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亲民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亲民政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率先垂范,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作为法律人,如何从法治框架下正确理解亲民政治?如何正确认识亲民政治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亲民政治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本质是什么?它与古代的君主仁政有何区别?它和现代的民主宪政又有何内在关联?在以"民主政治"自居的欧美以及作为儒家文化圈成员的东南亚各国是否也存在亲民政治?近而观之,亲民政治对于当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何深远影响?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充分体现亲民政治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亲民政治"为特征的现实政治,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何勤华教授主持并率领他的几位法律史博士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即亲民政治的法律诠释、亲民政治的历史考察、亲民政治的域外实践、亲民政治的法律建设等,对"亲民政治与法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的形式尚属初次尝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 标签: 亲民 民主政治 当代中国 中国法治建设 东亚 法制
  • 简介:东亚”的概念是以地理位置为基础,同时以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为重要纽带而形成的一个区域。“法治文化”在广义上涵盖着法治精神意识、法治规范制度、法治行为方式和法治物质载体4个方面。文章以为“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是我们应追求和选择的两大战略性理念。构建东亚的法治社会和法治文化,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客观辩证地看待东亚的法文化传统;二是要清醒正确地构建东亚法治的现代性。

  • 标签: 东亚 法治文化 战略性理念
  • 简介:人们从远处就可看见大楼轮廓分明的造型特征,正面有六根圆柱的柱廊,以及下面由三个券门构成的入口,它们在立面的一片洁白中形成轮廓分明的阴暗对比,这幢希腊风格的建筑正是外滩12号,原为英资的上海汇丰银行。

  • 标签: 外滩 东亚 造型特征 汇丰银行 轮廓
  • 简介:本文借助于全球化背景下新法律与发展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对东亚法律发展历史阶段,探讨实践中的东亚法治的既有成就与缺陷。其后,本文在总结东亚所面临挑战与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东亚法律文化和社会治道的会通与创新,提出若干可行的思路。

  • 标签: 东亚共通法 全球化 法治 法律文化
  • 简介:考察东亚其他地区海事立法的主要法域,韩国已于2007年完成本国海商法的修订,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正在进行相关修订工作,其海运立法呈现承运人责任期间扩大、航海过失免责得以维持以及运输单证多元化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修改时应当顺应此种趋势,将承运人责任期间扩展为"接收至交付",保留航海过失免责,并且规定海运单以及电子运输记录的相关规则。

  • 标签: 东亚 海上货物运输法 《海商法》修改
  • 简介:日本、韩国的检察制度基本是以法、德等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为蓝本构建的。但是,法、德等欧陆国家与地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在经济、社会尤其是文化传统上毕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种国情或区情上的差异,使得日本、韩国检察制度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自身的某些特色,形成了检察制度发展的"东亚模式",并具体体现为:强化检察官的侦查权;发展"多检种联合作战"模式;塑造检察官独任制官厅地位。我国与日本地理上相邻、文化上相近。虽然两国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有重大差别,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具体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向日本学习、借鉴。我国当前正在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检察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国情,又契合检察制度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检察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一大背景下,以日本检察制度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从其产生、发展的经验过程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检察制度改革,都极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 标签: 东亚检察模式 检察改革 法律监督 独任制 检察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