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单个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影响。方法用0.67%酵母氮源基础培养基和2%葡萄糖配制成SD合成培养基,37%恒温摇床培养,研究单个天然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影响,并分别通过不添加碳源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观察对精氨酸诱导菌丝影响。结果在含10mmol/LL-精氨酸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大量菌丝。在含10mmol/LL一半胱氨酸、L.苏氨酸、L-缬氨酸和L-色氨酸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典型酵母细胞,未见菌丝。在含10mmol/L其他单个氨基酸SD液体培养基中可见混合酵母和菌丝结构。在不含氨基酸或含各种天然氨基酸SD固体培养基上,白念珠菌菌落均光滑。但在含10mmol/LL-精氨酸固体培养基上,光滑菌落周围可见小突起,镜下可见菌丝。无氧条件下,无论有无碳源,含精氨酸SD培养液中白念珠菌只能形成酵母细胞,生长部分受到抑制。结论精氨酸可以诱导白念珠菌菌丝形成,厌氧条件下精氨酸不能诱导白念珠菌菌丝形成。

  • 标签: 氨基酸 白念珠菌 酵母 菌丝 厌氧
  • 简介:LEAFY(简称LFY)是植物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在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启动开花枢纽。菲油果是一种新兴果树资源,为研究菲油果LFY基因(FsLFY)表达调控规律,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FsLFY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了该基因启动子序列。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sLFY基因在菲油果花蕾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花蕾中,小蕾期最高,中蕾期最低;组织器官中,营养枝茎段最高,花瓣最低。FsLFY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为2436bp(GenBank登录号:KF766536),运用PLACE、PlantCARE等在线软件对其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不仅含有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而且还具有响应水分、光、赤霉素(GA)以及其他功能未知顺式调控元件,表明FsLFY基因表达受多种外界环境条件调控。本研究为阐明菲油果开花机理,以及通过分子育种手段使菲油果早花早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菲油果 LFY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模式 启动子
  • 简介:通过水稻种间、亚种间和品种间杂交,在套袋隔离和自然授粉两种条件下,对其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类型及杂交后代群体中杂草稻发生频率、类型及主要特征以及杂草稻发生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直接验证和重演杂草稻起源主要路径。杂草稻主要特征为:颖壳褐色或金色,种皮红色,散穗、易落粒,中长芒或无芒。结果表明,如果以近缘野生种为亲本,在其F2群体中比较容易发生类似杂草稻单株;杂交组合中杂草稻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杂草稻或野生稻/粳稻(44.16%)〉杂草稻或野生稻/籼稻(27.84%)〉籼稻/粳稻(3.30%)〉籼稻/籼稻(1.41%)〉粳稻/粳稻(0)。这一结果显示杂交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在后代中出现杂草稻类型植株频率就越高。套袋条件下,后代中杂草稻出现频率为10.70%,而不套袋情况下为4.90%。

  • 标签: 有害生物 杂草稻 野生稻 籼稻 粳稻
  • 简介:目的了解HIV感染口咽及鼻腔内真菌分离阳性率。方法用无菌拭子采集口咽腔溃疡、白斑、口角炎等和咽颊区黏膜分泌物,鼻腔取下鼻甲黏膜或中鼻道黏膜分泌物,直接接种于1mL沙堡弱液体培养基中。取该离心沉淀物作真菌直接镜检,并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置37℃培养48h后鉴定。如为丝状真菌,转种于察氏琼脂。25℃培养1周后根据菌落形态结合镜下结构鉴定菌种。结果94例HIV感染在口咽腔中真菌培养阳性62例(66%),分离出65株真菌,在鼻腔中真菌培养阳性48例(51%),分离出57株真菌。结论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机会性感染,口咽及鼻腔真菌高寄居率是HIV侵袭性真菌感染先兆症状,真菌菌种以白念珠菌比例为最高,口咽及鼻腔分别61%和33%。

  • 标签: HIV 口咽 鼻腔 真菌感染
  • 简介:锚蛋白重复序列模体是生物体内最普遍蛋白质序列模体之一,在多种细胞活动中主要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菜豆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菜豆ANK家族成员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菜豆基因组中含有30个ANK家族基因,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其中第5条染色体上含有的ANK基因最多,包含13个基因。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ANK25除了含有ANK结构域外还含有RING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NK25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NK25对干旱、盐和ABA胁迫有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菜豆ANK分类及功能提供了有利依据。

  • 标签: ANK重复序列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表达模式 菜豆
  • 简介:目的了解实验所用常见致病真菌能否在常用医用原材料上生存及生存时间。方法选择8种常见致病真菌,活化后将它们分别接种在5种常用医用原材料上,接种后及以后每24h将接种有真菌医用材料放入巯基乙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并观察能否生存,记录存活时间。结果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5~28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14~15d;新生隐球菌在棉布、纸板、铁皮表面存活24~27d,在玻璃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4~18d;茄病镰刀菌在上述5种材料上存活22~27d;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和玻璃表面存活20~27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8d;申克孢子丝菌在棉布、纸板、玻璃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7~24d,在铁皮表面存活10d;白念珠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5~20d,在玻璃表面存活4d;犬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和地板胶上存活时间分别为10d、9d、3d、2d和1d。结论实验所用各种真菌在医用原材料上都能存活,其时间长短不仅与菌种有关,还与所存在材料有关。真菌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材料(棉布、纸板)上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在吸水性差、表面光滑材料(玻璃、铁皮和地板胶)。

  • 标签: 真菌 生存时间 材料
  • 简介:为了深入认识萝卜优异种质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以高抗TuMV自交系Q07-12(P1)和高感自交系KB07—10(P2)为亲本,构建了包括P1、P2、F1、B1、B2及F26个群体,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六世代联合分析法,对其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对TuMV抗性受两对主基因控制,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及F2群体中分别为89%、55%和9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40.9%和0,环境因素对抗性强弱影响较小。此结果表明了该优异种质在萝卜抗病毒遗传改良中利用价值,为萝卜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萝卜 TUMV 抗病性 遗传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且易操作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大鼠模型,以促进对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实验研究,指导临床。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B组,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C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D组:对照组。A、B、C组大鼠连续3d鼻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4组大鼠均于第1次滴菌后第4天处死。取内眦静脉血监测大鼠免疫抑制情况,对鼻部组织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免疫抑制组大鼠血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接种烟曲霉当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其余两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结果显示A组90%(9/10)大鼠鼻腔鼻窦组织被烟曲霉侵袭,10%(1/10)肺部可见侵袭;B、C、D组大鼠无鼻部烟曲霉感染,但C组中20%(2/10)大鼠肺部可见烟曲霉侵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A组71%(5/7)大鼠鼻部组织烟曲霉培养阳性,其他组均为阴性。结论单纯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或单纯造成大鼠鼻腔堵塞均不易造成大鼠鼻腔被真菌侵袭;免疫抑制基础上,对大鼠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后再滴入烟曲霉可以成功建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模型,其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操作简易,有利于对此疾病在免疫、病理、药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侵袭性鼻窦炎 烟曲霉 大鼠模型
  • 简介:通过EMS(Ethylmethylsulfonate,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豫谷1号获得一个遗传稳定谷子小穗突变体si-sp1,该突变体突出表现为穗部变小,同时伴随有株高降低、单码小花数减少和根系变小等表现型变异。与野生型豫谷1号相比,突变体穗长和株高分别降低了37.8%和9.0%,单穗粒重和单码小花数分别降低了40.3%和31.7%,但千粒重增加了20.2%。遗传分析表明,si-sp1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以si-sp1为母本、辽谷1号为父本构建F2定位群体隐性单株,将突变基因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CAAS8003与SSR1038间约11.02M距离内,为下一步精细定位并分离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谷子 小穗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 简介:我国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耐盐基因挖掘对作物耐盐育种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TaLEA1基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表达蛋白理化性质及基因表达模式,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分析TaLEA1基因抗逆功能。结果表明,TaLEA1基因表达蛋白属于第3组LEA蛋白,是稳定亲水蛋白,富含α-螺旋、β-转角等结构。TaLEA1基因在小麦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盐胁迫条件诱导其高表达。在拟南芥中过表达TaLEA1基因,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根长及盐和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本研究结果为LEA基因抗逆机理研究和耐盐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信息。

  • 标签: 小麦 TaLEA1 表达分析 耐盐 功能分析
  • 简介:生长素应答因子(ARF,auxinresponsefactors)是一类可以结合在生长素应答基因启动子部位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至关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谷子为材料,共鉴定出24个ARF基因,命名为SiARFs。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谷子SiARFs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倍增模式、系统进化以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ARF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除2号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上都有该家族基因,基因扩增模式为分散复制与片段复制。SiARFs基因家族具有相对保守结构,即包含1个保守B3DNA结构域、ARF结构域和Aux/IAA结构域,ARF蛋白3D结构含有3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谷子ARF蛋白和物种相近高粱、玉米聚在一起。大多数ARF基因在谷子根、茎、叶和穗中都有表达,且不同基因表达量有较大差异。

  • 标签: 谷子 ARF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结构
  • 简介:大白菜是重要蔬菜作物,准确鉴定大白菜品种对于大白菜种质资源管理、新品种测试、种子质量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已定位到大白菜10个连锁群205个SSR标记中,筛选出30个在连锁群上分布均匀、PCR扩增稳定、带型简单标记,用于大白菜品种DNA指纹鉴定。对入选引物用4种荧光染料进行了标记,利用基于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DNA分析仪对SS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通过比较分析2种不同型号3台DNA分析仪扩增片段检测数据,明确了不同DNA分析仪检测数据间一般存在明显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大小取决于引物,一般在1~4bp之间。使用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对各SSR位点不同等位变异进行命名。通过使用一组参照品种,消除了不同批次、不同DNA分析仪型号间系统误差,保证了检测数据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在此基础上,对184份大白菜品种进行了DNA分子数据采集。

  • 标签: 大白菜 SSR 品种鉴定 DNA指纹
  • 简介:山茶科许多种类既是重要食用油脂原料,也是重要工业用油脂以及化妆品或医药原料。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山茶科种子含油量实际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山茶科植物有10属75种;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有9种,如油茶、浙江红山茶、短柱茶、细叶短柱茶、钝叶短柱茶、糙果茶、全缘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和石笔木;含油率为30%~50%有13种,含油率为10%~30%约16种。本文对江西省山茶科含油植物及其生态习性、潜在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富油种进行了重点评价,认为油茶、浙江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全缘红山茶、短柱茶可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 标签: 江西省 山茶科 富油能源植物 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长海医院院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2000-2004年间在长海医院住院治疗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5年间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明显,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结论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病例近年呈上升趋势。白念珠菌仍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

  • 标签: 院内感染 真菌 流行病学
  • 简介:5R618是高抗叶锈病小麦品系。为了确定该品系所携带抗叶锈基因,以5R618与感病小麦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用叶锈菌生理小种THJP对亲本、F2分离群体以及F2∶3家系进行叶锈抗性鉴定,然后进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5R618对生理小种THJP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命名为Lr5R。经过亲本和抗感池间分子标记筛选以及F2∶3家系标记检测,Lr5R定位于染色体3DL上,barc71和STS24-16是Lr5R最近2个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0.9cM和2.1cM。

  • 标签: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 简介:将大葱种子干燥成1.8%-10.5%不同含水量后。在50℃、35℃、20℃和-18℃条件下密闭贮存16个月。通过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升高,种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不断升高,但在20℃和-18℃差异不明显。在50℃下含水量为1.8%~6.6%种子。5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大于含水量为7.4%-10.5%种子。

  • 标签: 种子 超干燥 保存 脂肪代谢
  • 简介:紫云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品种内个体基因型杂合,品种鉴定难度大。本研究以紫云英闽紫系列3个审定品种为材料,采用SSR标记进行取样策略对3个品种鉴别能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4对引物组合,从5~50进行梯度取样时,品种内扩增位点总数、观测等位基因数趋于增多,但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on信息指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大到最大值后趋于下降,其中取样量为30时总体样品出现最大值;随着样品量增加,品种间Nei氏遗传距离以及分子方差分析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均呈减少趋势,但PhiPT值置信度在增大;(2)固定品种样品容量为30和50,再加入2对能扩增出在品种间形成频率差异标记位点SSR引物对,基于这6对SSR引物可以将参试3个紫云英品种有效区分,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提高且差异置信度为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3个参试品种30个样品与50个样品散布状况基本一致。对紫云英取样策略研究表明:为提高对参试品种鉴别能力,样品取样量以30株为宜,即达到较佳鉴别效果又降低分析成本。

  • 标签: 紫云英 品种 取样策略 SSR分析 异花授粉
  • 简介:利用SSR标记技术对40份苜蓿材料(6个雄性不育株系和34个苜蓿品种)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利用其中6个不育株系与14个苜蓿品种测交,进一步对遗传距离(GD)、产量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效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8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9.23%;40份苜蓿材料遗传距离为0.1818~0.9091,平均0.4544;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均与杂种优势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亲本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相关性高于遗传距离。因此,仅以SSR遗传距离还不足以准确地组配强优势组合,需结合各性状配合力分析,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效应。

  • 标签: 苜蓿雄性不育系 SSR标记 牧草产量配合力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在最短时间内能为假丝酵母菌鉴定提供最多信息简易培养方法。方法在同一个平板内用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及小培养对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结果一个平板内同时使用三种方法接种培养。可从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观察到菌落全貌(如颜色、质地、形态)、种类、数量及生长特性等。可用显微镜从小培养中看到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菌丝结构。结论由于假丝酵母菌种类繁多导致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表现不同,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方法至关重要。一个平板内同时用三种方法接种标本进行培养,可大大提高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及鉴定效率,并能判定分离出假丝酵母菌是目的菌株还是污染菌。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分区划线法 多点接种法 小培养 鉴定效率
  • 简介:目的了解引起夫妻双方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菌是否为同一种致病菌,并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培养,API20CAUX进行鉴定,微量稀释法行药敏检测。结果88例患者(44对夫妻)中,检出白念珠菌73例。夫妻双方共同由同一菌种致病例数为41对,白念珠菌引起为36对,光滑念珠菌引起为2对,近平滑2对,克柔念珠菌1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药敏显示88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全部敏感,对克霉唑也高度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夫妻一方患有生殖器念珠菌病时,另一方应做好性伴通知工作,行相应检查,必要时行药敏实验,以降低念珠菌病复发率。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阴道念珠菌病 性传播 药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