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侵袭性真菌感染在临床上的危害日益增大,其诊断和治疗存在严峻挑战,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主办,卫生部主管《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和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专业组联合承办的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临床侵袭性真菌病学专家就临床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深入研讨。会议将围绕以下重点议题展开:(1)临床常见侵袭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鉴定技术。(2)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3)侵袭性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4)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实验室诊断 侵袭性 真菌病 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 简介:结核病仍然困扰着人类健康,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早期正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我国结核病流行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都存在着许多不足,新的诊断方法由于没有良好的生物标志物而受到了限制。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在结核病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在此就IL-6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白细胞介素6 感染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即G实验)对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11~2017.4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患者中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132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使用MB-80微生物快速检测动态系统及其试剂进行检测,用ROC曲线比较G实验、真菌培养、G实验联合真菌培养的检测结果。结果132例高危院内IFI感染的患者中,共有43例诊断为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真菌培养的敏感度为67%,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是0.72和0.80,G实验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88%,PPV和NPV分别是0.73和0.86;G实验真菌培养检测的敏感度提高为84%,特异度提高为92%,阳性预测值0.78,阴性预测值0.92;G实验Youden指数0.58,真菌培养Youden指数0.63,联合检测Youden指数提高到0.76;G实验结果、真菌培养结果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57及0.798。结论G实验是一种快速、简便、实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联合传统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价值。

  • 标签: (1-3)-β-D葡聚糖 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 简介:目的评价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和脂多糖(LPs)作为血清学诊断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OMP、LPS和全菌(WC)作为Westernblot和ELISA的诊断抗原检测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嗜肺巴氏杆菌小鼠相应的IgG抗体滴度,同时测定3种抗原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的交叉反应.结果与嗜肺巴氏杆菌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小鼠血清的ELISA反应中,不同时期,LPS作为诊断抗原时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WC次之,OMP最低.自然感染小鼠群中,出生4周LPS抗体阳性率即可达80%,而同期的WC和OMP仅为25%和20%,故LPS敏感性最高.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免疫血清和阴性种鼠血清的ELISA反应中,WC抗原表现出较高的吸光度(A)值,经Westernblot证实,其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LPS抗原特异性最强,OMP抗原次之.结论混合多株具有型或种特异性的OMP或LPS作为ELISA的诊断抗原,无论从特异性和敏感性上均高于全菌抗原.

  • 标签: 巴斯德氏菌属 蛋白质类 脂多糖类 血清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三阴性乳腺癌(TNBC)并腋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的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与TNBC的相关性。将CDU描述性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癌CDU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例(9.04%)。NBC组(105例)与NTNBC组(680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与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在CDU诊断785例乳腺癌中,ALN肿大319例(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与TNB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岁或未绝经,或有乳腺癌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对改善临床预后极为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功能和结构损害,并经常接受激素治疗等特点导致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时临床和CT表现不典型,有关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实验室诊断敏感性和(或)特异性降低,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试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入手探讨其诊断上的一些问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 病理生理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观察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期别子宫内膜位异症患者术后联合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84.7%,半年复发率为1.9%,半年妊娠率为59.2%。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诊断 联合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针对出血性和梗塞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对其康复和预后的作用.方法:150例初发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梗塞组与出血组.均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比结果以及相关监测指标变化.结果:梗塞组患者合并慢性病以及并发症比例均少于出血组(P〉0.05),梗塞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BI)肢体功能恢复(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病残程度(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梗塞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

  • 标签: 脑血管病 康复 预后
  • 简介:华山医院皮肤科将于2016年4月11~14日举办"真菌病诊断和检测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班展示常见和少见真菌病的临床及真菌学图片、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测的新进展,为专科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I类学分10分。学费600元,资料费1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有意向者请填写回执。

  • 标签: 真菌病 华山医院皮肤科 真菌学 实验室检测 延安西路
  • 简介: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联合诊断高尿酸肾病(HUA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192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PHUA组)、162例HUAN患者(HUAN组)和3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尿β2-MG水平、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及ARFI技术检测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析HUAN患者的SWV值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其肾实质、肾窦SWV值与尿β2-M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2例HUAN患者中,肾实质回声增强76例(46.91%),肾窦增宽89例(54.94%),肾皮质髓质结石49例(30.25%);192例PHUA患者和360例健康体检者肾皮质和髓质回声均无明显异常,肾窦结石分别为3例(0.83%)和5例(2.60%)。HUAN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别为3.32±0.45m/s、3.02±0.51m/s和1.58±0.45m/s;PHUA组分别为2.92±0.64m/s、2.51±0.51m/s和1.41±0.35m/s;对照组分别为2.73±0.58m/s、2.26±0.43m/s和1.21±0.21m/s;三组SWV值均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窦(P〈0.05)。HUAN组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PHUA组和对照组(P〈0.05)。HUAN

  • 标签: 尿微 微球蛋白 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acidsequence-based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 标签: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 实时PCR GM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199(CA199)在绝经后卵巢可及综合征(PMPO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125例PMPOS患者及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HE4、CA125和CA199的水平,其中PMPOS患者分为良性肿瘤组(良性组,n=50)和恶性肿瘤组(恶性组,n=75)。结果:PMPOS恶性组患者血清HE4、CA125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的CA125水平略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A199和HE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联合检测用于诊断PMPOS恶性肿瘤的敏感度达到81.2%,而特异度也保持在90.0%。结论:联合检测HE4、CA199和CA125可有效提高对PMPOS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效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人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绝经后卵巢可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临床疑诊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诊断侵袭性真菌病。分析非培养诊断方法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血浆(1,3)-β-D-葡聚糖(G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GM试验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4%;G试验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92%。GM试验和G试验二者联合试验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78%。结论GM试验和G试验均对侵袭性真菌病具有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使其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 (1 3)-β-D-葡聚糖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CT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集临床诊断为IPA的白血病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和GM实验。结果CT表现出现结节及晕征17例,出现楔形实变影3例,弥漫分布粟粒或小结节模糊影4例;1例表现为两肺散在斑片影伴周围'卫星灶'。15例抗真菌治疗有效,治疗过程中GM值降低至正常;8例进展、GM值升高,之后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有效、GM值降低;2例患者感染无法控制,GM值上升或虽有下降但一直处于阳性水平。结论肺部CT检查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实验可监测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

  • 标签: 白血病 GM实验 曲霉菌病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