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胆囊蛔虫的认识。方法回顾1例儿童胆囊蛔虫患者症状、体征、诊疗经过,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儿腹部肝胆脾彩超检查考虑胆囊蛔虫(胆囊内强回声光团大小约1.0×0.3cm),经驱虫治疗(甲苯咪唑片,0.1g,口服,2次/日,连服3天)后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肝胆脾彩超胆囊内未再见强回声光团。结论儿童胆囊蛔虫临床少见,超声诊断为首选,多经内科治疗可缓解,少数有外科手术指征者须手术治疗。

  • 标签: 儿童 胆囊蛔虫症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并发的预防与护理要点。方法分析96例患者ERCP术后并发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胆管炎2例、胆总管穿孔2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胆道出血2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其度过并发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发生率和及时处理已经出现的并发

  • 标签: ERCP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本文详细探讨了营养供给不足、寄生虫疾病、环境管理影响等羊食毛诱发病因,并就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环境管理、定期驱虫的预防措施与对症下药的治疗措施。旨在以此为控制羊食毛的发生,优化羊群养殖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 标签: 食毛症 病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患者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影像学表现,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及盆腔内造影剂弥散情况,诊断盆腔粘连。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的568例有详细临床资料的不孕患者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进行分析。结果宫腔发育异常8例;血管回流单侧4例,双侧4例;淋巴管回流单侧3例,双侧2例;造影无异常7例。结论碘剂X线造影诊断不孕患者盆腔粘连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属于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对患者盆腔粘连的状态、范围可有效观察,对确定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不孕症患者 子宫输卵管造影 盆腔粘连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并发的种类及防治方法。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对收治的62例110足拇外翻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制定不同的随访周期,分析并发原因。参照原术式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保守治疗。无效则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2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过程中并发发生情况如下,拇外翻复发3例,拇内翻2例,转移性跖骨痛5例。截骨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例,第l跖骨头坏死1例及第l趾列活动受限10例,剩余40例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结论提前了解拇外翻矫形中常见的发及其预防的方法,应用在临床中能够起到较好效果。

  • 标签: 拇外翻术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一个亚斯伯格特质的孩子在家庭中出现,既是得利,也是学到。当我们把亚斯伯格看成一个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可能正剥夺生命中最好的甜美果实。

  • 标签: 心理调适 家庭 儿童 孩子
  • 简介:众所周知,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是检测胰腺功能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中国急性胰腺炎(AP)诊治指南也指出,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1].近年来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淀粉酶、脂肪酶的检测越来越广泛,临床观察到血淀粉酶、脂肪酶数值升高而无腹部疼痛症状,影像学检查又无胰腺疾病证据的受检者经常能够见到.在排除实验室检测误差的情况下,血淀粉酶、脂肪酶数值升高如何评价,成为临床医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 标签: 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高胰酶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抑郁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为57.41%,有效率为37.04%,总康复率为94.44%,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治疗痊愈率48.15%、有效率35.19%以及总康复率83.33%(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的合理药物治疗。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糖尿病并发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为肠道症状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并发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并发症 依帕司他
  • 简介: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 标签: 心理治疗 激励治疗 家庭治疗
  • 简介:1范围本《共识》规定了皮肤瘙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用于皮肤瘙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合中医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中医科、中医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 标签: 皮肤 瘙痒症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牙科畏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牙科就诊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Faankl行为分级标准为依据,对本研究中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牙科畏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牙科畏惧患儿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年龄这两项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年龄是小儿牙科畏惧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小儿 牙科畏惧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 ~2017年 9月收治的骨质疏松老年患者 3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 35例,通过对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 25.8±3.6) d;对患者 1年随访,无一例再发骨折。结论:加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2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1例长期足趾背伸力减弱,1例并发脑脊液漏。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腰椎滑脱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乳糖不耐受,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是多发于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遗传性表达。由于患者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所用。乳糖会在肠道中由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碱性环境,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发生轻度腹泻。乳糖不耐受与人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人类对乳制品的摄入。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消化不良 吸收不良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会出现的并发,降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提升的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6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观察组患者为瘢痕子宫首次剖宫产患者。结果经过以上比较治疗能够看出,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的几率为70%,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的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的并发为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讨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再一次接受剖宫产出现并发的几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患者,所以还需要在根本上控制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情况,降低初次剖宫产的几率,以此降低再次剖宫产的情况。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 剖宫产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