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息肉患者共计68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颈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而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宫颈息肉摘除术和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对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息肉摘除术 射频消融术 宫颈息肉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建立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体系,探讨其对于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前后,分为观察组(2017年1~6月)424例和对照组(2016年7~12月)376例,对两组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关,观察组患者的病案首页的错误率(0.24%<1.33%)和缺项率(0.47%<1.86%)相对更低(P<0.05),而在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方面,其填写指引、人员管理、定期反馈、信息化监管的水平显著更高(P<0.05)。结论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的病案首页质量管理,能够充分保障病案首页质量,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组 病案首页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实时监测马来酸桂哌特临床用药过程中相关药品不良反应,探索自动监测系统的实时追踪研究模式。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及智能评估警示系统”软件,对我院2017年8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所有使用桂哌特(320mg/10mL,80mg/2mL两种规格)的住院患者,逐日自动追踪5种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并发出警示,再对系统报警病例人工逐一评价分析;并对同一患者群进行回顾性监测比较。结果:监测入组患者1395例,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肝损害、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43%、0.29%、0.65%、1.08%;监测期间指标有异常变化趋势的45例中,最终进展为轻度ADR的10例,严重ADR1例;实时监测与回顾监测及前期大样本监测数据一致。结论:实时监测模式获得药品风险数据真实可信,本系统实时监测模式具备较好应用效能和稳定性,能够尽快预警ADR异常信号和发展趋势,是一线临床药师提升药学监护水平、实施重点品种ADR监测和评估的实用工具。

  • 标签: 马来酸桂哌齐特 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 实时监测
  • 简介:2006年3月16日,日本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了最近结束的多奈哌(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这项血管性痴呆试验是在9个国家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我国未参于此项实验。患者被随机地按2:1的比例分到多奈哌组和安慰剂组。初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服用多奈哌的患者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整体功能(整体临床效果)没有改善。初步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多奈哌组与安慰剂组的死亡率不同,多奈哌组的648个患者中出现11例死亡病例,而安慰剂组的326个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

  • 标签: 多奈哌齐 临床试验 出现 公司 日本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本文报道了18个(E)4酰氧基苯基丙烯酸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其中17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体外抑癌试验结果表明,在03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3e、3f、3g、3h、3k、4h和4j对小鼠艾氏腹水癌(EAC)呈现显著抑制作用。

  • 标签: (E)芳酰氧基苯基丙烯酸 Doebner反应 抑癌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从江西省精神病院选取2016年到2017年收拾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拉西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PANSS评分以及抑制警觉功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和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警觉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抑制功能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氨磺必利和拉西酮进行治疗后,氨磺必利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服用氨磺必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吉非贝对吡格列酮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药物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吉非贝(GEM)或安慰剂(PLA)600mg,2次·d^-1,连续1周;第3日在服用吉非贝或安慰剂1h后口服单剂量吡格列酮(PIO)30mg;第2周期2组交叉服用安慰剂或吉非贝,其余给药方案不变。采用HPLC-MS法测定吡格列酮及其代谢产物M-Ⅲ和M-Ⅳ的血药浓度,HPLC-RIF法测定吉非贝的血药浓度。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合用吉非贝后:PIO的AUC0-∞增加239%(P〈0.01),而M-Ⅲ和M-Ⅳ的AUG0—∞均无显著性改变,M-Ⅲ和M-Ⅳ与PIO的AUG0~∞比值分别减小71%和65%(P〈0.01);PIO的Gmax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M-Ⅲ的Cmax减小51%(P〈0.05),M-Ⅳ的Cmax也有减小趋势;三者的半衰期均延长约1倍;总活性成分(TAC)的AUC0~∞增加59%(P〈0.01);Gmax无显著变化,t1/2由24.3h延长至30.2h(P〈0.01)。结论吉非贝可同时抑制吡格列酮活性代谢产物M-Ⅲ和M-Ⅳ的生成和进一步代谢。吉非贝使吡格列酮及其总活性成分的AUC显著增加、清除减慢,因此临床上两药合用需谨慎,必要时需减少吡格列酮剂量。

  • 标签: 吡格列酮 活性代谢产物 吉非贝齐 药物动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多夫定中5种残留溶剂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样品中乙腈、氯仿、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均未检山,甲醇残留量小于0.3%,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结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夫定5种残留溶剂的检测.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有机溶剂残留
  • 简介:摘要:实验人员在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后,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后,提出了一种新型检测常春藤皂苷元,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即HPLC法,在大量实验模拟和应用实践下,可以对凌霄花的相关元素剂量有着较好的把握。基于此,本文以凌霄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HPLC法进行含量以及果酸成分的检测,在介绍相关实验仪器和药采成分后,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检测的具体方法和实验结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做出了相关总结,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帮助。

  • 标签: 凌霄花 常春藤皂苷元 齐墩果酸 熊果酸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拉西酮与奥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对女性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60例女性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期患者,研究组予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对照组予奥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为期 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2、 4、 8周末,采用躁狂量表( 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EI)、生括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 BRM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CGI-EI分值也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提高,拉西酮与奥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总体疗效相当,但拉西酮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对于内分泌相关的影响拉西酮组更轻。结论:对于女性双相Ⅰ型躁狂患者,尤其对于形体和内分泌功能要求较高者,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更适宜。

  • 标签: 女性 双相Ⅰ 型躁狂 生活满意度 齐拉西酮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为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治疗期间选用拉西酮配合低剂量氯氮平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间本院接收的重症精神分裂患者58例,依据双色球法分成实验组、对比组各29例。治疗期间对比组会为其提供拉西酮,实验组则基于此联合运用低剂量氯氮平。分析效果。结果:在治疗开展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与对比组相较显著性偏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数据与对比组相较显著性偏优(P<0.05)。结论:临床在为重症精神分裂患者开展治疗期间,选用低剂量氯氮平配合拉西酮其效果显著,能促使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良好改善,确保整体疗效提升,建议采纳。

  • 标签: 齐拉西酮 重症精神分裂 氯氮平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中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为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Agilent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1.5:8.5:0.04:0.1),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0ml/min,柱温20℃。结果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20.4~326.4μg/ml(r=0.9991)和39.2—627.2μg/ml(r=0.999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8.0%-99.0%,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87%和1.22%。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中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能够应用于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白花蛇舌草 齐墩果酸 熊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选择性评价并探讨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的拉西酮、利培酮、喹硫平治疗首发和继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铁二局职业病防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10例,分为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及喹硫平组,每组70例,各组包含首发及复发性患者各35例。其中拉西酮组:20~80mg/d,2次/d;利培酮组:4~7mg/d,2次/d;喹硫平组:400~1000mg/d,2次/d,疗程8周,分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首发组各类药物使用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中,拉西酮组疗效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喹硫组(P〈0.05)。结论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及喹硫平相似;拉西酮治疗复发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和喹硫平相当,总体疗效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推荐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 标签: 齐拉西酮 利培酮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介绍熊丽教授运用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病临床经验。弩药针疗法是苗族医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外治疗法,它集针、药为一体,是苗医攻毒、清毒、排毒法的结合体现。本文介绍熊丽教授根依据苗医药理论,以苗医“以毒攻毒法”为外治技术核心思想,运用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的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验案一则,以飨大家参考。

  • 标签: 苗医外治法 弩药针疗法 弥漫性 神经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BG及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二甲双胍 格列齐特缓释片 2型糖尿病
  • 简介:建立转运液中7种氧内醇胺类β受体阻断剂对映体(阿替洛尔、索他洛尔、塞利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普萘洛尔、普罗帕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转运液中药物经液液萃取后,加入100μLGITC乙腈液(1.0mg/mL)进行手性衍生化,再用C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3.5)。本方法专属性较好,对映体和内标的绝对网收率均〉78%,对映体的相对回收率约为10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15%。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这7种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转运中的立体选择性研究。

  • 标签: 对映体分离 芳氧内醇胺类药物 RP—HPLC 柱前衍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