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成效。方法构建精准护理应急管理体系,采用方便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对比该体系应用前后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间、接诊分流时间、应急救治时间、信息书面报送时间、分诊正确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比较精准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应用前后应急响应时间由(6.47 ± 1.25) min缩短至(3.56 ± 1.38) min,接诊分诊时间由(5.15 ± 0.54) min缩短至(2.84 ± 0.49) min,应急救治时间由(92.45 ± 10.49) min缩短至(72.35 ± 13.20) min,信息书面报送时间由(121.47 ± 58.41) min缩短至(65.23 ± 10.7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20~5.857,P<0.01或0.05)。分诊准确率由96.85%(277/286)提高到99.27%(271/273),抢救成功率由96.15%(275/286)提高到98.90%(270/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220、4.317,P<0.05)。结论突发事件中应用精准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可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响应速率及整体水平,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突发事件 护理管理 应急管理 精准
  • 作者: 胡承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对淋巴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淋巴瘤手术病例的时间为2020.5-2021.7,108例均来源于本院,分组时以双盲法为依据,甲组54例行精准护理,乙组54例行常规护理,评比2组在术后DVT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1d:甲、乙组均未发生DVT;术后7d、15d,甲组DVT发生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通过精准护理可对淋巴瘤术后DVT进行有效预防,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淋巴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精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管控策略在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某体检中心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间接受肺功能检查的146例住院患者中,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参照组接收常规护理,研究组接收精准护理管控策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时间达标率、FV曲线达标率、外推容积达标率以及重复性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总体检查配合率、呼吸时间达标率、FV曲线达标率、外推容积达标率和重复性达标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肺功能检查中应用精准护理管控策略有利于促进患者配合检查,进而有效提高检查质量指标的达标率,对临床诊治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精准护理管控策略 肺功能检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论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干预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化和精准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1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化和精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慢性心衰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化和精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和精准化护理 心脏康复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给予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患者精准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份到2020年1月份我院接收的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提供精准护理。比较了两组病人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了病人并发症状况及负性情绪。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病人的心理情绪明显优势显著;另外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观察组病人偏高,两组之间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可进行统计学研究。结论:通过精准护理用于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病人治疗中,发现此项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状况及负性情绪,此项措施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精准护理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中,随机抽选88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老年肌少症患者均为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结果:在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方面,护理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72%,对照组满意度81.8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肌少症中,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循证理念 精准护理 老年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老年肌少症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是2020年2月-2022年4月,2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21例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知识水平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是P

  • 标签: 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 老年肌少症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化双线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14例。研究时间:2019年5月~2022年5月。按照随机次序分为两组,分别是双线组(实施精准化双线护理)与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依从性、不同时间的Lysholm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双线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更短,同时双线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双线组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的SDS、SAS更低且QOL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线组和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的Lysholm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时精准化双线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保障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也能促进骨折及早愈合。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精准化双线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Lysholm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中,选取8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结果:在心理状态方面,护理后,实验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方面,护理后,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行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循证理念 精准护理 老年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肌少症患者采用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更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肌少症患者采用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 老年肌少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App平台联合精准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48例患者分成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24例采用App平台联合精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波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App平台联合精准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更高,符合临床护理需求。

  • 标签: App平台 精准护理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采用精准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者,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精准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上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示。结论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采用精准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精准气道护理 脑卒中 气管切开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微创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护理中开展围手术期精准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22.3~2024.3在我院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抽签方法分组,40例施以精准护理者入试验组,40例施以常规护理者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精准护理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精准护理 术后康复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准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7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5例,接受围手术期精准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共35例。对比指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用时均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准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 标签: 围手术期精准护理 胃肠道肿瘤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精准护理服务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我院就诊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精准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水平、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进行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进行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予以精准护理服务,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精准护理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81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分为观察组(41名,给予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和对照组(40名,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使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活水平,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准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 简介:摘要人类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呈现动态进化的过程。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受内外环境多因素影响,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呈多维度变化和高度异质性。在以个体化健康研究为特色的精准医学时代,对糖尿病定义与分型多维度解析的证据积累,有助于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其个体化诊疗实现从不确定(uncertainty),向准确(accuracy),再到精准(precision)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定义/诊断/分型的演变做一回顾,总结当前糖尿病诊疗的进展,并就精准医学时代糖尿病诊疗的困惑与未来方向提出看法。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体操联合精准护理措施对哮喘患儿护理质量及家属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行单盲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200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体操联合精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家属疾病认知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家属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行康复体操联合精准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家属认知能力,满足家属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体操 精准护理措施 哮喘 护理质量 疾病认知度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