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慢阻肺治疗中布地奈德福莫特与沙美特替卡松的疗效、安全性。 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0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50例/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沙美特替卡松,对照组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对比肺功能指标、急性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 结论:在慢阻肺治疗中,布地奈德福莫特与沙美特替卡松的安全性都较高,但沙美特替卡松的疗效更胜一筹。

  • 标签: 慢阻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替卡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浓度哌卡因在不同年龄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方法ASAⅠ~Ⅲ级下腹和下肢择期手术病人500例,按年龄段分为两组(A组380人,年龄为14~60岁,B组120人,年龄为60~90岁),分别给予A组术后硬外首剂注入吗啡3mg,再接PCEA泵(0.45%哌卡因100ml)。B组术后硬外首剂注入吗啡2mg,再接PCEA泵(0.36%哌卡因100ml)。结果A组与B组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均取得满意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病人,不同浓度哌卡因在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中的应用疗效是确切的、可行的。

  • 标签: 罗哌卡因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2例患者(例1女,63岁;例2男,22岁)分别因肺腺癌和滑膜肉瘤应用安替尼治疗。例1服用安替尼(12 mg口服、1次/d,治疗2周停用1周为1个周期)8个周期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自发性气胸。考虑气胸与安替尼有关。停用该药,予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因病情进展,患者减量服用安替尼(10 mg/d,用法同前),第1个周期中再次发生自发性气胸。终止安替尼治疗,予以胸腔闭式引流、祛痰、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10 d后行胸部X线检查示气胸痊愈。例2服用安替尼(12 mg/d,用法同例1)9个周期后出现自发性气胸(经胸部CT检查发现),但患者无明显不适,在密切监测呼吸状况下继续使用安替尼。

  • 标签: 气胸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骨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专科护理知识的缺乏、未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活动、专业水平低、沟通与心理护理知识的欠缺、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寻求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2014年间收治的8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风险管理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867例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骨科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的评估、判断均与实施均化就是护理风险,是护理活动的风险因素,只有积极有效的对这些过程进行干预,做到这一过程中的事件错误概率最小的管理目标,而且这也更有利于骨科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风险管理,骨科护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术后各项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根治术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且建筑工程规模日趋扩大。同时,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增强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企业日益重视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本文浅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内容和意义,探究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以期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提供借鉴。

  • 标签: 建筑工程造价 动态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采用比卡因麻醉,B组复合使用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和对比两组镇痛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OAA/S评分、感觉阻滞到达平面时间。结果B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5.09±0.69)h明显长于A组(3.28±0.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阻滞到达平面时间(13.65±0.69)min明显短于A组(24.97±3.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Bromage评分、OA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中,复合使用比卡因和舒芬太尼,起效快,镇痛效果持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该方式进行麻醉。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罗比卡因 舒芬太尼
  • 简介:哌卡因是一种长效、低毒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成人脊髓麻醉应用哌卡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有关哌卡因在小儿脊髓麻醉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新近,Kokki等(KokkiH,Yl?nenP,LaisalmiM,eta1.Isobaricropivacaine5mg/mlforspinalanesthesiainchildren.AnesthAnalg2005;100:66—70)在这方面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他们选择了93名1-17岁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均选择在侧卧位于L3—4或L4—5间隙进行椎管穿刺,通过5cm长25G或9cm长27G笔尖式穿刺针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5%等比重哌卡因0.5mg/kg(最大剂量20mg),

  • 标签: 小儿 脊髓麻醉 药物比重 罗哌卡因 椎管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行替非班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非班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应用不同麻醉方案的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情况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应用Bromage评价,实验组在给药2min、5min、15min后均优于参照组,术后12h、24h和48h镇痛效果也好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哌卡因有着较好的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在临床的麻醉继续推广。

  • 标签: 临床麻醉 疼痛治疗 罗哌卡因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本文对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接着,探讨了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介绍了临床研究设计和评估指标,并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旨在为医生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关于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实践指导和决策依据。

  • 标签: 罗哌卡因 妇产科 麻醉 药理学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小肠克恩病(CD)临床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准确有效地对小肠CD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也是难点。目前临床上常用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生物学标记物等手段和指标评估小肠CD的病变范围、病情活动度、治疗效果等。本文对几种评估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适合临床应用的小肠CD诊断和评估流程。

  • 标签: 克罗恩病 小肠 疾病评估 影像学 内镜检查,胃肠道 生物学标记物
  • 简介:摘要克恩病(CD)是临床难治性疾病,因病因不明,缺乏特效疗法。肠道菌群失调与CD密切相关。补充单一菌属治疗CD无明显疗效。粪菌移植是近年来治疗CD的新兴方法,它能增加C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有效诱导临床应答和缓解。然而,其临床确切疗效及粪菌灌注时机、剂量、频率和方式等方面存在争议,缺乏标准化方案。

  • 标签: 粪菌移植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儿童中克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成人相比,儿童CD面临更迅速变化的病程、更大范围的肠道受累和生长发育的问题。生物制剂的出现拓宽了儿童CD的治疗途径,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IFX)、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ADA)已被批准用于儿童CD的诱导和缓解治疗。其他途径的生物制剂,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乌斯奴单抗(Ustekinumab,UTK)、抗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VDZ)和生物类似物在儿童C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逐步证实。失应答是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研发更多的生物制剂作为替代治疗方案是未来仍需努力的方向。该文就生物制剂在儿童CD中的疗效分析作一综述,以助于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决策。

  • 标签: 儿童 克罗恩病 生物制剂 抗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比重盐酸哌卡因腰麻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例ASA1-2级拟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哌卡因组(R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100例。均于L2-3间隙穿刺,腰麻给药量分别为R组0.5%等比重盐酸哌卡因2.5ml(12.5mg),B组等效剂量0.5%布比卡因1.6ml(8mg),观察胎儿娩出后评分、产妇血压、心率改变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结果两组胎儿娩出后评分正常,R组仰卧位低血压及心率减慢发生率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差异,R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比重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产妇术中生理功能干扰小,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短,仰卧位低压综合征发生率低,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机会,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肩难产处理过程中,使用旋后肩法的效果。方法针对20例肩难产产妇实施前臂法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0例患者使用旋后肩法干预,并归为观察组;观察其分娩情况并对比其结果。结果通过Apgar评分能够反映出两组新生儿的窒息情况,明显可加观察组的无窒息情况占比较高;比较两组分娩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可见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旋后肩法在肩难产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可见,其能够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旋后肩法 肩难产 处理
  • 简介: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抗体制剂在克恩病(C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随之提出疾病早期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抗体制剂的top-down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淋巴瘤或结核.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CD患者行top-down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国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top-down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诊断满5年或未满5年但至少符合一项致残标准的CD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分别为156例(72.2%)和177例(81.9%).Logistic回归分析示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均为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2年:OR=8.175,95%CI:4.102-16.294,P=0.000;5年:OR=9.703,95%CI:4.297-21.910,P=0.000)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2年:OR=7.056,95%CI:1.959-25.423,P=0.003;5年:OR=6.734,95%CI:1.466-30.922,P=0.014),联合这两个因素预测2年和5年致残性CD的准确率分别为79.2%和81.9%.结论:中国CD患者伴有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等致残性危险因素时,说明其适用top-down治疗.

  • 标签: CROHN病 致残性疾病 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类 肛周疾病 top-down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哌卡因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在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选择小一号导尿管留置导尿,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经导尿管注入0.2%哌卡因20ml夹毕导尿管15分钟后松开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分级情况。结果试验组仅出现轻微躁动8例、不躁动42例,对照组出现4级躁动3例、3级躁动14例、轻微躁动18例、不躁动15例,试验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哌卡因可以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

  • 标签: 罗哌卡因 留置导尿 术后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