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长期血糖等代谢控制影响。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住院-出院后全程化健康教育,同时包括其家属教育;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无家属参与。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年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出院后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平稳控制达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 全程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控制
  • 简介:家庭概况我童年时代在动荡不安社会中度过.我祖父做官,家境较富裕.祖父送父亲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在读到第三年时,祖父突然病故,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继祖母不愿父亲读完四年,频频去信催父亲回国.回来后未找到工作.

  • 标签: 耳鼻喉科 医生 姜泗长 家庭 读书时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门诊作常规产前检查2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妊娠35周、妊娠38周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心理状况评定,并随访入选孕妇分娩方式。结果202例孕妇自然分娩率65.35%,有指征剖宫产24.26%,无指征剖宫产10.40%。妊娠35、38周时,自然分娩组和有指证剖宫产组SAS、SDS、G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指证剖宫产组孕妇SAS、SDS指标评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与有指证剖宫产组,GWB评分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与有指证剖宫产组(P均<0.05)。结论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会降低总体幸福感,最终影响分娩方式。

  • 标签: 孕妇 心理状况 分娩方式
  • 简介:种物质放在外耳道内或残余鼓膜表面,以提高听力和减少耳漏,这种物质被称做人工鼓膜(artificialtympanicmembrane).关于人工鼓膜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640年,但是,直到19世纪人工鼓膜才被广泛应用.在整个19世纪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处充斥着人工鼓膜广告,原本是些病人聪明发明,到后来却变成了庸医为牟取暴利骗人手段,人工鼓膜发展也象其他新生事物样经历了从严肃到荒诞过程.

  • 标签: 伟大发明 发明骗人 骗人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不同层厚下,后处理减影效果与低剂量研究。方法将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为平扫、增强层厚,层间距同为0.625mm;B组1.25mm;C组2.5mm;D组3.75mm;E组5.0mm每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完毕后使用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RetroRecon),除A组外余下4组均进行薄层重建至亚毫米层厚0.625mm,使用AW4.5工作站每组重建后图像进行后期减影处理,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每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五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图像质量相仿并优于D、E组,其中A组辐射剂量最高,随后依次递减E组辐射剂量最低,五组CTDIvol、DLP辐射剂量大小差异进行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层厚下使用ATCM技术进行CTA扫描,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无较大差异,同时降低了球管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 标签: 头颈部CTA 后处理重建 减影 低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听力及耳蜗影响.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30dBSPL中心频率在100Hz窄带噪声持续爆震4小时,分别于即刻、震后1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以及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经130dBSPL强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有20dB左右暂时性阈移产生.1天后,听力有所恢复,但听阈仍然高于正常.耳蜗形态学观察到,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虽未有损伤表现,但凋亡前期蛋白Caspase3已经出现.结论高强度低频噪声能产生暂时性阈移和永久性阈移,但可部分恢复.噪声耳蜗毛细胞短期虽未观察有明确损伤,但却开启了凋亡程序.

  • 标签: 低频噪声 耳蜗 损伤 豚鼠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21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8%。对比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功能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高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传统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纯饮食控制与不良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方法社区筛查出高血压患者建立慢性病档案,利用药品处方数据库以及社区监测,提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并进行血压分级,利用卡方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分级改变情况,用t检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血压降幅差别。结果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后血压分级所占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高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也可以达到控制血压效果;但是对于中度或重度患者,应采用与药物治疗高血压,这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喉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式患者在术后生存治疗以及心理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喉癌 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耳后注射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这两种治疗方法突发性聋疗效,为临床选择突发性聋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突发性聋患者26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耳后注射组(135例)及鼓室内注射组(13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水平、治疗效果、般治疗情况以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O.05)。耳后注射组痊愈率为57.04%(77/135),远高于鼓室内注射组痊愈率39.10%(5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2.96%(112/135),鼓室内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9.70%(106/1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耳后注射组平均治疗时间、注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耳后注射组病情复发率、有耳鸣及耳堵塞感患者比例均低于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疗程短、疗效好,创伤及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后注射 鼓室内注射 突发性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红光治疗混合痔术后留置导尿发生率影响。方法将1278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患者653例,女患者6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红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因尿潴留实施留置导尿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因尿潴留行留置导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红光治疗可明显降低混合痔留置导尿发生率,有效提高自行排尿成功率,降低留置导尿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护理干预 红光治疗 留置导尿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ICU危重患者13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基础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后比较两组ICU危重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基础组中ICU危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84.0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ICU危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其基础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满意情况。

  • 标签: 基础护理 ICU 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凋亡诱导因子(AIF)在大鼠不同回基底膜外毛细胞表达差异以及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关系。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SPL白噪声暴露,每天2小时,连续3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分别于噪声暴露前1日、暴露后1、3、7、14日两组大鼠行ABR检测,最后次ABR检测后两组大鼠耳蜗基底膜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West—em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耳蜗不同回基底膜处AIF表达。结果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ABR各频反应阈值于暴露后1天最高,随时间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听力低频阈移约10dB,高频阈移有30dB(P〈0.05);基底膜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膜毛细胞较顶回缺失严重,且有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示,在正常情况下,顶回基底膜AIF表达高于底回,噪声暴露后,AIF顶、底回基底膜表达均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增高,且顶回较底回更为显著(P〈0.05)。结论噪声暴露过程中,AIF在促凋亡同时更发挥出了氧化还原酶作用,因而AIF在耳蜗基底膜顶、底回表达差异,可能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分子机制之

  • 标签: 细胞凋亡诱导因子 噪声性聋 基底膜 外毛细胞
  • 简介: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将于2008年10月28~31日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系教育部创新工程系列项目中部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附

  • 标签: 全国博士生 博士生学术论坛 咽喉头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清胶囊联合卡泊三醇擦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口服清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外用卡泊三醇擦剂,每日两次;对照组仅外用卡泊三醇擦剂,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胶囊联合卡泊三醇擦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一清胶囊 卡泊三醇擦剂 头皮脂溢性皮炎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最为主要因素,绝大多数HP感染成人患者都是在其儿童时期获得HP,本文旨在对HP感染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中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和飞船舱内噪声复合因素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影响及雌激素防护作用。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失重+噪声组、雌激素治疗组、雌激素预防组各10只。后肢悬吊法模拟失重,除单纯失重组外均暴露于模拟飞船舱内在天飞行及返回段噪声环境,共5天。雌激素预防组实验前3天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8mg/kg,首剂加倍。雌激素治疗组实验中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8mg/kg,首剂加倍,持续至实验结束后3天。实验前、实验结束后即刻和实验结束后3天测试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结果各组实验前ABR阈值无差异,实验结束及恢复3天后各组ABR阈值之间有差异,雌激素治疗组ABR阈值最低。各组实验前后不同时间ABR阈值均有差异。结论失重及失重+噪声均可造成豚鼠听功能损伤,后者造成损伤更重。雌激素治疗失重+噪声复合因素下听功能损伤具有定防护作用。

  • 标签: 模拟失重 噪声 雌激素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加压素大鼠内耳细胞信号转导有关基因表达影响,探讨加压素引起膜迷路积水发生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50μg/kg,每天1次,共1周;取出听泡,提取内耳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然后和大鼠cDNA芯片杂交,显示加压素注射前后大鼠内耳mRNA表达强度变化.结果筛选出和细胞信号转导有关差异表达基因10条,Ratio>5上调基因有Chnl,Pak3和Ptprc.结论加压素可能从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方面影响内耳液体平衡,从而导致膜迷路积水.

  • 标签: 加压素 内耳 膜迷路积水 细胞信号转导 CDNA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