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顺铂对老年紧张期胃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实验组(28名)。对照组行顺铂治疗,实验组加用替吉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85.7%(24/28)显著高于对照组74.1%(20/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替吉奥 顺铂 老年 进展期胃癌 相关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Ginaton)对人喉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用金纳多以时间梯度和浓度梯度的方式处理对数生长期人喉癌Hep-2细胞,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金纳多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变化,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和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金纳多能够以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丙二醛(MDA)水平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逐渐降低,处理24 h降低为2.98 μmol/g;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逐渐升高,处理24 h上升为90.35 U/g,ROS水平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逐渐降低,处理24 h降低为18.7%,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8、19.65、11.47,均P<0.001);金纳多处理3、6、12、24 h后,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的表达量依次增长为1.98、2.57、2.91、3.28,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升高,与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7,P<0.001)。结论金纳多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中ROS水平并激活JNK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喉肿瘤 银杏叶提取物 细胞凋亡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新型的靶向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的反义基因间RNA (HOTAIR)的反义寡核苷酸(ASON)探针99Tcm-HYNIC-ASON (HYNIC为联肼尼克酰胺),探讨其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通过化学修饰合成HOTAIR的ASON,使用双功能螯合剂HYNIC偶联99Tcm并进行纯化。采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探针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体外稳定性及完整性。细胞摄取实验分为2组:Lipo-99Tcm-HYNIC-ASON组(转染组)和99Tcm-HYNIC-ASON组(未转染组),通过脂质体转染探针,测定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探针的摄取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为3组:Lipo-99Tcm-HYNIC-ASON组(转染组)、99Tcm-HYNIC-ASON组(未转染组)、99Tcm-Control组(对照组),分别检测转染探针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2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99Tcm-HYNIC-ASON的标记率为(90.0±5.6)%。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99Tcm与探针成功标记并且没有明显的降解,探针孵育12 h的放射化学纯度>80%。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5 h,探针Lipo-99Tcm-HYNIC-ASON在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中的摄取率最大(0.70%),与未转染组(0.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探针Lipo-99Tcm-HYNIC-ASON能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未转染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1、2、3、4、5 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6~30.230,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探针Lipo-99Tcm-HYNIC-ASON能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迁移,3组细胞间隙融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8,P<0.01),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细胞间隙融合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对23.6%,t=51.54,P<0.01)。结论成功合成了靶向人脑胶质瘤lncRNA HOTAIR的探针99Tcm-HYNIC-ASON,该探针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和靶向结合能力,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寡核苷酸类,反义 神经胶质瘤 99m锝高锝酸钠 分子探针 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的反义基因间R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将献血浆者按照基础免疫剂量分成两组,第1组初次免疫2剂,第2次、第3次各免疫1剂;第2组初次、第2次、第3次均免疫1剂;两组间隔时间一致。在初次免疫后第14、28、42、56、70、84天,检测献血浆者血浆中的狂犬病抗体效价,考察是否符合单人份生产用原料血浆抗体效价标准(≥8 IU/ml)。结果初次免疫后第14、28、42天,第1组献血浆者抗体阳转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5、8.69、4.11,P<0.05);仅在初次免疫后14 d内,第1组抗体效价≥8 IU/ml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 P<0.05);距初次免疫第56、70、84天两组血浆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程序期间,大剂量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能取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效果,但长期抗体水平与小剂量免疫程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免疫程序 效价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甚至同一肝癌组织内部的分子特征明显不同。目前的临床和病理学分型不能准确评估肝癌的异质性,随着肝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肝癌的分子分型取得了较大进展,而肝癌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推动了肝癌免疫分型的认识,但是目前均未能转化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策略。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取得重大突破,正在成为晚期甚至中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本文对有关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和免疫分型以及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肝肿瘤 分子与免疫分型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陆续进入临床试验中,人们对疫苗的期望随之加大,使得其认为注射疫苗后就能彻底的消灭新型冠状病毒,但并非如此,其知识一种预防手段,即便注射后还会有一定几率产生感染,对于此种情况就有人对疫苗怀有较为极端负面态度,将疫苗的问题无限放大,以至于出现群众不愿接种,从而疫苗接种工作的进行。

  • 标签: 新冠免疫 注射疫苗 心理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检查准确性。方法:本次入组100例患者本医院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抽取时间段为2018.2-2021.2,对患者分别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将检查结果对比病理结果,判定检查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结果:本次经过病理确诊阳性患者90例,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化学发光免疫法指标优势性更强(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甲状腺肿瘤疾病诊断中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检查手段,能够尽早为患者进行甲状腺肿瘤疾病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 标签: 放射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准确率 价值
  • 作者: 刘丽 邵文威 李成文 冯四洲 裴晓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300072,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医学院基因治疗中心,北卡罗莱纳州,美国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天然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some)治疗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和可能机制,探索并建立定向基因修饰MSC-exosome的方法并验证修饰后MSC-exosome的功能。方法构建小鼠急性GVHD模型,观察比较不同剂量MSC-exosome组和MSC组的生理指标评分、生存和体重减低程度;进而通过体外T细胞活化实验和体内OVA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实验检测比较组间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获得携带PD-L1和PD-L1-ITGB1的AAV2YF3突变体,进而感染人MSC,分离获得其外泌体。检测比较天然状态和修饰后MSC-exosome在体外和体内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的影响。结果①MSC-exosome(300 μg×3次)和小鼠MSC(1×106×3次)均能够有效改善急性GVHD小鼠的生理指标评分、生存和体重减低程度。②相比IL-2对照组,10、25、50 μg人MSC-exosome和1×106人MSC体外共孵育处理均能够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增殖比例分别为86.0%(IL-2)、40.0%、39.6%、42.8%和41.0%;相比PBS对照组,50、100、200 μg小鼠MSC-exosome和1×106小鼠MSC在体内均能够抑制抗原特异性活化的OT-1细胞的增殖,增殖比例分别为42.6%、33.1%、14.2%、10.6%和14.6%。③携带PD-L1和PD-L1-ITGB1的AAV2YF3突变体定向修饰人MSC-exosome的表达率分别超过40%和60%。④相比天然状态,PD-L1和PD-L1-ITGB1定向修饰后MSC-exosome在体内对抗原特异性活化的OT-1细胞具有更好的增殖抑制效果;在体外亦能明显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提高Treg的比例。结论MSC-exosome具有与MSC相似的免疫调节作用。经过PD-L1和PD-L1-ITGB1修饰后的MSC-exosome能够有效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诱导提高Treg的比例。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腺相关病毒 基因修饰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由于化疗药物难以穿过血脑屏障(BBB),并且放疗不良反应严重,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免疫疗法。该疗法通过将患者或健康供者体内分离出的T细胞进行体外基因修饰,使其表达靶向肿瘤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已有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证明,CAR-T免疫疗法治疗CNSL患者安全、可行,但是目前临床治疗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笔者拟就CNSL的临床治疗,以及CAR-T免疫疗法治疗CNSL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应用CAR-T免疫疗法临床治疗CNSL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免疫疗法 血脑屏障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作者: 刘丽 邵文威 李成文 冯四洲 裴晓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300072,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医学院基因治疗中心,北卡罗莱纳州,美国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天然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some)治疗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和可能机制,探索并建立定向基因修饰MSC-exosome的方法并验证修饰后MSC-exosome的功能。方法构建小鼠急性GVHD模型,观察比较不同剂量MSC-exosome组和MSC组的生理指标评分、生存和体重减低程度;进而通过体外T细胞活化实验和体内OVA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实验检测比较组间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获得携带PD-L1和PD-L1-ITGB1的AAV2YF3突变体,进而感染人MSC,分离获得其外泌体。检测比较天然状态和修饰后MSC-exosome在体外和体内对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的影响。结果①MSC-exosome(300 μg×3次)和小鼠MSC(1×106×3次)均能够有效改善急性GVHD小鼠的生理指标评分、生存和体重减低程度。②相比IL-2对照组,10、25、50 μg人MSC-exosome和1×106人MSC体外共孵育处理均能够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增殖比例分别为86.0%(IL-2)、40.0%、39.6%、42.8%和41.0%;相比PBS对照组,50、100、200 μg小鼠MSC-exosome和1×106小鼠MSC在体内均能够抑制抗原特异性活化的OT-1细胞的增殖,增殖比例分别为42.6%、33.1%、14.2%、10.6%和14.6%。③携带PD-L1和PD-L1-ITGB1的AAV2YF3突变体定向修饰人MSC-exosome的表达率分别超过40%和60%。④相比天然状态,PD-L1和PD-L1-ITGB1定向修饰后MSC-exosome在体内对抗原特异性活化的OT-1细胞具有更好的增殖抑制效果;在体外亦能明显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提高Treg的比例。结论MSC-exosome具有与MSC相似的免疫调节作用。经过PD-L1和PD-L1-ITGB1修饰后的MSC-exosome能够有效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且能够诱导提高Treg的比例。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腺相关病毒 基因修饰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风湿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水平,探讨免疫调节联合方案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 395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和206名健康者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水平,包括RA、SLE、AS、PsA、SSc、pSS、白塞病、PM/DM、痛风和血管炎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接受了低剂量IL-2、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维甲酸、辅酶Q10等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辅助细胞(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的绝对计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偏低[(31±15)个/μl与(27±17)个/μl,t=3.407,P<0.01;t=3.407,P<0.01],Th17/Treg显著升高[(0.3±0.2)与(0.4±0.7),t=-9.508,P<0.01]。其中,AS[(10±8)个/μl,t=-5.403,P<0.01]、PsA[(11±11)个/μl,t=-3.829,P<0.01]、SSc[(7±6)个/μl,t=3.114,P<0.01]、BD[(11±9)个/μl,t=-4.774,P<0.01]和痛风[(11±9)个/μl,t=-4.604,P<0.01]患者的Th17高于健康对照组[(8±5)个/μl,RA[(28±15)个/μl,t=3.032,P<0.01]、SLE[(21±21)个/μl,t=6.836,P<0.01]、AS[(28±15)个/μl,t= 2.216,P<0.05]、SSc[(27±16)个/μl,t=3.698,P<0.05]、BD[(27±17)个/μl,t=2.502,P<0.05]、DM/PM[(27±22)个/μl,t=2.974,P<0.01]和痛风[(28±15)个/μl,t=2.079,P<0.05]患者调节性T细胞均低于正常[(31±15)个/μl]。经过免疫调节联合治疗后,患者的CD4+ T细胞亚群明显改变,尤其以调节性T细胞的增加为著,因调节性T细胞的增长速率快于其他效应T细胞,致使相应细胞如Th17/调节性T细胞回降,其中SLE较为显著[(0.6±1.0)与(0.5±0.4),t= 3.157,P<0.01]。结论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紊乱的炎症,其中以调节性T细胞相对不足最为显著。免疫调节药物(IMiDs)治疗的免疫疗法可相对特异地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诱导和恢复患者的自身免疫耐受,有望为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CD4+ T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结局,随着ICI的广泛应用,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也随之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CIP)为ICI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亟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因此,早期识别发生CIP的高危人群,尽早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永久性停药、严重CIP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25b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下游机制研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25b和Foxp3的表达量。HeLa细胞进行梯度剂量X射线(0、2、4、6 Gy)照射后,RT-qPCR检测HeLa细胞中miR-125b和Foxp3的表达量。下调miR-125b表达,经6 Gy X射线照射,MTT试验检测HeLa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通过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5b与Foxp3的靶向关系。下调Foxp3表达,经6 Gy X射线照射,MTT试验检测HeLa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检测miR-125b通过Foxp3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下调Foxp3后通过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和TGF-β的含量。结果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量显著降低,Foxp3表达量显著升高,miR-125b的表达量随着X射线放射剂量增加而升高,Foxp3表达量随着X射线放射剂量增加而降低。6 Gy X射线照射HeLa细胞后,下调miR-125b提高细胞增殖能力,使Bax表达量明显降低,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miR-125b靶向Foxp3且负调控Foxp3表达。6 Gy X射线照射细胞后,下调Foxp3可显著降低HeLa细胞增殖能力,使Bax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表达量明显降低。过表达miR-125b能够通过Foxp3增强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6 Gy X射线照射细胞后,下调Foxp3降低了细胞中IL-10和TGF-β的表达。结论上调miR-125b通过靶向和负调控Foxp3,从而增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oxp3使细胞中IL-10和TGF-β的表达减少有关。

  • 标签: miR-125b Foxp3 宫颈癌 放射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再活化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30日至2018年7月1日因重症肺炎需有创机械通气的非免疫抑制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至90 d,纳入对象均需每周检测1次血清HCMV DNA载量直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8 d。根据任意时间点HCM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HCMV再活化组(≥5×105拷贝/L)和非再活化组(<5×105拷贝/L)。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基本生命体征、呼吸指标、评分指标、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HCMV再活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者HCMV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均为阳性,HCMV血清学阳性率为100%;转入ICU 28 d内10例患者发生HCMV再活化,HCMV再活化发生率为20.83%。两组男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除脓毒症外转入ICU的原因、基本生命体征、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以及除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外的感染指标、免疫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MV再活化组身高(cm:160±6比166±8)、体重(kg:49.4±11.2比57.6±10.5)、Hb(g/L:87±18比104±24)水平均明显低于HCMV非再活化组,转入ICU 24 h内NEU 〔×109/L:12.7(9.9,22.5)比8.9(6.2,13.8)〕、hs-CRP 〔mg/L:115.5(85.2,136.6)比39.9(17.5,130.2)〕、BUN〔mmol/L:13.7(8.9,21.5)比7.1(4.9,10.5)〕、NT-proBNP〔ng/L:6 751(2 222,25 449)比1 469(419,4 571)〕、罹患脓毒症比例〔60.0%(6/10)比15.8%(6/38)〕、输血率〔100.0% (10/10)比60.5% (23/38)〕、住院费用〔万元:35.7(25.3,67.1)比15.2(10.4,22.0)〕、90 d全因病死率〔70.0%(7/10)比21.1%(8/38)〕、入住ICU院时间〔d:26(16,66)比14(9,19)〕、机械通气时间〔d:26(19,66)比13(8,18)〕均明显大于HCMV非再活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是影响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HCMV再活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9.35,95%可信区间(95%CI)为1.72~50.86,P=0.010〕。结论HCMV感染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非常普遍,其再活化发生率较高。HCMV再活化可对临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罹患脓毒症可能是HCMV再活化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再活化 重症患者 发生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17免疫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的关系,从神经免疫角度揭示抑郁症发病的机制,寻找可用于抑郁症诊断及预测复发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的抑郁症患者91例,包括首发患者45例(FED组),反复发作患者46例(RMD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0名健康对照者(HC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中Th17免疫调节系统8个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五个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17A、IL-21、IL-23;三个抗炎细胞因子:TGF-β1、IL-10、IL-27)的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项)对所有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严重程度的评估。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1) FED组、RMDD组、HC组三组比较发现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5.321(1.317,21.287)ng/L、11.277(4.315,26.167)ng/L、8.126(1.179,9.287)ng/L]、IL-6[7.787(2.077,16.778)ng/L、5.290(2.364,14.475)ng/L、4.389(1.453,4.491)ng/L]、IL-21[6.777(6.293,9.198)ng/L、7.261(6.293,25.058ng/L、5.097(3.033,6.507)ng/L)]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1 [59.098(13.491,125.368)ng/L、46.230(18.852,122.559)ng/L、25.292(2.716,31.874)ng/L]、IL-10[226.930(105.117,449.444)ng/L、193.929(109.014,468.269)ng/L、131.429(77.587,157.497)ng/L]、IL-27[0.968(0.651,1.879)ng/L、1.859(0.690,6.221)ng/L、0.865(0.679,1.287)ng/L]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219,9.482,18.989,16.166,11.511,6.262,均P<0.05),而促炎细胞因子IL-17A[2.175(1.031,7.975) ng/L、3.576(1.896,11.611)ng/L、3.807(1.301,4.710)ng/L]、IL-23[15.708(2.898,114.175)ng/L、26.893(9.282,58.592)ng/L、17.041(5.027,23.613)ng/L]的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179,4.305,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FED组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21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1、IL-10水平均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MDD组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21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1、IL-10、IL-27水平均高于H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ED组与RMDD组八个炎性细胞因子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IL-1β与HAMD-24项总分呈正相关(r=0.286,P<0.05);IL-6与HAMD-24项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均呈正相关(r=0.390,0.291,P<0.05);TGF-β1与HAMD-24项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和认知障碍分均呈负相关(r=-4.200,-0.321,-0.361,P<0.05);IL-21与睡眠因子分呈正相关(r=0.319,P<0.05);IL-10与HAMD-24项总分及认知障碍因子分均呈负相关(r=-0.306,-0.270,均P<0.05);其余炎性细胞因子与HAMD-24项总分及七类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Th17免疫系统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失衡,且在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中更明显;Th17免疫系统的免疫激活水平可能与抑郁症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关联,促炎细胞因子IL-6可成为重性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而TGF-β1、IL-21则分别与抑郁症认知障碍和睡眠关联。

  • 标签: 抑郁症 Th17免疫调节系统 炎症 细胞因子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时,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62名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分为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1,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顺铂联合紫杉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病情均有一定的改善,但相较于对于对照组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优,数据性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可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铂类 结直肠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的变化及其对ARDS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ARDS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对照组为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C16及SP-A水平,比较不同组以及亚组间血清CC16、SP-A水平差异。结果ARDS组血清CC16、SP-A分别为(59.35±3.67)mg/L、(75.38±6.27)m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6±1.32)mg/L、(18.15±2.69)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亚组间血清CC16、SP-A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亚组中CC16分别为(38.27±16.01)mg/L、(51.25±15.63)mg/L、(84.76±13.12)mg/L,SP-A分别为(47.02±7.18)mg/L、(73.12±7.98)mg/L、(96.45±12.50)mg/L。随着ARD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CC16和SP-A水平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ARDS血清CC16、SP-A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可能作为新生儿ARDS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的变化及其对ARDS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ARDS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对照组为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C16及SP-A水平,比较不同组以及亚组间血清CC16、SP-A水平差异。结果ARDS组血清CC16、SP-A分别为(59.35±3.67)mg/L、(75.38±6.27)m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6±1.32)mg/L、(18.15±2.69)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亚组间血清CC16、SP-A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亚组中CC16分别为(38.27±16.01)mg/L、(51.25±15.63)mg/L、(84.76±13.12)mg/L,SP-A分别为(47.02±7.18)mg/L、(73.12±7.98)mg/L、(96.45±12.50)mg/L。随着ARD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CC16和SP-A水平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ARDS血清CC16、SP-A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可能作为新生儿ARDS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3月24日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主要护理要点:针对发热和并发症的护理(低体温、休克);积极做好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包括防止溶血加重及输血后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防护;肾功能的监测、评估与并发症的预防;呼吸衰竭的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及用药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衰竭纠正,无溶血加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多次复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正常,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针对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情况进行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准确的评估和观察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降低系统性损害、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噬血细胞综合征 系统性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3月24日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主要护理要点:针对发热和并发症的护理(低体温、休克);积极做好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包括防止溶血加重及输血后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防护;肾功能的监测、评估与并发症的预防;呼吸衰竭的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及用药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衰竭纠正,无溶血加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多次复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正常,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针对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情况进行系统性损害的监测与并发症的防护,准确的评估和观察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降低系统性损害、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噬血细胞综合征 系统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