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2007~2011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滨湖区淋病年均发病率为23.02/10万,报告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5.841,各月份间发病无明显聚集性,职业以工人、农民和民工、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和学生为主,年龄以20~44岁人员占主要。结论无锡市滨湖区淋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尽管淋病疫情逐年呈下降态势,但是随着人们性意识的开放,婚外性行为的增加,仍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淋病疫情上升的可能。

  • 标签: 流行特征 淋病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门诊护理工作特征,并讨论相关护患沟通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开展护患沟通的措施。结果我科未出现患者投诉的情况,且对本次护患沟通工作持有满意的态度。结论对普外科门诊护理开展护患沟通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投诉率,还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

  • 标签: 普外科 门诊 护理工作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渭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分析2006-2011年临渭区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临渭区2006-2011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4065例;登记的肺结核病人中男女之比为2.031;20岁以上的年龄段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增加;农民占总发病人数的56.87%;市区与各乡镇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亦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结论临渭区结核病疫情依然不容忽视,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重点对象为2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

  • 标签: 结核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经CT诊断的特征和临床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选取52例自愿参与的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中线位移情况和CT特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中线移位发生率为65.38%,高于对照组的1.9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叶、脑干和多发性出血,分别为55.77%、7.69%、9.62%、7.69%、9.62%和9.62%,其中3例脑干出血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377%。结论CT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急性脑出血 CT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80例初诊特征符合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固定气流受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总结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与我院接受治疗且随访期满一年的180例固定气流受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哮喘、慢阻、2014版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指南标准进行分组,将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以比较。结果180例患者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组)53例(29.4%),慢阻肺组89例(49.4%),哮喘组38例(21.1%);纳入患者中年龄>40岁的患者有158例(87.8%),ACOS组、慢阻肺组、哮喘组年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表现介于哮喘、慢阻之间,未来风险与慢阻肺近似是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表现。

  • 标签: 临床特征 分析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成人麻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人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年间共收治成人麻疹患者1617例,2009年、2013年和2015年麻疹患病较多,尤其2015年出现麻疹患病新高,且有明显季节性分布,4月呈现发病高峰。结论需加强对成人麻疹的防治,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最终实现消灭麻疹的目标。

  • 标签: 麻疹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是通过对2009~2012年泰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兴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泰兴市2009~2012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74例、616例、1199例和832例,其发生率分别为78.04/10万、55.00/10万、107.05/10万、和74.29/10万。过去4年间,报告的重症病例数分别为0例、2例、5例和2例,未发现死亡病例。人口密集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区报告手足口发病例数较多;每年呈现一大一小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4~7月份和11月至来年1月份。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男性儿童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儿童。在手足口病致病因方面,EV71、CA16以及其他肠道病毒的比例相当,且基本维持稳定。结论泰兴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呈现每2~3年周期性流行趋势。每年春夏季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人口密集区和流动人口聚居区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统计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及年龄层;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特征涉及系统。结果不良反应发生在半小时以内为69例(88.46%),大于半小时9例(11.54%)。共6类22种中药注射剂活血化瘀类40例(51.28%)、益气扶正类10例(12.82%)、骨科用药5例(6.41%)、其他3例(3.85%)。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分别为36例(46.15%)、14例(17.95%)、13例(16.67%)、7例(8.07%)、4例(5.13%)、2例(2.56%)、2例(2.56%)。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难以完全避免,应使中药注射剂愈加完善,临床医生合理用药,药师加强监测以避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监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以及诱发因素。结果对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全身过敏24.6%(107/638)和皮肤受损23.2%(148/638)是两种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中成药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39.6%,253/638);在中成药中,注射剂(76.6%,489/638)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集中在全身过敏以及皮肤受损两大方面;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药品类型等。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颅底脊索瘤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均使用CT、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且边界不够清晰。10例患者中原发8例,术后原位复发2例。7例病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影,3例见囊变、坏死。CT检查结果示病灶不均匀低密度影。MRI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及“蜂房样”表现,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使用CT、MRI对颅底脊索瘤检查,可以详细了解肿瘤累及范围,对术前诊断及选择手术路径有较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CT MRI 斜坡脊索瘤 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药敏特点、治疗方式。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25例,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的方式总结了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症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总结了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特点,并对患儿均进行了合理治疗,随后统计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黄疽、发热、心肌损害、消化不良、精神状态较差、呼吸不顺畅、肝功能受损、感染性休克、肾功能受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是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常见的敏感药物;经过治疗后,17例患儿病情痊愈,8例患儿病情好转。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最佳治疗药物,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而其它几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如头孢类药物。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雷伯菌败血症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全面系统的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0~5岁儿童是该病的高发人群,4~6月为该病的高发期,71型病毒与A16型柯萨奇病毒是诱发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肠道病毒。结论临床中结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对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在高发期的预防,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大对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发展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早期特征。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30例疱疹性咽峡炎发展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纳入实验组,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2018年8月,将同期30例单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表现,并检测血常规指标,统计和研究两组消化系统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状况、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嗜睡、精神欠佳、厌食、呕吐、腹泻、容易惊悸等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展为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早期特征,比如嗜睡、精神欠佳、厌食等,且其血常规指标明显提升,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 手足口病 早期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心电图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等指标。结果心电图诊断出左室流出道18例,右室流出道16例。左室流出道组患者的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及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右室流出道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电图对定位流出道室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左室流出道的定位效果更好。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流出道室早 定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脑出血CT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案,选取我院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影像资料展开研究,观察高血压脑出血CT特点,按照mRS评分展开分组,将患者细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CT特征和预后关联情况展开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是血肿形态呈规则类球形,合并脑水肿症状的机率高。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评估中CT影像特点是关键依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CT特征 预后 独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百日咳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新生儿百日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资料,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22例患儿,男12例,女10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13例;发病日龄8~18d;发病时间以春夏季较为多见;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住院,深部痰液PCR或咽部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均采用红霉素治疗,住院时间7~28d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痉挛性咳嗽、吸气性喉鸣、阵发性青紫、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并发症高,住院时间长(P均<0.05)。结论新生儿百日咳为全年散发,春夏季多见;症状主要以痉挛性咳嗽为主,确诊该病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即PCR,抗生素以静滴大环内酯类为主,预防其并发症,多数预后良好;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患儿病情重,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

  • 标签: 百日咳 新生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择我院在2009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90例经病理证实为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根据病理检验结果分为三阴型组和非三阴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预后差异。结果少数患者为三阴型乳腺癌,占比22.2%。两种乳腺癌类型在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2.9%和30%,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和70%,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组织学分级高和髓样癌较多的特点,且容易复发和转移,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

  • 标签: 三阴型乳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其X线影像表现更接近非特异性炎症,或者类似肺肿瘤,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都缺乏传统肺结核的特征,这些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淋巴结结核同时伴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X线影像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者斑点颗粒状影,更容易导致误诊。为了避免临床误诊,必须认识到目前肺结核发生的新趋势和特殊性,对各种X线影像特征做全面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医学影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针对300例抗感冒药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其中药物的药理特征,同时针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合理用药现象。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进行。结果分析抗感冒药物的临床药理特征可见,其主要包括抗病毒类、收缩血管类、镇咳祛痰类、抗组胺类、解热解痛类、其他类;不合理临床用药占总数的16.67%,其中不合理现象包括处方不对症、用药重复,处方不对症占比为6.67%,用药重复占比为10.00%。结论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发现,其药理主要包括抗病毒、收缩血管、解热解痛等类型,而临床用药仍存在不对症或重复用药等现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按照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合理进行用药。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的临床情况和微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的36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诊断及阴道微生态检测情况。结果本组3613例患者中,检出AV患者112例,占比3.1%,包括单纯性AV有27例(24.1%),AV混合感染85例(75.9%),其中,AV+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50例(44.6%),AV+滴虫阴道炎(TV)30例(26.8%),AV+细菌性阴道病(BV)3例(2.7%),AV+TV、VVC有2例(1.8%)。AV患者的阴道乳杆菌功能均存在异常,伴炎性反应,以优势菌群居多,占到84.8%。结论AV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阴道病症,易合并其他感染;微生态表现为需氧菌增多,乳杆菌功能异常伴炎性反应,在临床诊断中应加强阴道微生态评价。

  • 标签: 需氧菌阴道炎 临床诊断 微生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