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宁单站自1980年以来出现大雨前一天的天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天空状况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即卷云型、积云型层云型,对其三种情况下的单站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不同的大雨预报指标,并用各项预报指标对2001年6~9月的大雨过程进行试预报,通过检验,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西宁单站大雨的预报准确率,可供以后在西宁单站大雨预报中参考使用。

  • 标签: 单站 气象要素 大雨预报 云天模型
  • 简介:选用关键区42站1985~1989年高空资料延安地区同期14时地面资料找出物理意义清楚的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制作8月份本地区分县晴雨预报。

  • 标签: 晴雨预报
  • 简介:本文在分析总结已有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遥感监测草地雪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放弃了以往一直试图建立卫星资料与积雪深度直接关系的思路,从积雪掩埋地面牧草程度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适于遥感监测草地黑白灾的白度雪深指数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并且在实际的雪情监测中得到了应用。与地面实况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其监测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草地雪情的客观状况。

  • 标签: 气象卫星 遥感 白度 雪深指数
  • 简介:利用电子表格技术,对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地面气象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格式处理,并对有疑误的记录要素项进行彩色标记,以便快速检查自动气象站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异常,为初步判断各要素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提供一个数据检查工具。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电子表格 数据检查
  • 简介:分析了气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研究了气象服务的概念、分类特点,重点探讨了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思路,研究了确定高气象敏感行业以及应用气象服务效益占行业年产值比率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Dephimethod—德尔斐)对全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经评估分析,在中国目前气象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下,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中的年平均效用至少不低于2793亿元人民币(不含成本)。

  • 标签: 气象工作 评估方法 服务效益 行业 中国 气象服务
  • 简介:采用哈巴河县观测站1961—2008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利用一元回归R/S方法,分析了哈巴河县四季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以来,哈巴河县冬、夏、秋季平均气温及全年平均气温序列均表现为升温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四季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近48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并且四季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比四季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显著。经R/S分析表明,未来四季中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仍呈上升趋势且持续时间较长,而春季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四季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未来上升的趋势也将继续存在,且最低气温的持续性比最高气温的持续性长,夏、秋两季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相对其他两季较为明显,而夏、冬两季的最高气温的升温趋势相对其他两季较为明显。总之.近48年来哈巴河县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未来这种现象也仍将持续。

  • 标签: 气温 R/S分析 HURST指数
  • 简介:本文介绍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生计贫困研究的认知.研究者采用生计透镜的方法,评估气候变化与多维角度的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作为“威胁放大器”,对于贫困人口及其生计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同时强调了气候变化可能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类群.通过对气候变化政策响应的综述,得出气候变化政策响应通常并不能使贫困人口受益的结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计 贫困 生计透镜 不平等性
  • 简介:通过历史洪涝成灾过程中的降水资料、水文资料及泛洪程度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梅汛期内,对梅涝有密切关系的降水集中期的概念,以及台汛期内台风影响路径、过境雨量与台涝的关系,为萧山市的防洪决策提供可操作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暴雨洪涝 梅汛期 降水资料 台风 雨量 水文资料
  • 简介:从云的形成过程云状的定义中可看出,FnFc、Fs显然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天气。Fn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是恶劣天气下的云系。而Fc、Fs的出现,说明低空气层相对比较稳定,都是晴好天气的象征。

  • 标签: FC 云状 观测 降水云层 恶劣天气 晴好天气
  • 简介:根据蚕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1983~1996年天目山南侧气候考察资料(包括临安、昌化两站气象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立体上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气候条件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找出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最佳气候层.

  • 标签: 蚕桑生产 气候影响 农业气象学 生物学特性 气候条件
  • 简介:各种交换机的选择使用对网络系统的性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以太网交换机的选择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作一分析简述,以便在网络建设特别是在全省气象信息广域网建设中选择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以太网 交换机 选择 使用
  • 简介:每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界共同庆祝世界气象日,以纪念《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的日子,更确切而言,那是在希望加入这个新组织的国家交存第30份《公约》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生效之日。早在1947年10月11日,出席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国家气象局长大会的31个国家代表就已一致批准了《公约》文本。

  • 标签: 人类安全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日 公约 华盛顿 生效
  • 简介:根据2003年1~12月沈阳逐日大气环境监测敷据、气象数据以及AERMOD模式系统建立并验证了空气扩散模型;同时,应用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工具软件建立了排放清单,其输出的数据格式满足AERMOD空气扩散模型的要求。验证结果表明:颗粒物的监测日平均值与模拟日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好,81%的数值落在模拟值与监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模拟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8;SO2有72%的数值落在模拟值与监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模拟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

  • 标签: AERMOD空气扩散模型 相关系数 模型验证 沈阳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宁夏22个气象台站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最大熵谱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各区域雾日数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雾目数、霾日数均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特征,但雾日数南部最多,而霾日数北部最多。近52a来,雾日数除南部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3个区域均呈增多趋势,而霾日数各区域均呈显著的增多趋势;另外,二者均有明显的阶段性演变特征,1961—1980年为明显偏少阶段,1981~2000年为波动变化阶段,2001年以后为明显偏多阶段;雾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7.5a,4.3a周期振荡,霾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4.6a、3,0a周期振荡;各区域雾日数与霾日数均未发生突变现象。

  • 标签: 宁夏 雾日和霾日 趋势分析
  • 简介:对比分析了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作物干旱区域、强度实际观测资料,发现遥感反演的作物干旱区域、强度实际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了用于监测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期作物干旱的空间分布强度的距平干旱遥感植被指数模型干旱植被供水指数模型.

  • 标签: 作物 冷害 干旱区域 监测预报 冬小麦 生长期
  • 简介:《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双月刊)是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 标签: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 简介:2015年7月23—29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代表团对英国瑞典进行了访问,对两国的气候变化能源领域有关政策与实践进行了调研,并就低碳政策实践、气候风险、巴黎谈判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 标签: 气候变化 瑞典 英国 事务 专家委员会 能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