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校园文化既具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书法艺术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认为警察院校应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书法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用书法打造警察特色校园,用翰墨建构警院文化风骨,形成以“文化育警”、“文化塑校”为特色的警察校园文化。

  • 标签: 书法教育 警察校园 文化建设
  • 简介:摘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瑰宝,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延续的一种方式。要继承和光大这门古老的东方艺术,使其长盛不衰、后继有人,就必须培养出大批接班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和家庭因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失去而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书法渐渐变成一种可看而不可学的摆设。所以,如何继承光大书法艺术之重任,就落在书法教师的肩上。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担负着培养未来幼儿或小学生的重任,那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强化书法教学则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学前教育专业书法学习引领重要性
  • 简介: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师,遭逢乱世,一生落拓不羁,以书法为寄托,尤其是其行草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明清以来,备受推崇。最近30多年来其作品更是被持续关注,王铎书法热持续升温。王铎已然成为书家学习、研究和收藏家追捧的热点人物。王铎生平及交游王铎一生身处动荡之世,历遭坎坷之运,正是明清易鼎那样的动荡时代背景,造就了王铎辉煌的书法艺术世界。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

  • 标签: 行草书 中国书法史 万历二十年 热点人物 米芾 二王
  • 简介:"民族瑰宝书苑奇葩——中国穆斯林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展"于2015年2月27日至3月1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全国多地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家的近200件阿文书法精品参展。作品内容包括伊斯兰经训箴言、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格言等,作品装饰形式多为汉字书法常见的中堂、对联、条屏、横幅等,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中国阿拉伯文书法的风貌及其风格多样、变化精妙的独特魅力,

  • 标签: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传统文化 经训 条屏 装饰形式 日至
  • 简介:本文阐述了项穆"中和"思想渊源及其成因。儒家"中庸"思想为项穆"中和"思想提供了哲理依据,而阳明心学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亦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审美风尚的变革。在明代,理学式微而伴之心学崛起的特定背景下,项穆提出"中和"审美思想,既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维护,又是对晚明"尚奇"书风的反叛。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尽管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我们应辩证看待这一思想,积极之处有可资借鉴的意义,消极之处还要视具体情况做深入考察。

  • 标签: “中和”思想 中庸 心学 品格论
  • 简介:一1948年,金中浩出生于上海。其父曾受业于沪上汪恂先生,擅长魏碑。在其父教示下,自幼从柳公权《玄秘塔》人手,规行矩步,打下扎实的功底。初中时,专学《郑文公牌》。高中时,拜姚青云先生为师学魏碑。文革中他曾刻苦自学,一为书画印,二为文史哲。1969年,他高中毕业,下乡至吉林省长白山下的安图县,从一个知识青年到公社干部,从县电影管理站的宣传员到县文化馆的美术员,一晃就是7年。这7年,一方面是他对书法的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另一方面,东北黑土地的农村艰苦生活,风土人情,基层工作的磨练使一个江南才子的灵魂与肉体得以锻造。他从这所“社会大学”毕业了。人们笑称“唐伯虎”变成了“东北虎”。

  • 标签: 书法 浩然 壮美 高中毕业 1948年 知识青年
  • 简介:8月5日下午2时,南方都市报社与深圳市书法院、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留守儿童书画公益培训活动”在深圳市书法院正式启动。伴随着暑假的到来,第七届“南都留守儿童圆梦行动”如期而至。作为南都公益平台重点项目,今年,在往届活动基础上增设书画公益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对象主要为内地来深探亲的留守儿童,他们将在书画艺术氛围浓郁的深圳市书法院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学习期满后拟将举办“留守儿童书画作品展”。

  • 标签: 书画作品展 留守儿童 培训活动 深圳市 法院 公益
  • 简介: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中国书法也喜欢以龙蛇作喻。龙是大龙,蛇是小龙,中国古代书论常以龙蛇来比喻书法。比如,“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矫若游龙,疾若惊蛇”;“龙蛇竞笔端”;“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见蛇斗而草书长”等等,都是这方面的显例。因为龙善变,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显、能飞能潜,而书法的线条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充满运动和变化,一切都在流动中、变化中和游走之中。龙蛇的意象,充分体现了书法的生命精神。在中国书法的线条里,龙蛇形象充分表达出书法家对于永恒生命活力的赞颂和向往。

  • 标签: 中国书法 生命精神 生命活力 中国人 书法家
  • 简介: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乖孩子,安静,听话,不爱玩。说起学习书法篆刻的缘起,熙春笑着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怕我出去玩挨欺负,就把我关在家里,给我支毛笔,让我在家练毛笔字。”这一关就关出个书法篆刻家,这对于出于朴素愿望的孙家父母,大概是始料未及的。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沈阳的某个筒子楼里,年少的熙春就这样每天被关在家里,守着一本《九成宫》和一堆宣纸,默默书写他淡色的年少时光。也许是注定的因缘,当他第一次拿起毛笔,就心生欢喜,一见钟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 标签: 书法篆刻家 书法家 20世纪70年代 毛笔字 一见钟情 中后期
  • 简介:马去雄风在,羊来福气生。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2015年全市人民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搞好我市2015年文化下乡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写春联贺新春等传统艺术形式惠民利民,建设美好家园,营造团结奋斗、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氛围,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开展百名书法家万对春联贺新春活动。

  • 标签: 书法家 春联 惠民 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下乡活动 城市文化品位
  • 简介:摘要通过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将太极拳的缠丝力和毛笔书法的运笔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确定有着必然和内在的联系,他们同是一种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方式。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把武术更加发扬的目的,本文主要就以武术中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力与毛笔书法运笔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抓住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联系在一起分析二者在本质上的一致,并可以互通联系,最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具体进行描述并给与充分肯定。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相通之处,这些含糊的共通点往往成为大家闲聊的话题。“妙在含糊”的确是很高级,但笔者认为深入系统的挖掘这些潜在的含糊的东西,并加以细致的整理,对更深入的理解各传统文化艺术将有所裨益!

  • 标签: 陈式太极拳 缠丝力 毛笔书法
  • 简介:万瑞杰,字祯嵌,祖籍山东即墨,大连出生。199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1997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书法方向);2007年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古文字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与篆刻”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大连印社副社长、九三学社大连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 标签: 大连大学 美术学院 书法家 作品选 辽宁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 简介: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专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涵盖了从商代甲骨文、金文至清代墨迹的120余件珍贵文物,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变化。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而书法则是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具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书法 馆藏 专题展览 珍贵文物 书法作品
  • 简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进行着书写形式的转换,而这种转换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艺术观念在起变化。中国汉字的产生最早是为了实用,就是不包含任何书法概念的日常书写,书法的出现是伴随着日常书写的发展而逐渐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

  • 标签: 书写形式 书法创作 当代 手卷 尺牍 回归
  • 简介:陆衡咏苏诗文书法展即将在他的家乡,苏州高新区开幕了。作为他的发小和挚友,自然十分期待,也非常高兴。文瑜兄嘱我为这个书展写几行文字,于是找出数年前的一篇小文,略加修饰,聊以交差。书法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悠远、深奥、妙不可言的一门艺术。

  • 标签: 苏州高新 艺术形式 发小 小文 林散之 四王
  • 简介:中小学书法教育是指立足中小学语文课程识字和写字教学,加强软硬笔书写技能训练,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品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注重硬笔与软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古邑新泰,书法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书法名人辈出。

  • 标签: 书法教育 中小学 新泰市 教育存在 民族优秀文化 技能训练
  • 简介:2014年3月17日下午,美国亚历山大道森中学的7名师生在国际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育才中学艺科书法班,与书法班的同学们结成学习伙伴,练习中国书法

  • 标签: 育才中学 中国书法 大道 历山 美国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