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云林,安徽省桐城市人,1933年生。1952年参加创建前桐城县黄梅剧团,先当演员,后来兼当导演,系国家二级演员。自1962年起,先后任剧团业务股长、艺委会主任和剧目创作研究室主任,1993年于桐城市黄梅戏剧团退休。

  • 标签: 研究室主任 剧目创作 黄梅戏 桐城市 城市人 安徽省
  • 简介:每当我听见凤英大师演唱的黄梅戏唱腔,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叹.与此同时,那美奂美仑的艺术形象便萦绕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人们尊称凤英为黄梅戏一代宗师、派艺术的创始人,真可谓一语中的、实至名归.虽然她英年早逝,但她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塑造的众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造的清新纯朴灵动洒脱的艺术流派,经时光冲刷淘洗,岁月抛光打磨,后学传承发展,日臻完美,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与价值.

  • 标签: 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 严派艺术 黄梅戏 唱腔 艺术风格
  • 简介: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由于他系统的电影知识是在美国留学时所取得,因此在电影的空间观念上,孙坚持以叙事为核心的整体空间观,在剪辑上使用美国电影建立的“连贯性系统”。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使孙电影在影像语言的表达上突破封闭空间,学习借鉴苏联杂耍蒙太奇风格,直接与观众对话。

  • 标签: 孙瑜 电影 风格
  • 简介: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她的祖籍虽然是桐城县,然而她的出生地却在安庆(凤英1930年4月13日生,时为怀宁县治).她虽不幸离世,但黄梅戏之乡人民,至今还深切地怀念她,有关她的轶事,广为传诵.今年4月8日,是她逝世三十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缅怀.

  • 标签: 严凤英 黄梅戏 怀宁县 郑绍周 表演艺术 文学剧本
  • 简介:文化大革命开始,凤英受到诬陷和攻击,愈演愈烈的浩劫要致她于死地。在她决心以死抗争的时刻,她留下遗言告诉丈夫王冠亚说:“我死后你一定要想办法告诉周总理,他老人家了解我。”凤英死后,在北京的省黄梅戏剧团原老团长王亚梅托人告诉了周总理。

  • 标签: 严凤英 连载 文化大革命 周总理 黄梅戏 死后
  • 简介:我应邀参加凤英表演艺术研讨会,主要是来学习的。回想50年前——1953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和师傅第一次相聚在安庆。我们相处整15个年头,她给我们的印象是:真诚、热情、平易近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黄梅戏舞台和银幕塑造了七仙女、冯素珍、春香、李秀英、江姐等50多个不同性格、不同类型、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她和各界艺术名家的紧密合作,使一个名不见经传

  • 标签: 严风英 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 艺德 艺术生涯 《天仙配》
  • 简介:王少舫和凤英,这一对艺术上的好伴侣,如今都已离我们而去.他们一个长眠在安庆的菱湖公园;一个安息在合肥的大蜀山下.他俩已经在九天碧落处重逢,共话当年.他们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往事可供回忆、追叙,在天宫悠悠岁月里,当不会再感到寂寞和凄冷……

  • 标签: 严凤英 黄梅戏 夫妻观 安庆 徐海东 安徽省
  • 简介: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是戏曲林中的一块丰碑。她的声音甜美圆润、音色明亮,享誉海内外。凤英为什么唱得如此好听?用她同行的话说,她的演唱有“绝活”。

  • 标签: 演唱艺术 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
  • 简介:4激荡黄浦江1952年11月,黄浦江泛起了春潮,一股疯狂的黄梅戏热席卷了上海,使繁华的上海滩一夜之间万人空巷,观看黄梅戏演出。

  • 标签: 严凤英 黄浦江 黄梅戏 上海滩 演出
  • 简介:后来,她与王少舫一家人租住在一起.请了个保姆打扫做饭,自己则潜心演唱。许多人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拜凤英为师。很少有人能说动她,她不轻易收徒,看重的是女孩有没有悟性、有没有好嗓子。这天,凤英正与人打牌,班主带来一个小姑娘,想拜她为师。凤英深深吸一口烟,嘴唇轻轻一吐.烟雾散开,朦胧着她白皙的脸庞。看了看小姑娘,觉得长得俊俏灵活,问她:“叫什么名字呀?”

  • 标签: 严凤英 王少舫 姑娘 演唱
  • 简介:凤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是安徽桐城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家,黄梅戏一代名伶.她12岁起学艺,15岁登台崭露头角,20岁即蜚声海内外,38岁不幸去世.凤英一生中主演了几十部大小剧目的黄梅戏,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被拍成电影.六十年代,凤英荣获国务院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1989年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

  • 标签: 严凤英 黄梅戏 鲁彦周 文化大革命 造反派 母亲
  • 简介:2010年4月28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文联和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凤英诞辰80周年座谈会在合肥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臧世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万清,省政协副主席方兆本,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龙念,

  • 标签: 座谈会 严凤英 诞辰 纪念 省人大常委会 艺术发展
  • 简介:一道风景,最好看处在亮点与景心;一曲音乐,最好听处在主题与高潮;一场戏曲,最难忘处在人物与形象。而难忘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不是独特而动人的。一片树叶,如果仅有与一般树叶相同的品质与生气,那不足以叫人难忘。但除此之外,它若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与魅力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它就会较久地存生于人们的记忆宝库。然而独特与动人,在艺术上都是不易的。必然是勤奋的凝聚,体验的浓缩,智慧的练铸;也必然是灵感与妙悟的灿现,继承与创造的结晶。在凤英所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有三个独特女人形象值得注意。他们是《小辞店》的柳凤英,《戏牡丹》的白牡丹,《打金枝》的公主。

  • 标签: 独特 艺术论 妙悟 人物形象 人物 高潮
  • 简介:凤英和王少舫是黄梅戏"梅开一度"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他们对继承和发展黄梅戏所做出的贡献,已载入中国戏曲发展史册,有许多生动事例作为佳话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凤英还是王少舫,生前谈到黄梅戏的发展都很少提及自己,总要提到党的戏曲方针的威力,总要提到许多益师挚友的功勋.概括起来讲就是"两个离不开":离不开那个特殊的环境,离不开那个和谐的群体.有一次凤英对我谈及此事曾说:这不是谦虚,这是事实.这次编辑,编委会同仁嘱我写一篇前言,思之再三,就以此为题,简略地谈谈与凤英、王少舫艺术历程息息相关的那个环境和那个群体.

  • 标签: 严凤英 王少舫 黄梅戏 中国戏曲 艺术 流传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于6月10日晚在成都揭晓,35朵一度梅、5朵二度梅、2朵梅花大奖荣誉绽放。上海“梅开兰朵”:上海京剧院安平以《成败萧何》中饰演韩信(一度梅中排名第二)、上海越剧院王志萍以《蝴蝶梦》中一饰二角田秀和村姑(排名第十)、上海京剧院王佩以《赵氏孤儿》中饰演程婴(排名十六)荣获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上海成为此届全国大赛中获“一度梅”最多的省市。

  • 标签: 中国戏剧梅花奖 上海京剧院 大赛 王志 中国戏剧家协会 《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