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金融改革正进入新一轮调整中,需要厘清的问题很多。在经济领域,“杠杆”就是通过借债,以较小的投入撬动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例如个人融资融券、企业向银行借贷、政府发行地方债等,部是“加杠杆”的行为。

  • 标签: 金融改革 服务 “杠杆” 经济领域 经营规模 融资融券
  • 简介:国内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巨震之后,有望逐步开启价值回归之路。2016年初,外汇市场最大的机会,是做空美元,这和众多媒体的预测相反。国际知名财团高盛也不得不平仓做多美元的大单止损。1欧元在2015年底可以兑换1.05美元,到了今年2月,可以兑换1.13美元。1美元在2015年底可以兑换121日元,2月中旬只可以兑换111日元。

  • 标签: 巨震 做多 止损 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 投资界
  • 简介:谈判桌上的一个焦点金融业作为服务贸易的支柱产业,在加入WTO的谈判桌上,其开放程度始终是一个焦点。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加入WTO,国内金融业肯定受到冲击,我国会控制开放节奏。如果在有限的时间

  • 标签: 中国 WTO 入世 金融业 金融开放 利弊分析
  • 简介:"银行比米铺多",这是人们对香港金融业发展最通俗的概括.目前,香港共有银行1600多家.香港是继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排名100位之内的最大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设有办事机构,这些机构24小时昼夜不停地与世界各地进行业务往来.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见一斑.

  • 标签: 香港 “金融街” 金融业 发展 金融危机
  • 简介:如何更好的防范金融风险,更多代表倾向于打造会融“软实力”。上海市人大代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孙持平认为,提高金融的硬实力依赖于国家的配套政策,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多,因此上海在打造金融的“软实力”方面可有更多作为。

  • 标签: 防范金融风险 软实力 上海市 人大代表 分行行长 工商银行
  • 简介:这场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是以“双线多头”监管为最大特色的伞形金融监管模式。美国总结这场金融危机教谢,在联邦层面对金融监管模式与机构设置的改革主要是:扩大美联储的权力,特别是由其对一级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并表监管;由现有和增设的职能监管机构对各自职能领域实行职能监管;增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消费者实行定向保护监管;由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进行协调和监督。美国这次金融改革的一些方厩,特别是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实质并表监管值得我国借鉴。

  • 标签: 美国金融改革 金融监管模式 监管机构
  • 简介:亚洲怎么了?———外国金融专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自7月以来,东南亚货币危机牵动着全球金融专家的神经,全国的官员、专家、学者纷纷阐述其对货币危机的看法,他们认为:(1)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货币投机商的投机活动是导致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索罗斯是一位...

  • 标签: 东南亚货币危机 金融专家 东南亚金融危机 收支赤字 房地产业 索罗斯
  • 简介:东南亚金融风波与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比较和借鉴卢文刚90年代的国际金融市场可谓是风波迭起、危机四伏:91—93年间整个世界经济处于萎靡徘徊之中,93年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软着陆”,世界经济露出新的曙光。然而不幸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墨西哥经济因比索的大幅...

  • 标签: 东南亚 墨西哥金融危机 金融风波 国内生产总值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房地产业
  • 简介:<正>据报道,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FinancialServicesCommittee)定于2009年9月23日就创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FinancialProtectionAgency,CFPA)举行内部表决。按照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如果被允许成立,CFPA将享有如下权力:(1)对于其所适用法律的所有当事人拥有监督、检查和处罚权;(2)在其管辖权限内与司法部协作,以保障相关法律的

  • 标签: 金融法律 金融消费者 消费者保护 处罚权 美国众议院 金融立法
  • 简介:本文探讨了2014年以来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新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重塑国际金融结构的进程中对开发性金融可能发挥的作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这些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治理结构中的投票权份额与其在全球GDP总量中所占比重相比,差距被不断拉大。因此,如果不对投票权份额的分配作出实质性改革,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与它们在布雷顿森林治理结构中的弱势地位这种非对称关系将会持续恶化。对亚洲金砖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尤其突出。考虑到这些新的开发性金融计划有助于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在推出这些计划时一直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并成为这些新机构的主要资本提供者。然而,这些新机构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如何优化治理结构和决策程序,从而使贷款决策高度完善、透明,并独立于政治影响之外。

  • 标签: 开发性金融 金砖国家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中国 新开发银行
  • 简介:陆彩兰、刘正良在《武汉金融》2013年第8期撰文认为,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正式金融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主体分化现象比较显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完善。对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三农”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健康可靠的农村金融市场。

  • 标签: 农村金融市场 二元金融结构 市场问题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可持续发展 供需缺口
  • 简介:中国目前的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隐患,而入世后,金融的开放进一步要求我们更深入了解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种种因素,高度重视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和隐患,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 标签: 金融安全 影响因素 金融安全 中国 入世 金融风险
  • 简介: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大型金融机构大部分完成了从传统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转型。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引致全球金融海啸。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业务单一化的中小商业银行及大型专业化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和破产.而绝大部分大而全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却在危机中平安渡过。因而,我国金融业不仅应进一步发展自己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而且应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

  • 标签: 金融危机 混业发展 全能银行
  • 简介:历时一年有余的东亚金融危机,其影响早已超越了纯经济范畴,它已表明,金融资源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权力资源,金融权力成为与传统海权和陆权同样重要的,影响地缘政治的战略要素。在危机的演变过程中,中美日三国显示了各自的金融权力,并对东亚经济安全产生了不同影响。

  • 标签: 东亚金融危机 中美日三国 经济安全 日本政府 地缘战略 日元贬值
  • 简介: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但却是复杂的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实践与发展目标,提出要实现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 标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货币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目标 国际金融危机 十七大报告
  • 简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统一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实际产出对信贷冲击的敏感系数,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沿海地区对信贷冲击的反应比内陆地区强烈。实证分析显示,区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与中小型工业企业产值比重正相关,与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重和国有银行贷款比重负相关。

  • 标签: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区域效应 面板数据
  • 简介:<正>文化部日前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该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办法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根据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

  • 标签: 虚拟货币 警示说明 暂行办法 服务企业 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身份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