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显微外科技术迅速发展,患者断指再植术治疗存活率随之明显提升,术后康复护理和患指功能恢复情况更是成为治疗成功关键。因此,在断指再植术后,需要对再植指血液循环进行全面观察,针对部分血管危象需密切关注,避免出现感染,以保证再植指具有较高存活率。本文主要对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护理现状和进展进行分别阐述,确保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康复护理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调查天津海滨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168例,男74例,女94例。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份8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83例为干预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翻身依从性,以及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通过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加强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83例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85例常规护理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加强危重患者护理,预防压疮的形成,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护理难度及医疗费用,确保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压疮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在血栓止血检验毕业实习带教中,笔者通过检验技能知识临床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血栓止血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检验技能与理论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培养一个能为临床提供咨询建议的合格检验医师。

  • 标签: 血栓 止血 毕业实习 带教方式 检验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调查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258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追踪随访方式了解患者1年内的血压控制状况,分析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结果25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血压有效控制率为85.27%,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当以此入手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实现社区-医院的协作管理,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纠正错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低温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方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亚低温治疗应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配合医师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亚低温 重症脑卒中 价值评估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56)和实验组(n=56),参照组予以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代量食谱膳食指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参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相比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给予科学合理膳食指导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治疗方法 应用效果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血液检验在诊断鉴别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A、B、C组,均进行常规血液检验,比较3组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和C组的RBC、Hb和MCH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MCV、RDW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MCV、MCH和Hb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的检出率为92.00%,B组的检出率为90.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能够准确诊断贫血病症,鉴别贫血类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并有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本质,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病程。

  • 标签: 肝肿瘤 组学技术 转移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58例胎盘早剥孕产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剖腹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盘早剥孕产妇实施合理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孕产妇 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静脉输液导致患者皮下淤血而引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下降及纠纷现象增加。笔者对近1a来引起皮下淤血的相关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副作用 出血/病因学/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儿童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急救护理工作中针对常见隐患有效防范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收治的252例120急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各12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来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除了运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外,再辅以急救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向所有患者发放文件的方式得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打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此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20急救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见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120急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120急救护理 常见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3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本组300例患儿中发生静脉输液渗漏者28例,渗漏发生率为9.33%(28/300)。渗漏发生的原因为药物原因2例,占比7.14%(2/28);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6例,占比21.43%(6/28);配合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血管选择不当10例,占比35.71%(10/28)。28例渗漏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小儿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易发生渗漏,且诱因主要包括药物、穿刺点固定方法不当、配合不当、血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临床护理时需加强健康宣教,注意改善环境,加强巡视,这样才能确保患儿输液安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渗漏 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贯彻执行的基本政策之一,优生优育是其核心内涵,这与我国人口质量和国家发展潜力有密切联系。妇女保健工作的落实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关注妇女儿童健康对我国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目前为止我国妇女保健及优生优育进行综述性研究和讨论。

  • 标签: 妇女保健 优生优育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植物的根及根茎,被誉为“国老”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十药九草”就能看出甘草在中药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它的应用价值不仅在药理方面和化学成分方面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不断兴起,接下来对甘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10。

  • 标签: 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合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腮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以及临床病理特点的符合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50例医院收治腮腺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声像图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淋巴瘤声像图中多表现为囊实混合型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实质组织的回声较为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肿瘤出现在腮腺耳下区,质地偏软,表面光滑且形态规则。超声声像图特点临床病例特点相符。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符合腮腺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该病临床筛查的诊断率。

  • 标签: 腮腺淋巴瘤 超声诊断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观察中,并根据化疗效果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57例、48例;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组,均行凝血检查,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健康者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活动度(PTA)低于正常组(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组患者的FIB、D-D、FDP、PLT及APTT等均高于化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的FIB、D-D、FDP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部分凝血指标变化能够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凝血酶指标 肺癌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对麸炒白术的工艺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检验,了解到麸炒白术的具体工艺方式质量效果。

  • 标签: 麸炒白术 工艺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失败结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前往我院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的36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原代培养法以及传代培养法并对其羊水细胞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羊水细胞培养法下成功率、失败率、羊水染色体分裂相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代培养法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更高且能够获取足够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值得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羊水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法 原代培养法 染色体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