.40(分)、93.82±1.58(分)、97.20±1.46(分),高于对照组的89.28±3.42(分)、85.19±3.87(分)、90.13±2.75(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显著常规护理管理,住院患者在规范化护理管理下各项感染几率显著降低、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因此规范化护理管理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住院患者 规范化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体系,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方法: 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结果: 通过不断改进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医院感染的整体防控水平。 结论: 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例漏报 抗菌药物
  • 作者: 黄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3-02烧伤是因外界热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烧伤后,由于皮肤遭到破坏,人体失去了抵御细菌的屏障,致使各类致病细菌入侵人体引发烧伤感染,轻则引起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重则导致肌肉组织坏死,甚至引发败血症、菌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烧伤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烧伤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1烧伤感染诱因1.1创面感染烧伤患者的创面由于组织的坏死,必定会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如果烧伤创面滋生的细菌入侵人体其他组织,就会引发感染。1.2呼吸道感染由于烧伤致使患者的呼吸道受到损伤,或者由于胸部焦痂或长期卧床痰液坠积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幼儿及老年烧伤患者。1.3肠源性感染感染机制比较复杂,例如烧伤后肠黏膜受到损伤、肠道菌群失调等,致使感染源经肠黏膜入侵人体诱发感染。1.4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患者静脉切开或者进行深静脉置管,这些治疗方式有可能会引起患者静脉炎,严重时可能诱发菌血症。1.5肌肉组织感染烧伤患者由于肌肉组织坏死所引发的感染。1.6医源性感染由于治疗过程中操作失误引发的感染,例如,为烧伤病人输血或注射时引起的感染;切开患者气管后管理疏忽引发的感染;喂食时患者呕吐引发的感染等。2如何预防烧伤感染2.1注意患者创面清理及病房消毒引发烧伤感染的致病细菌不一定全部来自于烧伤患者的创面,但创面感染依旧是导致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烧伤患者采取减菌措施。其中,常用的减菌措施主要包括清创术,在烧伤患者入院时,在不妨碍病人抗休克治疗的前提下,应对病人的创面进行清洁,去除创面上的污染物诸如烧焦的衣物或烟尘等,清创过程可使用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溶液或千分之五的洗必泰溶液对患者创面进行冲洗,之后使用20至35摄氏度的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面,减少创面细菌的滋生,清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同时,为预防烧伤感染,不可忽视患者居住环境的消毒,医院应为烧伤病人准备消毒隔离条件良好的病房,有条件的可将病人安排在无菌层流病房中,同时,对医疗工作者及护理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可能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坚持无菌原则,对于烧伤感染的预防极为关键。2.2注意患者营养补充烧伤后,由于创面渗出现象病人会损失大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医院口腔科的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导致口腔科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结果对口腔科门诊的诊疗室的空气,无菌物品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结论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灭菌能极大的加强口腔门诊的感染控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管理当中应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4月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将实施前后收治的67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实施后感染率为7.46%,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与实施之前对比,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 在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时,应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模式能够将医院感染率降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 医院感染管理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纳入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共400例,总结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后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以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质量 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护一体 感染预防 控制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院感管理系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NICU长期工作的42例护理人员及同期收住科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院感管理的时间顺序分为实施前组(2019年1~12月,患儿476例)和实施后组(2020年1~12月,患儿494例),实施前组实施常规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后组实施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院感管理系统,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考试得分、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实施前组分别为69.05%、59.52%,实施后组分别为90.48%、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知识考试得分高于实施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例次率实施前组分别为9.03%、10.50%,实施后组分别为4.45%、5.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置管相关感染率实施前组分别为5.25‰、1.89‰,实施后组分别为2.43‰、0.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感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实施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NICU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士 管理系统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基层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 2018年 2月未加强护理管理时的患者随机抽出 200例作为对照组。再从我院 2019年 2月加强护理管理以后的患者随机抽出 2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总感染率,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护理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控制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时期的护理人员20名作为对照组, 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的护理人员20名为观察组,观察管理前和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基层医院 感染预防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治疗时由于治疗不当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开始或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医院不可避免的问题。医院感染可发生在身体的所有器官和部位。感染的原因不同,与患者的免疫力、环境和手术治疗有关。感染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加重病情,影响预后。因此,如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规范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流程,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治疗,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基层医院 感染预防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7月前往本院接受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外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8.33%(P<0.05)。结论采取外科护理管理可以预防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外科护理管理 预防 医院感染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共 90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 45人,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及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评价及医院感染几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在医院的感染几率明显少于常规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预防医院感染中实施强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后,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对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提倡。

  • 标签: 医院感染 预防 护理管理 感染率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为了有效的预防手术室感染,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是必要的。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体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层流手术室已经被普遍使用,它能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尘埃容量,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但空气净化系统在运行本身并无杀菌功能,只有正确使用层流系统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1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使用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优质护理管理措施的作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由本院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病例纳入研究,患者住院起止时间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依据收集阶段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2022年1月-6月阶段内,医院实施常规感染管理,将此阶段收集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后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将优质护理管理引入到工作中,并将2022年6月-12月阶收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不同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及大众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影响。结果 相比常规管理来说,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大众对医院工作满意度(P<0.05)。结论 优质护理管理属于一种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其应用后可显著提升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能力,为大众提供更为高效和满意的服务,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各借鉴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