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散发性结直肠癌20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情况,并对20q11-13区进行精细定位。方法收集1998年至1999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采用10个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对20号染色体进行杂合性缺失分析,在20q11-13区域另取10个微卫星标记的引物并对标本进行PCR分析。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2.1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和精确定位。结果在20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高频杂合性缺失区即20q11-13区。进一步的精细定位,界定了两个高频杂合性缺失区:20q11.2、20q12,并在该杂合性缺失区发现了抑癌基因E2F1、PMP24和MAFB。结论20号染色体有两个高频精细杂合性缺失区,该区很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新的抑癌基因。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杂合性缺失 精细定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不但在DNA的复制起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基因转录、染色质重建和保持基因的稳定性方面有额外的重要功能。MCM蛋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包括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等。MCM蛋白水平的增加存在于恶性细胞、癌前期病变细胞和有潜在复发性细胞中,提示MCM蛋白可能是肿瘤诊断的有效标志物。本文就MCM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方面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介绍。

  • 标签: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 DNA合成 MCM修饰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革兰染色法应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确诊的阴道炎患者(n=120)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使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对3种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革兰染色法,PCR检验法检出率高于革兰染色法和细菌培养法(P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革兰染色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唐筛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妇中非21/18三体染色体异常结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唐筛高风险孕妇(n=26例,21三体风险值≥1/270或18三体风险值≥1/350),临界风险孕妇(n=24例,1/2000≤21三体风险值<1/270或1/1000≤18三体风险值<1/350),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对其羊水穿刺并行羊水污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或开展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eq)检测,分析纳入研究孕妇非21/18三体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唐筛高风险组孕妇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临界风险组孕妇,其中唐筛高风险组检出性染色体异常1例,CNVs 2例、其它非21/18三体1例;临界风险组检出CNVs 1例。结论 唐筛高风险孕妇中非21/18三体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因此针对唐筛高风险孕妇,还应在产检中增加CMA、CNVseq等检测,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唐筛高风险 临界风险 染色体异常 产前检查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中孕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染色体异常胎儿中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00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早中孕期检查的孕妇临床资料。2100例接受超声检查纳入对照组,2100例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检查与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染色体异常胎儿总检出率6.38%,高于对照组4.86%(P<0.05);染色体异常胎儿证实率82.09%,高于对照组58.82%(P<0.05)。结论:早中孕期染色体异常胎儿筛查中,超声检查联合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对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率、准确率提高存在积极影响,利于孕妇及其胎儿健康维护。

  • 标签: 超声检查 基因检测 染色体异常 无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龙东地区人群染色体多态和异常核型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了该地区的2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其血液样本,并采用染色体分析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共有20名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其中包括4名早产、5名流产和11名胎儿畸形。同时,发现有4名孕妇存在染色体多态和异常核型。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染色体多态和异常核型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龙东地区 染色体多态 异常核型 妊娠不良结局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有效预防造影渗漏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外渗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取的在CT增强扫描中出现造影渗漏及渗漏后护理的24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选择四肢表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2.0mL/s-4.0mL/s。结果根据穿刺部位及局部肢体处的肿胀等情况分为轻、中、重三度,本组中轻度占62.5%,中度占25.00%,重度占12.5%,1例重度渗漏病人在注射后4h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征而行切开引流,其余病人均经过冷热敷加50%硫酸镁局部湿敷后恢复。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和工作责任心,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造影渗漏的发生;及时进行冷热敷加硫酸镁湿敷及密切观察可以加快渗漏处的恢复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针对不同患者出现的不同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预防医学 造影剂,诊断和治疗物质外渗 护理
  • 简介:中药注射在临床实践和运用中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但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从临床验证及临床报道反应的情况看,使用中药注射时尽尽量单纯配用,确需复合用药时,应谨慎配伍,避免药液混合后内毒素增加及微粒增多等不良现象,同时应具备一定的中医辨证常识,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否则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目的,甚至会使病情加重。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从循证试验结论、β受体阻滞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措施等方面对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自1996年7月~1999年7月用我院自行配制的挫伤搽治疗静脉输液外渗86例,其中瘀血21例。搽的配制方法是将红花浸于75%乙醇中30天,取上清液,加入樟脑、甘油、二甲基亚砜等配制而成。将药液适量涂搽患处,每日4次。86例中显效(症状1~2天完全消失)36

  • 标签: 外渗效果 挫伤搽 搽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国注射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60例,分别对患者的人群特点、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品种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此外还对影响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临床使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共涉及19种,人群特点、不良反应与中药注射品种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此外还对影响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临床使用因素)重要原因。结论重视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有关因素,提高质量,改善生产工艺,坚持合理用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中药注射的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常见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化注射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硬化注射治疗,另选取同期50例痔疮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芍倍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维持有效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维持有效的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化注射治疗痔疮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消痔灵比较更为安全。

  • 标签: 硬化剂痔疮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情况及原因,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降低或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中药注射治疗的2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资料结果记录分析所有患者年龄、使用中药注射种类、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系统以及不同患者间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1)本组296例患者中,中药注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127例(42.91%),发生率较高,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最高为注射用血栓通(18.11%),其次为丹参川芎注射液(14.73%),不良反应最低为注射用灯盏花素和生脉注射液,均为2.36%;(2)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29.92%),其次为10岁以下(18.90%),41~50岁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3)而无指征用药为其主要原因(22.90%),其次为治疗前未进行肝肾功能检查(18.90%);(4)在127例不良反应中,其中皮肤及附件组织损害最为常见(47.24%),其次为循环系统(15.75%),呼吸系统最为少见(5.55%)。结论目前临床上使用中药注射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无指征用药、配伍不当、滴注速度过快以及治疗前未进行肝肾功能检查等有关,故对待需中药注射治疗的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并加强对患者用药前的常规检查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除草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除草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急救及心理护理,并统计其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9.2%,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50.0%,两组患者治愈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急救及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状况。

  • 标签: 除草剂 农药中毒 急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β-受体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5年 5月 -2016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确诊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50例。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结合β-受体阻滞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 β-受体阻滞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值差异为 P<0.05,此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厄贝沙坦和 β-受体阻滞相结合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性和安全性极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中药注射说明书的编写、使用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近些年有关中药注射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和简单探讨。结果现中药注射说明书存在本身编写错误、标注内容不详实、用语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存在安全隐患。结论完善说明书内容、规范用语、确保说明书的严谨性是规范中药注射说明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说明书 问题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运用自由基清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6年12收治的46例肺炎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46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儿23例运用自由基清除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23例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23例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0%,在治疗总有效率指标上观察组患儿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两组患儿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能有效提升肺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常规治疗 自由基清除剂 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注射CT造影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43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高压注射CT造影外渗的原因,给予观察组一定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外渗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影外渗的发生率为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p<0.05)。结论预防和护理措施应用于CT增强扫描中,减少了造影的外渗,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师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