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南岸区孕妇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状况。方法以碱性电泳为主,结合血常规、脆性试验、镜检血红蛋白H包涵体/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常血红蛋白带进行分析,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南岸人民医院就诊的1136例孕期人群进行血红蛋白成份分析,作为地中海贫血初筛的方法。结果从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南岸人民医院共计对1136名孕妇进行Hb成分分析,其中HbA2降低,怀疑为α-地贫者21例,阳性率为1.85%;其中HbF降低,怀疑为β-地贫者24例,阳性率为2.11%,合计阳性率为3.96%。结论重庆为地贫的高发区,红细胞参数和定量血红蛋白电泳是筛查地贫的重要指标,强化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可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活产。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筛查 孕妇 血常规 脆性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部分站段职工小食堂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职工小食堂食用油的采购渠道不规范,给了“地沟油”回流餐桌以可乘之机,使分布于沿线小站、工区铁路职工小食堂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给职工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此,建议加强对大宗食品采购渠道的管理。

  • 标签: 职工小食堂 食用植物油 采购渠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150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大三阳65例,小三阳8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产妇乳汁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乳汁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初乳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HBV-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 标签: 乙型肝炎乳汁病毒标志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索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妇幼卫生年报为基础数据,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11—2016年31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54.66%;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加大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歌乐山地区3、4、5、6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该区幼儿园67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患有龋病的牙齿做调查登记。结果歌乐山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病率为42.8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龋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结论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防治结合,有效控制龋病的发生率,有利于儿童口腔颅、颌、面、牙合的生长发育及口腔健康。

  • 标签: 龋病 学龄前儿童 乳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三学生结核病暴发的原因,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某中学高三学生19个班级高考体检发现1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个案随访,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暴发流行传染源的班级高三18班发现3例肺结核患者,其他班各1例共8例,暴发班级罹患率和其他班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考学生是学生中易暴发结核病的人群,教委和卫生部门应高度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医院应建立互相合作的管理机制,以预防学校肺结核暴发流行。

  • 标签: 肺结核 高三学生 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