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红金消片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含量。色谱柱为CrosmosilC18(200mm×4.6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红金消片中人参皂苷Rg.在0.7~6.3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结论:红金消片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 标签: 红金消结片 人参皂苷RG1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研究荆散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实验观察荆散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观察荆散的抗过敏作用。结果:荆散5、2.5、1.25g/kg能显著抑制动物的急性炎症反应和大、小鼠的PCA反应。结论:荆散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是其功效与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基础。

  • 标签: 荆防散 抗炎 抗过敏
  • 简介:目的:观察溃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超微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UC大鼠模型采用TN-BS法,比较3、7、14天各组肠质量指数变化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结肠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溃灵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好,恢复较快。电镜下观察,3天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上皮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扭曲,线粒体肿胀,内容物丢失,细胞器减少,细胞质液化溶解,腺上皮细胞间连接稍松散,肠腺杯状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内颗粒稀少,呈排空状态;7天超微结构有所改善,肠腺杯状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内颗粒有所增加;14天杯状细胞颗粒较丰富,胞吐较活跃;3、7、14天大鼠肠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天溃灵组及SASP组大鼠结肠粘膜上皮表面微绒毛稍减少,腺上皮相互连接紧密,肠腺杯状细胞排列整齐,胞内颗粒丰富,胞吐正常;7天杯状细胞胞吐渐变活跃;14天肠腺几乎全由杯状细胞组成,胞吐十分活跃;3、7、14天大鼠肠质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溃灵对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粘膜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

  • 标签: 溃结灵 溃疡性结肠炎 超微结构 杯状细胞
  • 简介: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病害问题是人参生产中的难点。化学防治造成环境污染、农残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人参品质和使用安全。生微生物作为化学农药的有效替代品,在防治人参病害的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诸多负面问题。本文从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混合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人参根部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生微生物防治人参根部病害的作用机理,并就微生物农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生防微生物 人参 根部病害 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