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公开号CN1546234A公开日2004.11.17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一种合成碳酸甲酯的固体碱催化剂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氟化钙15%~30%、氧化锆70%~85%。采用将ZrOCl2溶液和氨水同时滴加至反应器内沉淀,按催化剂组成再将KF和CaCl2溶液同时滴加至此反应器中,沉淀完全后,干燥,焙烧制得催化剂。

  • 标签: 碳酸二甲酯 固体碱催化剂 制备方法 应用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克-百断裂下盘叠系砂砾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成岩阶段的研究,划分出了7个成岩相:①高成熟强溶蚀相;②高成熟强胶结相;③高成熟中胶结中溶蚀相;④高成熟弱压实相;⑤高成熟强压实相;⑥低成熟弱压实相;⑦低成熟强压实相。并对各个成岩相的形成条件、成岩特征、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成岩相砂砾岩储层的储集性能进行了总结,认为高成熟强溶蚀相的砂砾岩的储集性能最好。

  • 标签: 二叠系 砂砾岩 成岩相 储集性能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 简介:在碱性水溶液中,以超高价态过渡金属过碘酸合铜(Ⅲ)钾为氧化剂,活性炭表面上的羟甲基为还原剂,引发丙烯酸甲酯(MA)单体在活性炭分子链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与活性炭质量比、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0℃、单体与活性炭质量比约2、引发剂浓度2.5×10-5mol/L、反应时间30min为较佳接枝共聚合反应条件.红外光谱、电子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 标签: 丙烯酸甲酯 单体 活性炭 引发剂浓度 表面接枝聚合 接枝共聚
  • 简介:针对辽河油区普通稠油锦45块于Ⅱ油层油藏条件,在室内进行了碱/表面活性剂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研究。实验筛选出2种碱剂Na2CO3和NaOH,从6种表面活性剂中

  • 标签: 复合驱 实验研究 室内实验
  • 简介:山西省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投资兴建150万t/a甲醇、100万t/a甲醚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为4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20万t/a甲醇、10万t/a甲醚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整个工程5年内可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转化晋城9号、15号煤250万t,创利润10余亿元。

  • 标签: 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 合作协议 二甲醚 甲醇 兰花
  • 简介: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醇(PEG)为添加剂,采用浸渍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超滤膜。通过计算孔隙率判断膜孔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膜表面进行观察,测定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探讨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用量对CA超滤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EG-200和PEG-400能有效改善CA超滤膜的孔径和结构,使膜的微孔增多,孔间连通性增强,孔隙率、纯水通量及截留率增加。

  • 标签: 醋酸纤维素 超滤膜 聚乙二醇
  • 简介: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下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稳产难度加大。为解决老油田剩余油开发难问题,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区六断块为研究对象,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理论指导,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详细描述了该区块高含水率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根据剩余油分布类型,综合运用渗流力学、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开发层系重组、注采井网重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开展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研究,提出了在井况差、井网稀疏的部位,通过加密调整动用剩余储量;重塑注采井网,挖掘低渗透带及砂体边部的剩余油,通过改善注水剖面,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深化长停井潜力研究,恢复利用停产井,通过转注、恢复注水、大修等进行注采井网的完善等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通过针对性实施,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增加可采储量,提高最终采收率,进而实现了断块产量保持稳定。

  • 标签: 剩余油 精细地质研究 开发层系 注采井网 采收率
  • 简介:介绍了硫作为催化剂,NaOH为助剂,用CO/H2O部分还原间硝基苯(m—DNB)制备间硝基苯胺(m—NA)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CO初压、反应时间、硫用量、NaOH用量和溶剂品种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溶剂用量8mL,2.5mmolm—DNB、0.02g硫粉、0.05gNaOH和2mL水在180℃和CO初压为6MPa的条件下反应4h,m—NA的选择性为100%,m—DNB的转化率93.97%,m—NA收率也为93.97%。

  • 标签: 还原 间二硝基苯 间硝基苯胺 CO/H2O
  • 简介:依靠科学理论指导和科技进步,华北石油局在60年勘探开发历程中不断突破瓶颈,实现持续发展。鄂尔多斯是块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寓意蕴藏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具有"满盆气、半盆油"之说。在这个属于低渗致密油气藏的盆地,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华北油气分公司经过长期勘探,用10年时间开发建成一座450万吨油当量的中型油气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 标签: 石油局 中石化 华北 找气 引擎 勘探开发
  • 简介: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的五氧化钒复合催化剂,适用于气相氧化脱羧的反应工艺中。该催化剂是以五氧化钒为主体,以金属氧化物为助催化剂,通过共沉淀法或浸渍法制备出一元、元或多元的复合催化剂。采用此类催化剂,本发明还开发了一种以苯甲酸为原料气相氧化脱羧制苯酚的新工艺,苯甲酸的转化率可达到82%,

  • 标签: 复合催化剂 新型 气相法 脱羧 气相氧化 复合金属氧化物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6月3日宣布,已经确定了两步法的催化方法,几乎可完全使葡萄糖(99%转化率)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HMF),并可进一步使HMF转化为2,5-甲基呋喃(DMF),2,5-甲基呋喃(DMF)是有前途的高能量密度的产品,可以用作燃料或燃料添加剂。

  • 标签: 甲基呋喃 生物燃料 催化方法 糖转化 两步法 葡萄糖
  • 简介:依据储层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叠系梧桐沟组进行了储层特征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而渗透率相对较低;孔喉类型主要为中孔-细喉型,且连通性相对较差;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为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最主要的减孔因素,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砂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标签: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梧桐沟组 东斜坡 吉木萨尔凹陷
  • 简介:建立石油和石油化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管理数据库,可实现标准信息的资源共享。标准管理数据库(母库)由两个子库组成。在子库(1)“标准统计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子库(2)“标准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标准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首次实现了对石油和石油化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智能化管理,具有信息完整、查询快捷、更新方便、子库之间可以相互链接使用等特点。

  • 标签: 石油产品 石油化工 标准 数据库 建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