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包头回商与晋商,二者在生存环境、生存手段、经营原则等方面基本相似。但回商与晋商更多的是相异之处。回商由于信用生成时间较短,显然不利于代理人的培养,不能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激励体系的构建也遇到了困难,这些不利因素迫使回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在和平时期更多地采取股份制,在战乱时期更多地采取独资制,以小型、灵活的方式与晋商展开竞争,展现了回商群体在艰难环境中的灵活性、协调性,显示出回商强大的生存能力。

  • 标签: 回商 晋商 信用生成 商业资本 激励机制
  • 简介: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历经22年之艰辛与磨难,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开辟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之端始。现今百年已逝,张弼士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有有形的资产,还有无形的品牌价值和名酒的芳香,更为重要的是留下了能使张裕在国运不济时期跻身于世界民族工厂之林的张裕文化与经营理念。至今,这一文化与理念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张弼士 张裕酿酒公司 现代企业 启示 借鉴
  • 简介: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量出土,清楚地表明川西高原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就已形成了旱作农业、狩猎一畜牧、半农半牧三种成熟的生业经济类型。

  • 标签: 早期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川西高原 经济形态 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公共品的性质,以及准公共品的多种提供方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业化角度)分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可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保护,就是要推进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社会化、保护主体多元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产出效益化。

  • 标签: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
  • 简介:“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与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9~11日在河北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名学者参会并提交论文。会议围绕工商业与金融史两大主题展开,涉及农业金融与农村借贷市场、商业信用、地权市场与金融、根据地金融业、三农与农村金融等问题,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金融史 工商业 中国 河北大学 借贷市场
  • 简介: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法定货币,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筹码。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是现代中国金融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一〕①1947年8月1日,主持财经工作的董必武提出“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的设想,10月2日正式向中央提出《关于...

  • 标签: 人民币 美术设计 中国金融 人民银行 新中国 毛泽东
  • 简介:合作金库是193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民政府推动下以合作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合作金融机构。从资金来源结构看,合作金库中来自合作组织的内源资金极为有限,由政府和国家行局供给的外源资金占绝大部分,呈现出严重的内外失衡状态。外源主导的资金结构尽管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合作金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难以克服的制约。

  • 标签: 资金来源结构 合作金库 农村金融 抗战时期
  • 简介:1943年初,英、美两国先后对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提出设想,中国成为第一批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国家。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对英、美方案仔细比较、反复权衡之后,得出英案较为有利的结论。并准备相应的交涉提案,旨在最大限度争取战后利益。当年7月,国民政府派代表团赴美参加专家讨论会,促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以此为基础,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顺利召开,44个成员国正式达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为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 简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既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很大破坏,影响十分恶劣,却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更让社会主义透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但这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时机已经来临。金融危机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更加深入反思和认识的有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确立理性看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

  • 标签: 后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思
  • 简介:近代以来,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对近代广西城乡商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凭借这些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活跃在广西境内的地域商人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自己的经营网络,一些商帮还一度形成了区域性的行业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身在该领域的经营优势,并由此对近代广西这一边疆民族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变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人际关系 城镇 商业网络 广西
  • 简介:就早期上海资本市场改革而言,我是参与者、操作者,而后期在一定层面上又是领导者。能够参与资本市场的这一系列改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现将我亲历的改革决策的台前幕后略述一二,以飨读者。参与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1985年,我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工作,以后参与了柜台交易办法的制定,1986年上海诞生了7个证券交易柜台。

  • 标签: 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权分置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新中国 资本市场
  • 简介:本文通过引用发生在铁运公司的大量事例,论证和揭示铁路运输文化核心理念其实就植根于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

  • 标签: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生产经营
  • 简介: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州-佛山-澳门”核心城市组合,到晚清民国时期,转向以“香港-广州”为核心,但“无市不趋珠”的总格局未变。在广东商品经济的强劲辐射下,广西原来以桂林为总中心的城镇中心发生了东移,逐渐演变为以桂东端城镇梧州、戎圩为中心,并且呈现出越往东趋城镇级别越高的等级分布体系。

  • 标签: 明清民国 粤港 核心城市组合
  • 简介:2018年7月18日,应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的邀请,吴维海执行院长参加了在怀柔科学城组织的规划评估。据悉,吴维海曾对中关村进行过“中关村建设十年战略评估”,参加过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评估、深圳市长安汽车85亿元重大投资评估等重大政府和园区建设项目。

  • 标签: 科学城 全生命周期 怀柔 城市规划 开放共享 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