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本溪地区的重点风景区进行统一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分布征,数量特征,景观特征,人文特征,从而为本溪市的旅游收入,和广大游客提供重要的数据和决策。

  • 标签: 本溪风景区 数量特征 景观特征
  • 简介:摘要:聚合物乳液具有减孔、阻裂等作用,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中掺入VAE乳液后可显著增强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性,从而提高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为了研究掺入VAE乳液对BFRC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试件进行CT扫描实验,再通过三维重构软件中确定代表性体积单元、提取孔隙结构、三维重构等步骤,重构试件内部孔隙结构,分析孔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掺入VAE乳液可改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内部孔隙分布,减少孔隙数量,降低大孔孔隙占比,增大平均孔隙等效直径,从而影响宏观性能。

  • 标签: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CT扫描 孔隙结构 孔隙尺寸
  • 简介: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分析怀化强降雨在时空、频次变化特征分布,提取其警报阈值范围,从而提升强降雨预警准确率及时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以湖南铁路水害为研究对象,以湖南2000-2019年94个国家气象站资料及2015-2019年铁路水害历史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对湖南降雨时空分布征以及铁路水害区域分布征的分析,找出铁路水害发生时间及落区与降雨时空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湖南铁路水害发生时间及落区与降雨时空特征耦合度较高,时间规律季节性明显,高度重叠期处于6-7月,空间规律整体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态势。本文为开展湖南铁路水害气象风险评估打下基础,对开展铁路水害预报及灾害防御有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铁路水害,降水,区域风险
  • 简介: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分析怀化强降雨在时空、频次变化特征分布,提取其警报阈值范围,从而提升强降雨预警准确率及时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钦州市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和测试样品,探讨了研究区钦州市土壤硒元素分布征。结果表明,钦州市土壤硒元素含量总体属于富硒水平,具有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

  • 标签: []钦州 土壤 硒元素 分布特征
  • 简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投资理财是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话题,却又总是有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股票、股票基金等产品对于大多数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来说是不敢涉足的雷区,很多人仍然选择将资金存入银行以求安稳。不少储户为了多增加一点利息收入,“货比三家”后准备将存款转移到利率更高的银行。

  • 标签: 收益流 股票基金 投资理财 风险规避 利息收入 老百姓
  • 简介:新中国的第一枚纪念邮资封是1982年8月发行的“纳米比亚日”,第一套纪念邮资片是1984年8月发行的“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封片除邮政功能外,还有很强的知识性、艺术性。邮资封片经过邮市几番大潮的洗礼和低迷的考验,已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其集藏队伍增长的速度已超出了集票张的队

  • 标签: JF封 JP片 邮资 邮封 集邮
  • 简介:摘要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系统往往只是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安装,长期困扰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接地选线问题。为了能够使配电系统在只装有电流互感器的时候存在的单相接地选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在对配电系统接地形成的电流行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将一种立足于小波变换和初始电流行波的接地选线新算法提了出来。这种算法对接地时形成的行波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并不会受到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使现场的实际运行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 标签: 接地选线 小波变换 两相电流行波
  • 简介:为探讨我国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提出实用性较强的中国湿地类型分类系统;论述各类湿地的分布征;分析我国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水问题,如湿地生态需水严重短缺、水体污染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并以黑龙江扎龙湿地为例,对其主要水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破解湿地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湿地分类 湿地特征 扎龙湿地 水问题 湿地保护
  • 简介: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了2006-2008年中国地区夏季月半均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垂直和区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云粒子有效半径在对流层低层达到最大,并随高度增加而减小。30°N纬度带的水云相对以南及以北纬度带的粒子有效半径偏大。6月水云粒子有效半径较大,应与梅雨季节有密切联系。对于中国北部和中部,水云粒子有效半径在西部较东部偏大,而在南部地区,东西部差异不明显。不同纬度带上的冰云粒子有效半径相类似,在冰云下边界最大,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水云和冰云的云粒子尺度的年际变化不明显。对上述特征的成因分析表明,高原地形以及东亚夏季风对月平均云粒子有效半径具有明显影响。所揭示的云粒子有效半径特征为天气和气候模式改进、人工影响天气及云-辐射-气候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 标签: 云粒子有效半径 垂直分布 区域分布
  • 简介:摘要:武汉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研究武汉及邻区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相关性是地震监测预报和震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性质、活动性等内容,分析研究区内历史中强地震发震背景、能量释放规律,探索未来可能出现中强地震的区域,划定部分发震条带,为预测发震构造及位置提供相关参数。探索结论将为武汉及邻区监测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武汉及邻区  断裂  地震构造  地震  地震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BMI的分布征,探索BMI在双生子人群中的特殊分布规律,为超重及肥胖高危因素分析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线索和基础资料。方法选自CNTR中2010-2018年完成问卷调查的双生子对,纳入≥18岁具有完整双生子对登记信息,且身高、体重等关键变量无缺失或异常者进行分析,共计32 725对成年双生子。描述CNTR项目成年双生子BMI的人群、地区分布征及双生子对内成员BMI差异的分布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6±12.4)岁,同性别双生子对79.7%。研究对象平均BMI为22.5 kg/m2,超重率为23.7%,肥胖率为4.9%。男性、50~59岁组、北方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婚者的双生子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更高(P<0.001)。同卵和异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出生的双生子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后出生者(P<0.05)。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对内BMI差异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性检验P<0.001),异卵差异高于同卵,且卵型间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BMI一致率存在卵型差异(P<0.05),同卵高于异卵。结论本研究的双生子人群BMI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BMI为可遗传的性状,且遗传作用可能随年龄而变化。

  • 标签: 体质指数 双生子 肥胖/超重 分布现况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冠心病的分布征,探索我国双生子人群中冠心病的分布规律,为遗传和环境对于冠心病的作用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34 583对双生子进行分析,描述冠心病的人群、地区分布征,分别计算同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的冠心病同病率,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2±12.4)岁,本研究双生子冠心病患病率为0.7%,女性、年龄较高、北方、肥胖者中冠心病患病率更高。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MZ冠心病同病率为25.3%,DZ为7.4%,MZ高于DZ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心病的遗传度为19.3%(95%CI:11.8%~26.8%)。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分层中,均有MZ的冠心病同病率大于DZ的趋势,女性、北方、18~30岁人群和≥60岁人群中,冠心病的遗传度更高。结论本研究双生子人群冠心病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冠心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特征的人群中遗传效应大小可能不同。

  • 标签: 冠心病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饮茶行为的分布征,探索饮茶行为在双生子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为探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茶行为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样本选自2010-2018年在CNTR进行登记的双生子,纳入≥18岁且具有饮茶信息的双生子共25 264对进行分析,描述双生子中饮茶行为的人群、地区分布征,以及不同卵型双生子饮茶行为一致率和对内饮茶量差异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5.38±12.45)岁,每周饮茶者占比17.0%,饮茶量(3.36±2.44)杯/d。男性、50~59岁、南方、城镇、文化程度高、双生子中先出生的个体中每周饮茶者比例较高(P<0.05),未婚者中比例较低(P<0.001)。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同卵饮茶行为一致率均大于异卵,饮茶遗传度为13.45%(11.38%~15.51%),除女性亚组外,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饮茶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分层后仅男性同卵一致率始终呈大于异卵趋势。同性别双生子对内饮茶量差异在男性中呈现同卵小于异卵的特征(P<0.05),而女性中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双生子人群饮茶行为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饮茶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弱,且遗传效应大小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不尽相同,性别可修饰这一遗传作用。

  • 标签: 饮茶 双生子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风景园林中的植物分布设计是构成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园林地形、周围建筑物、内部水源等要素相辅相成打造出一个富有美感、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园林。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传统的植物分布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中植物分布点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风景园林 植物分布特点 设计方法
  • 简介:利用1971-2012年42a榆林市12县区气象台站逐日(20一20时,下同)降水资料,对致灾暴雨的时空分布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榆林平均每年出现致灾暴雨3.5次,在地域上呈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分布;致灾暴雨多出现在7—8月,占致灾暴雨总次数的73%;致灾暴雨强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东亚大槽偏东偏弱、东亚季风偏强,亚洲区极涡偏弱时,有利于榆林产生暴雨;榆林东部的黄河沿岸暴雨多,与偏南气流和偏东气流受地形阻挡作用强迫抬升,并在榆林东部形成辐合有关。

  • 标签: 致灾暴雨 时空分布 环流特征指数 榆林市
  • 简介:适时调整中小学校空间布局,重组教育资源是目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鸟鲁木齐市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鸟鲁木齐市中心区中小学校存在空间分布不合理,学校规模不达标、教育资源存在校际差异等许多问题,因此采用2010年现状调查的数据及中小学空间分布图并以2009年出台的《鸟鲁木齐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为依据对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分布中所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本市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意见,使乌鲁木齐市的中小学校得到合理的规划与布局,进而促进本市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包括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和天山区)

  • 标签: 乌鲁木齐 学校分布 教育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菌的分布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菌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G-菌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耳蜗植入患者蜗内各电极听神经兴奋区域的分布点,进而找寻无创性检测残余听神经功能的客观手段.方法对20例植入了NucleusCI24的患者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RT).其扣减算法的设计利用了神经反应的不应期特性.若将先后个脉冲(掩蔽脉冲与探测脉冲)施加在不同的电极上,则可测得各电极电听觉兴奋性的空间分布函数.结果1患者电听觉兴奋性的区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变宽;2各序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相互交叠,并表现出Ⅰ、Ⅱ种类型:Ⅰ型为钟型、Ⅱ型为不对称钟型(高频侧兴奋性弱);3患者第5、10、15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的总体特征,可分为A、B、C三类,并与耳聋病程长短表现出相关性.结论电极的兴奋区域函数与耳蜗电反应的调谐曲线十分近,表现为相互重叠的"滤波器组".A、B、C三类空间分布征,与病程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神经兴奋性区域的空间分布可能作为推测听神经残存率的依据.

  • 标签: 耳蜗植入 神经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