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病变的CT诊断与患者腰腿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至2010年800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与临床诊断。所有患者皆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YTEC1800iCT层厚2mm,层距2mm,扫描L3-S1椎间盘结果800例腰腿病痛患者713例有椎间盘病变,其中膨出642例,突出66例,脱出5例,发生在L3-4椎间盘179例,发生在L4-5椎间盘301例,L5-S1椎间盘233例,结论腰腿疼痛患者做腰椎间盘CT扫描检查是十分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70例。7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P

  • 标签: 腰椎结核 西医常规治疗 中医保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滕高铃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广西省灵山县中医医院  广西钦州  535499)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老年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其中老年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为腰椎骨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腰椎骨折疾病,比如说跌倒、高处坠落、车祸以及严重骨质疏松,这些病情都可能引发老年患者腰椎骨折。目前脊柱骨折疾病中有90%的骨折都是出现在胸11-腰2段。每年全世界有大约500万人出现腰椎骨折的情况,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许多类型的骨折来说,我们都能够采用非骨折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为中医临床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不仅仅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消除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恐惧。本文就针对腰椎骨折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概述。  【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手术常规俯卧位,病人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体位摆放不合理等原因都会导致压疮的发生,有研究指出,受神经支配的皮肤在69.75mmHg压力下,持续受压2小时以上就能产生不可逆损害1。有效的防护能较大避免对患者发生压疮后的身心危害,减少治疗护理的困难。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4月做的158台腰椎手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对全科人员推广合理的防护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科内进行手术压疮防护教育,减少压疮的发生尤为重要。

  • 标签: 腰椎手术 压疮形成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各椎体骨密度(BMD)的差异。方法1214例在我院住院进行BMD检查的20~89岁的骨科病人及健康查体者,男性390例,女性824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用双能X线吸引仪(DXA)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椎体BMD值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用EXCEL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MD值以L1最低,L4最高,L1-2与L2-4BMD女性在40岁以上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在60岁以上(P<0.05),80岁以后无明显差异,女性50岁以后骨丢失明显快于男性。结论腰椎各椎体BMD存在差异,尤以女性明显,其差异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降钙素水平降低和增龄造成的腰椎退行性变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骨密度 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穿术后2h予患者翻身出现并发症的多少,从而为临床选择腰穿术后2h予患者翻身的方法。方法观察腰穿术后病人,分别观察昏迷病人腰穿术后翻身和不翻身出现的并发症,清醒病人腰穿术后翻身和不翻身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结果腰穿术后翻身的舒适度明显优于不翻身,差异有显著性P<0.01,翻身后出现的头痛、呕吐症状和不翻身对比无显著差异(P>0.5),昏迷病人翻身后发生一期压疮和不翻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穿术后去枕平卧2h后可以给病人翻身,利于预防压疮,增加病人舒适度。

  • 标签: 腰穿术 翻身时间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损伤中常见的一种,容易合并脊髓损伤和其他并发症,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最大限度恢复病人机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有效的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及家属掌握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治疗58例,非手术治疗27例,年龄在45-91岁之间,平均年龄71.2岁,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和健康教育,促使病人尽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的落实,所有病人预后良好,没有出现截瘫及护理并发症。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选择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卧床时间长,但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及全面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能够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计划中,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成像)与 CT 影像对胸腰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损伤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4.2±21.7岁) 。 患者于受伤后一天至一个月内行 CT、MRI检查。根据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分为PLC完整或部分损伤组23例,PLC完全断裂组36例。结果CT对上述慢性期病变不敏感,而MRI则提供了丰富、直观、准确的影像学资料。结论 CT可清楚地显示椎体的骨折情况,而MRI能直接显示脊髓外软组织,椎体内和脊髓内成分。

  • 标签: 胸腰椎损伤 CT影像 MRI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探讨。方法我们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6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持每组患者有25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与观察,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全部为显效或者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80%,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之间的比较明显观察组更有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之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满意度较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6例,疗程为1周-3周。结果治愈112例,占82%;显效14例,占10%;无效10例,占7%。总有效率92%。结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 标签: 中医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腰椎退行性变的CT诊断进行分析,总结了CT诊断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进行DR诊断,研究组进行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诊断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病、神经根受压或湮没以及其他人数所占的比例分为42.85%、82.14%、37.50%、10.71%、37.50%,研究组诊断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或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值得在今后加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腰椎退行性变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舒适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连续护理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为(0.8±0.2)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4±0.7)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时采用舒适性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舒适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