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用于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07—2015.07期间本社区收治的23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社区针对性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进一步升高,避免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老年 临界高血压 社区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体验的155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脂、转归等进行密切的观察。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体重、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都存在明显的下降(P<0.05);且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以全面防治为主要夜店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100例,以其就诊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药物+介入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冠心病临界病变 糖调节异常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治过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3、运动6个月等阶段,对84例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84例患者运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运动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干预,发现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运动锻炼 临界高血压 社区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为24h尿蛋白<30mg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为24h尿蛋白≥30mg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及血压、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高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诊断临界值为138、78mmHg。结论收缩压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但该症需以高密度脂蛋白支持保护;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于140、80mmHg为宜,对其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降低有着控制作用,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临界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决策中应用64排CT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经64排CT检查后的判断冠状动脉闭塞50%~80%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标记为药物组和介入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64排CT跟踪走访排查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连续走访排查12个月后,药物组患者有12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85%,占比为12.00%,显著高于患者药物治疗前(P<0.05),有52例患者斑块CT值增加至(70±10)HU,占比为52.00%,重建冠脉支架17例,占比为17.00%;介入组患者无患者出现支架血栓事件,有1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狭窄,狭窄50%患者有5例,占比为5.00%。结论64排CT诊断可直观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根据狭窄及斑块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发现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是否进行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 临界病变 治疗决策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观察两种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43例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狭窄程度为50%-75%的临界病变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了解斑块负荷,与造影血管狭窄程度对照。结果检测发现CAG提示狭窄程度64.65%±7.19%,IVUS提示斑块负荷61.33%±10.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