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措施的培训,来分析讨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预防意识及成果。方法对200个随机样本随机分配,分别采用常规和职业暴露专业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通过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来检验两种不同方式的效果。结果200名样本测试观察后数据显示,对照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54.5±8.8;观察组平均防护知识知晓率为92.2±4.4。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护士的培训方向应更多的增加职业暴露防护等培训,最大程度的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由于特殊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其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时刻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结合实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增强手术室护士了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阅读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近几年有关护士职业伤害的材料,主要包括发生职业伤害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两部分,探讨护士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伤害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并且分析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我市4市级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助产士共计57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7份调查问卷显示,对于助产士主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为羊水、血液污染,操作时利器伤害,环境伤害,以及心理因素。57位参与者显示共计发生过243次危险因素,其中羊水、血液污染143次,占58.85%;操作时利器伤害64次,占26.34%;环境伤害27次,占11.11%;心理因素9次,占3.70%。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来自多方面,只有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提高助产士的安全操作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助产士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Hereditaryspinocerebellarataxia)是一类单基因遗传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ataxia,SCA)最为常见。国外现已经报道30余种亚型1。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小脑性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构音障碍、眼球震颤、眼肌麻痹、锥体束征、锥体外系征等,还可伴有神经系统以外的表现2。国内外常见家系报道,本例报道一以行走不稳及构音障碍为主要表现,且发病人数较多的一系。

  • 标签: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家系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医院内血源性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2013年巴中市妇幼保健院2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按照岗位、暴露方式、暴露源及暴露地点的不同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暴露人群中护士占15人,所占比例为53.57%;手术室、病房为高发暴露场所,分别所占比例为手术室42.86%,病房28.85%;职业暴露感染源主要为HBV,所占比例为82.14%;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占78.57%。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身防护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探讨噪音对相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我市相关企业中选取2015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员2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检出情况随工龄的变化而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检出率和年龄、性别相关,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工龄无关,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噪音环境下长期工作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要加强管理,做好噪音防护工作。

  • 标签: 噪声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 体检 南通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职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本院体检采血病例2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皮肤黏膜暴露、锐器伤的发生情况。结果采血期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23例,总发生率为8.30%,其中皮肤黏膜暴露17例(6.14%)、锐器伤5例(1.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教育程度大专以下、无培训经历与职业暴露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工作年限≤3年OR值2.012,95%可信区间为(1.101,3.677),P=0.023、无职业暴露经历0R值3.012,95%可信区间为(1.203,7.541),P=0.019、无培训经历OR值3.522,95%可信区间为(1.220,10.168,P=0.020)。结论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无培训经历是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健康体检 采血 职业暴露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明显降低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隐患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及能力,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方法分析手术室护士易发生的职业危险及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险与工作环境等有关,发生工作压力过大与职业风险等有关。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生理、心理需要,加强其职业防护,缓解其工作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职业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衡量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师,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领域所需的实践能力贯穿其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接轨。

  • 标签: 药物化学 职业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种职业危害被反复报导,职业防护也提上议程,手术室护士是工作在特殊环境中的护理群体,手术室护士密切接触各种理化生物因子并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极易造成身心伤害,如何有效做好手术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为预防手术室护士的潜在危险,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须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正确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产后还岗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28名产后还岗护士为对象进行护士职业压力来源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孩子的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自身压力。结论充分认识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制定合理工作安排,建立给力的家庭支持,加强自身抗压能力,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压力。

  • 标签: 产后护士 职业压力 来源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在各种诊疗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职业伤害。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重视感染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是预防职业损伤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医药行业面临着一些职业道德问题的考验。其中,现在医药行业出现的道德流失问题,已引起医药卫生界及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医院药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在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及探讨。

  • 标签: 医院药师 职业道德 规范化
  • 简介:摘要了解和分析现代高校,在读男护生职业认同状态以及对其的影响因素,探讨分析及干预对策。通过对医学护理学院的在职男护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状态和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而且不同的选择态度的男护生及总体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由此得出调查的结论高校的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均处于比较中等的水平,很多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了解认识不够。所以医学护理院校应该做好护理专业的男护生的招生工作,对男护生录学之后加强护理专业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8。

  • 标签: 男护生 职业认同 调查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一门独立的专业。随善社会的进步,人类健康素质迅速进入了一个的崭新的时代,也是医学科学走向纵深发展的新纪元。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护理学科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在新时期下确立好护理工作位置、树立好新型护理观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下护理职业特卢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理 职业 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2月发生的31例次锐器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锐器伤害中,岗位以护士为主,22人,占70.97%。在导致伤害的锐器中第一位为注射器针头,13例次,占51.61%;较大部分锐器伤是因受伤害者自己引起。结论锐器伤是造成职业性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要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专业培训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主作为中职学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主任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其对策。

  • 标签: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班主任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