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粤东大埔县湖寮地区的双坑村,虽是一个山村,但却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地方。当地有一句俗语:“湖寮吴、蓝、罗,无奈双坑一姓何。”这句话隐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湖寮的吴、蓝、罗、黄等各姓虽为大姓,有钱有势,但其生产生活所需的水源主要来自双坑,如果居于双坑的何姓将水源断绝,则湖寮各姓就很难生存,因此湖寮的吴、蓝、罗等各姓,对双坑的何姓无可奈何;二是随着何姓势力的堀起,尤其是在同治、光绪年间何如璋、何士果父子先后考中进士,成为当时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 标签: 大埔县 文化变迁 社会传统 生产生活 光绪年间 何如璋
  • 简介:家庭体现着以两性和血缘为特征的社会关系.作为土族这样一个极其重视家庭功能的社会群体,家庭婚姻价值观既是其民族文明中最具特色、极具稳定传承性的文化元素之一,也是对社会生活变化反映最为敏锐、接受文化影响最为丰富的内容之一.我们知道,土族文化不像汉藏等民族文化以一种文字的形式为纽带而表现其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从土族文化系统的形成过程看,是以其明显的复合性和开放性而显现个性.

  • 标签: 家庭价值观 社会转型期 婚姻价值观 土族文化 民族文化 社会关系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农牧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甘肃是欠发达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省民族地方农牧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返哺能力差,因此,建设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甘肃民族地区即存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又存在牧业,牧民、牧区“三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比其它地区更艰巨,更复杂、更繁重,重点和难点都比其它地区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为甘肃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甘肃民族地区 农牧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
  • 简介:<正>从明崇祯九年(1636)固汗汗(1582—1654)率部众进入青海,进而统治唐古忒(“或特”)各部,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厄鲁特蒙古“四部中和硕特部贵族统治青海八十八载。祟祯十五年(1642)固始汗在拉萨建立汗廷,他以青海地广宜牧,喀木(康)人众粮多,征收喀木赋税,以养青海部众。令其诸子分牧各地,分左右两翼,在游牧封地的基础上建立起封建领主制统治体系。在这个封建统治体系中,除固始汗及其十个儿子、若干孙子为首的和硕特部外,尚有土尔扈特、准噶尔即绰罗斯等

  • 标签: 青海蒙古 佐领 封建领主制 蒙旗 厄鲁特蒙古 札萨克
  • 简介:对毛泽东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作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过渡学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其实践目标相同,精神实质相通,都是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两者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对“过渡”的理解不同;两者体现了不同的理论特色,即稳定与活跃.

  • 标签: 毛泽东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社会观 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 过渡学说
  • 简介:<正>一、原始社会史在世界通史中的地位世界通史的任务,是就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具体历史事实,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一)显而易见,人类的历史,是自人类一出现就开始了的。就生产关系说:「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二)就时间说,人类历史共经历了大约有百万年的时间,其间原始社会占时期最

  • 标签: 通史 原始社会 封建制 历史事实 奴隶制 文字
  • 简介:"陈四案"是发生在康熙五十年的一桩叩阍案,流动卖艺的陈四被告有抢劫等罪,最后共有数十人被判流放,一人被斩,数名大臣被降级处理.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案件相比,清最高统治者对此案的处理,超出了常规,实在是出于他们对社会流动性加大的担忧.本文试图以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探讨康熙五十年前后的社会状况及统治者的社会控制动机.

  • 标签: 陈四案 叩阍 社会控制
  • 简介:“盛世修志”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前、激励未来。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在全国涌现出一股修志的热潮。被誉为“方志之乡”和诞生修志鼻祖的浙江省,修志之风更盛,省、市、县、区的方志和各种专志,早已琳琅满目。笔者孤陋寡闻,尚未有见到有为哲学社会科学撰写专志的。所以一看到这本装帧精美、资料翔实、体例完善,并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志》,正是令人兴奋不已,这不是又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吗?

  • 标签: 修志 方志 风气 盛世 体例 资料
  • 简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结论对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揭示了21世纪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它指出了21世纪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 标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 21世纪
  • 简介:美国《中国史研究》(季刊)出版 《1919-1949上海社会运动》专辑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裴宜理(ElizabethJ·Perry)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瓦索斯特隆(JeffreyN·Wasserstrom)教授担任特约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波...

  • 标签: 中国史研究 上海社会 运动史 中国工人阶级 上海工人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简介:彭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长期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并分管政法战线的工作,对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卓越贡献。1980年他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直接主持了宪法修改工作。1979年以来,他领导制定了一批基本的重要的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12日,是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缅怀彭真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时,探索彭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

  • 标签: 彭真 社会主义法制 宪法修改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形成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简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对精神文明建设是否给予恰如其分的记载,直接关系到新编地方志思想性、科学性和著述性的强弱,影响到“资政、教化、存史”功能的高低。续修新志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续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地方志 中国 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