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医内科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5月~2021年7月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验前根据医师对患者一般资料的了解程度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其中一组冠心病患者将以综合康复措施进行相关治疗,另一组则按照医学标准以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蒙医内科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措施方案进行治疗后,部分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已然达到健康的标准,与常规治疗组患者身体指标恢复情况相比其占有较大的优势,按照医学对比的相关标准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数据产生较大差异可视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因病情所产生的痛苦,并且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措施可短时间内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组织功能等达到正常标准。

  • 标签: 蒙医内科 冠心病患者 综合康复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三峡建坝后10年间洞庭湖区外滩滩情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洞庭湖区洲滩滩情和螺情资料.采用当地水利部门的高程基点,确定7个调查洲滩地面高程与观察面积,采用机械加环境抽样法查螺,观察植被情况.结果与1998相比,有5个调查洲滩有螺上下线均向下推移近一米.有螺带淹水时间延长,外洲植被芦苇被杨树林替代,芦苇中钉螺密度最高.结论有螺带下移,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高程的植被是未经围栏植树改造的草洲和芦苇洲.

  • 标签: 洲滩 螺情 三峡建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壶腹重建对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近年来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明显增多,且有年青化趋势。其中肿瘤位于距肛缘4-7cm的患者,在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出现便次增多,排便控制功能较差,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因受残留乙状结肠长度影响,制作“J”型结肠贮袋困难。我院采用残留结肠行结肠壶腹重建术,代替直肠壶腹,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我院选自2007年到2010年间4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选其中23例行结肠壶腹重建术,为重建组。另23例患者不行结肠壶腹重建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踪随访排便效果,评价内容包括人工软便存留时间、液体便存留时间、排便功能、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显示重建组人工软便和液体便存留时间优良率分别为92%和84%。而对照组分别为61%和43%,P<0.05,且重建组排便功能、直肠测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结肠壶腹重建有效提高超低位直肠Ca患者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直肠壶腹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联合森四味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内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与森四味汤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统计,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 森登四味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联合森四味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内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与森四味汤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统计,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蒙药风湿二十五味丸 森登四味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显像在体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蒙药森-4汤治疗前后放射性分布变化,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取200只雌性SD大鼠(6~7周龄),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176只)和空白对照组(24只)。将CIA模型大鼠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森-4汤治疗组(24只)、依那西普治疗组(24只)和阴性对照组(24只)。造模及治疗前后均行99Tcm-3PRGD2显像,分析各组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T/NT)放射性比值,分析相应血清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IA组成功造模95只,成模率为54%(95/176)。治疗后,阴性对照组、森-4汤治疗组、依那西普治疗组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66±0.144、0.260±0.094和0.238±0.099;F=163.00,P<0.001),而2个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F值:49.43~92.36,均P<0.001);关节病理滑膜细胞增生指数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H=34.25,P<0.001);滑膜组织中VEGF、TNF-α、整合素αvβ3、CD31、CD34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H值:13.51~26.84,均P<0.001),而2组药物治疗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森-4汤治疗组(r值:0.56~0.59,rs值:0.49~0.69)、依那西普治疗组(r值:0.50~0.55,rs值:0.46~0.70)和阴性对照组(r值:0.55~0.80,rs值:0.58~0.86)的T/NT比值与上述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0.001或P<0.05)。结论通过99Tcm-3PRGD2显像与分子病理验证,蒙药森-4汤可通过下调VEGF等血管因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病理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千岛成为杭州市主城区水源前后,杭州市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方法自2012年起,每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杭州市主城区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测定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2—2020年杭州主城区3类水样总放射性活度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3类水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千岛湖水中总α(0.008±0.000)、总β(0.034±0.013)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小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笤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5, -4.058,-2.181,-4.577,P<0.05);千岛供水前后,杭州市主城区的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2020年,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千岛湖水总放射性水平低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苕溪,千岛成为主要水源后,未对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产生影响。

  • 标签: 饮用水 总α 总β 放射性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台地区20-60岁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并了解其乳腺癌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法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台地区的1500名女性,对其进行乳腺癌筛查,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女性的乳腺癌知识、态度及行为等。结果乳腺癌的筛查率约为50~60%,其中包括乳房自检,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触诊。筛查组女性的乳腺癌知识明显高于未筛查组,其中学历高的职场女性掌握更好,并有91.3%的筛查女性认为应广泛普及乳腺癌防范知识。结论对乳腺癌高发人群进行筛查,能提高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进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保障女性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台湖地区 20-60岁妇女 乳腺癌筛查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2015年我中心在开展腹泻病人实验室监测过程中,从8例发热、恶心、腹痛、腹泻病人粪便中首次分离出3株山夫堡沙门氏菌(O19Hg-),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工制药工艺过程优化是提升化工制药工艺质量,保障药物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化工制药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获取稳定、长久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当前高度重视医药质量与安全,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化工制药工艺优化方法探究。文章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对化学制药工艺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化工制药工艺过程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综述了化工制药工艺过程优化方法,明确技术优化、流程优化、设备优化、包装优化、管理优化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化工制药工艺过程质量和效率。

  • 标签: 化工制药工艺 工艺过程 技术优化 流程优化
  • 简介:目的调查某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G^-)杆菌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流行情况,并确定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G^-杆菌23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表型阳性株进一步进行CTX-M酶基因型的扩增,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斯氏普罗威斯菌中检出CTX-M型ESBLs,首次从斯氏普罗威斯菌中检出CTX-M-14型ESBLs。结论该地区多种G肠杆菌科细菌携带CTX-M型ESBLs,斯氏普罗威斯菌也能产生CTX-M型ESBLs。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 聚合酶链反应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CTX-M-14
  • 简介:摘要David Julius利用辣椒辣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上对热/冷刺激做出反应的感受器,Ardem Patapoutian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的新型感受器。两位学者对感受器受体的分型、结构特点、作用及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使我们对热、冷、机械刺激以及疼痛的认识更为深入。

  • 标签: 辣椒辣素受体 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Piezo离子通道 默克尔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