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主体,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影响应激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极佳。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乳腺良性肿瘤;应激指标据统计,乳腺良性肿瘤(breastbenigntumor)主要发生在青年妇女人群。大多数乳腺良性肿瘤的肿物初期较小、生长较快,成圆形或卵圆形无痛肿物。虽然乳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没有恶性肿瘤严重,但对患者的影响还是极严重的1。借此,本文将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筛选出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整群随机化原则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30.5±2.0)岁;实验组男42例,女19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30.0±3.0)岁;两组患者各项常规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型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各自手术治疗前均进行超声检查,了解乳腺良性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与数量等。1.2.1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1.2.2实验组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在上述基本资料准备妥当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麻醉,将1ml1%的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患者肿物周围组织及腺体。选准穿刺点后将其切开,切口大小为5mm,在超声引导下将旋切刀插入肿块处,慢慢吸取旋切刀,最终割离中午并取出,最后确定中午完全取出并消毒缝合,包扎。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血清IL-1、IL-8、TNF-ɑ)。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方式以(±s)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为57例,占比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为51例,占比为83.6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更优,差异明显(x2=4.756,P=0.029,P<0.05)。2.2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对照组IL-1为(120.30±23.42)pg/mL-1,实验组为(95.12±10.52)pg/mL-1,两组对比t=7.660,P=0.000,(P<0.05);对照组为IL-8(12.23±2.03)pg/mL-1,实验组为IL-8(8.23±1.86)pg/mL-1,两组对比t=11347,P=0.000,(P<0.05);对照组TNF-ɑ为(1.23±1.00)ng/mL-1,实验组TNF-ɑ为(0.23±0.02)ng/mL-1,两组对比t=7.809,P=0.000,(P<0.05)。3讨论通常情况下,乳腺良性肿瘤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同时由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状、数量等存在差异,一次你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普通型纤维腺瘤治疗中则无需使用手术治疗,而只需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即可,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严密观察与定期复查。与此同时,有学者指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若选择手术治疗的话,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也是相对重要的2。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明显(P<0.05)。这主要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时机存在差异。首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治疗时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要求更高,即在腋下或乳晕等隐蔽的地方戳孔(约3~5mm)左右,接着在超声或钼靶的引导下利用麦默通或埃可乳腺肿瘤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肿物进行旋切,并将其取出;其次,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一次进针后,可实现多次切割,且手术痛苦小、切口面积小、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在摸不到的微小肿瘤更适合选择这种手术方法3。另外在此基础上辅助以相应的药物药物治疗,其效果当然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治疗的对照组。但还应注意的是,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费用高,局部出血率高和皮下瘀斑发生率高等缺点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治疗时因个体因素差异,导致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也存在差异,但与传统肿物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的优势还是更为突出的4。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极佳,应激指标相对较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冀峰.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14-1915.2李鑫,骆成玉,崔智淼,等.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7,39(1)52-54.3于谦.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在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97-197.4林力生,李双齐,吴丽婷.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140-14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临床综合诊断或者经病理确诊但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纵膈与肺门区团块病变1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肿块影像与强化扫描特点予以观察。结果8例LCD患者中,病灶位置1例在左肺门淋巴结,6例在纵膈,均属于透明血管型;其余1例在右肺门淋巴结,属于混合型。8例LCD患者的CT平扫表现是边界清晰,显示为结节与球形软组织密度影,1例患者病灶处可见片状、分支钙化,4例患者病灶处可见条状、斑片状、分支低密度影。强化扫描后,7例病灶透明血管型患者中,3例病灶处可见粗大滋养血管;1例病灶综合型患者影像呈现中度增强。与支气管腔内类癌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小;与肺门区支气管腔外类癌、纵膈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血管型LCD的CT影像特征显著,对L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 标签: 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低温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选自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90例病人分为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参照组和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分析组,对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倒尿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主要见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氨己烯酸;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1]。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每年有300万人次[2]。近年来,钙拮抗剂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线降压药物,其引起的牙龈增生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菌斑控制,还可导致咀嚼、

  • 标签: 钙拮抗剂 临床药师 牙龈增生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50例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对比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明显高于手术前结果,经过尿动力学检查的治疗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通过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检测指标,证明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升医院的诊断效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40例,均为本院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所有患者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28±10.93)min,出血量为(21.36±5.17)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9.08±1.23)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7.63±1.82)h,住院时间为(12.59±2.03)d。患者术后的IPSS、QOL、残余尿量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对比术前,P<0.05。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2.50%)发生短暂性尿失禁,有1例(2.50%)发生膀胱痉挛,有1例(2.50%)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7.50%。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康复更快。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23例,均应用阿扎胞苷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不良反应8.70%,明显小于对照组26.09%(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应用扎胞苷药物治疗,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利于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促进疾病治疗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阿扎胞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在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内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规范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前,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更为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膝关节 骨质增生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乳腺患者手术后进行切口内负压引流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于2019年1月至6月时间段内的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负压引流专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甲状腺乳腺手术 负压吸引 护理措施
  • 简介:目前.在美国乳房X线照相术作为早期筛选乳腺癌的方法之,已被广泛采用。当乳房x线照相怀疑乳腺癌时,可以通过立体导向穿刺活检(SCNB)或针刺定位手术活捡获取组织以明确诊断、本文报告了对乳房x线照相可疑,但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采用上述两法的经验与结果。自1992年9月至1994年12月,两家医疗单位对292例女性施行了SCNB或手术活检。选择在乳房上下位及侧位照相上均可见清晰界限的病变施行SCNB,这样能够精确定出X、Y、和Z三条轴线。操作时患者俯卧于立体导向活组织检查台上,首先对病变进行上下位及侧位投照定位,由计算机计算出病变在X、Y和Z轴上的坐标。采用利多卡因局部

  • 标签: 导向穿刺 乳腺病变 手术活检 乳房X线照相术 穿刺活检 针刺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化生性瘙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观察分析3例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化生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利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R、PR、CerbB-2、CD10、SMA、p63、CKS/6、CK14、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学类型分别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腺鳞癌(浸润型)、腺鳞癌(囊内型)。组织学特征表现为乳腺癌伴有梭形细胞化生或鳞状上皮化生,细胞较大,部分异型性较明显,多伴有坏死,核分裂象常见;有囊腔形成及导管内上皮内肿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CK5/6、CK14、po3、p53均阳性表达;EGFR2例阳性表达;E—Cadherin2例阳性表达;1例PR20%阳性表达,其余2例均不表达;ER、CerbB-2、CD10、SMA均不表达。结论乳腺化生性癌具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特有的免疫表型特征,其临床预后宜参照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 标签: 乳腺 化生眭癌 基底细胞样癌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乳腺钼靶X线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10-2018.10,我院进行乳腺钼靶X线影像检查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回顾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线影像检查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并对数据作以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乳腺钼靶X线影像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0类患者的准确率为57.8%,I类患者的准确率为71.4%,其余类患者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影像对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诊断中,为提高诊断准确度,应借助其他医疗辅助手段。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乳腺肿块是乳腺外科门诊及妇科普查中最常见的问题,见于各年龄段女性。近年来由于高频率高分辨力探头问世,使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经超声检查的8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对良恶性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乳腺肿块 超声检查 检查结果分析 良恶性乳腺肿块 定性诊断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56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8例。28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的是保乳手术,32例对照组实施的是改良根治术。观察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远期治疗、生存率、术后美容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0.23±1.56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8.63±2.36d,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5.6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0.2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保乳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癌病人效果理想,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应用效果 对比观察
  • 简介: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虽很少见,但危害极大。有关这一群体患者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大多数为小样本研究。与年长乳腺癌病人相比,年轻病人分期更晚,肿瘤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年轻还与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增加相关,而切缘阴性,放疗中局部加量和辅助性系统治疗可以减少保乳术后复发风险。建议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年轻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长预期寿命、生育问题和化疗导致的卵巢早衰风险是年轻乳腺癌病人应关注的独特问题。

  • 标签: 乳腺癌 年轻女性.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