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口服给予葛根芩连口服液,评价其对哺乳期仔猪白痢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按高0.20mL/(kg体重)、中0.10mL/(kg体重)、低0.05mL/(h体重)3个剂量口服,2次/(1,连用5d,对临床仔猪白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0.91%、89.28%和56.25%;有效率分别为95.45%、92.85%和68.75%。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恩诺沙星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与痢茵净组(P〈0.05)或P〈0.01)。

  • 标签: 葛根芩连口服液 仔猪 白痢 药效学
  • 简介:用韩国引进的发酵剂(无味无色液体)作配合饲料的添加剂,进行饲养罗非鱼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发酵剂的两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增重36.6%和48.1%,饲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28%和33%,同时发酵剂对控制水质和防治鱼病也有一定效果。

  • 标签: 发酵剂 罗非鱼 饲料添加剂 饲料系数 增重 水质调控
  • 简介:以团头鲂为主,混养三种鱼,用颗粒饲料驯化饲养110天,共产鱼2974kg,平均亩产424.9kg,其中团头鲂亩产241.5kg,平均尾重48g。

  • 标签: 颗粒饲料 驯养 团头鲂大规格鱼种 培育
  • 简介: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鱼相继在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内蒙等北方省、市、自治区的湖泊、水库移植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环湖水产养殖场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于1995年1月26日引进大银鱼受精卵250万粒,投放到我场那什代泡。通过我们两年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大银鱼已在那什代泡自然产卵繁殖后代,并且生长发育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大银鱼受精卵 大银鱼移植 连环湖 增殖试验 胚胎发育 生长发育
  • 简介:在水温为16~19℃的条件下,进行了敌百虫(90%晶体)、NaCl、ClO2、甲醛、CuSO4和FeSO4合剂(5∶2)对湖白鲑幼鱼(22~74mm)的耐受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湖白鲑幼鱼对5种水产常用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敌百虫(90%晶体)>CuSO4和FeSO4(5∶2)合剂>甲醛>ClO2>NaCl.NaCl、ClO2、甲醛、CuSO4和FeSO4合剂(5∶2)可以作为湖白鲑的鱼病防治药物使用,敌百虫(90%晶体)不能作为湖白鲑的鱼病防治药物使用.

  • 标签: 湖白鲑 幼鱼 水产药物 敏感性 耐受性
  • 简介:用1m^3网箱于库湾进行松浦镜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与野鲤,建鲤网箱养殖试验。野鲤4个网箱,平均每箱为531尾,平均个体重110.93g;建鲤2个箱一箱放450尾,另一箱放449尾,平均个体重73.45g;松浦镜鲤1个网箱放578尾,平均个体重49.50g,经137天饲养群体净野鲤为78.8kg/条,建鲤为60.8kg/箱,松浦镜鲤为106.9kg/箱,瞬时体重增长率野鲤为0.778;建鲤为1.126;松浦镜鲤为1.336。从群体产量及个体生长速度松浦镜鲤都高于野鲤和建鲤。

  • 标签: 松浦镜鲤 野鲤 建鲤 网箱养殖 瞬时体重增长率 适应能力
  • 简介:近年来,罗氏沼虾的育苗生产中各种病害问题变得日趋突出和复杂。1998年5月我场的罗氏沼虾虾苗发生了较严重的纤毛虫病。我们选用虾安、茶麸及孔雀石绿3种药物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本文报道了这次试验的结果。

  • 标签: 纤毛虫病 孔雀石绿 罗氏沼虾育苗 治疗试验 虾苗 原生动物
  • 简介: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岸带污染日益严重,导致赤潮等灾害频繁,蓬勃发展的海上网箱养鱼面临萎缩,鱼类的陆上工厂化养殖被认为是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必然方向。鲑点石斑鱼在南方市场广大,价格高。我们从1998年3月17日至1999年2月25日期间在深圳市南澳海珍品养殖场尝试在室内水泥地进行鲑点石斑鱼的养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石斑鱼 试验报告 陆上工厂化养殖 海水鱼类 网箱养鱼 养殖场
  • 简介:在两个独立猪场各自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约杂交仔猪80头。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采用二次膨化粉、全脂膨化大豆粉、市售全脂熟豆粉、商品大豆粕作为仔猪日粮的蛋白原料调制饲粮,在同等条件下饲喂16d,发现二次膨化粉引起的腹泻情况与豆粕相同,二次膨化粉和全豆粕组中.初采食量大的仔猪均出现了水样腹泻,且腹泻都发生在初采食量大的仔猪上。结果表明,物理加工方法不能消除大豆蛋白质中引起早期断奶仔猪迟发性过敏性腹泻的抗原物质。

  • 标签: 大豆蛋白 早期断奶仔猪 过敏性腹泻
  • 简介:保定市某猪场暴发疫病,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生化试验、毒力试验等诊断方法获知此次疫情为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药敏实验表明.细菌分离物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极敏。感染猪选用氟苯尼考治疗后康复。

  • 标签: 水肿病 大肠杆菌分离 诊断 防治 仔猪
  • 简介:大银狮鲈(SlizosteclionVareumVitreumMitch),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几乎遍及北美洲的各地。该鱼在美国、加拿大被列为冷水性鱼类,生存水温在0-30℃,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摄食小型鱼类,也摄食水栖昆虫和虾类。几年来我水产研究分院从加拿大引进发眼鱼卵,每年5月中、下旬在室内孵化出鱼苗后,再放到室外池塘进行培育。但在北方哈尔滨地区,5月中、下旬室外气温较低且不稳定,鱼苗适口的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在室外池塘中不易培育,又因为鱼苗生长的前期体质弱、觅食能力差,易受到室外池塘水体中敌害的侵袭,因而使鱼苗的成活率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5月27日大眼狮鲈鱼苗孵出后,在室内培育了17天,鱼苗个体增大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同时室外水温也提高了,有了丰富的浮游动物饵料时鱼苗再放入室外池塘进行养殖。

  • 标签: 大眼狮鲈、苗种培育
  • 简介:为了增加我省池塘养殖鱼类优良品种,提高鱼产量及种类构成,自1991年从南方引进革胡子鲶连续7年左右时间进行池塘成鱼养殖试验,证明革胡子鲶在北方寒冷地区不但可以养殖,而且产量高、效益好。1997年我们在大庆进行1000kg/亩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一年来的试验,取得了省内目前池塘单养革胡子鲶产量较高和效益较好的成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革胡子鲶 北方池塘 驯化养殖 溶解氧 鸡肠子 颗粒饲料
  • 简介: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俗称江骨、江黄颡,隶属于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河流、湖泊、水库,广东地区较少分布。该鱼属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水体下层石砾附近,怕强光,以群体摄食活动为主,杂食性,适温广,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抗病能力较强,是黄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体型最大的一个品种。

  • 标签: 瓦氏黄颡鱼 育苗试验 鲶形目 人工繁殖 杂食性 生长速度
  • 简介:本文论述了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工艺、设施与装备系统的设计研究,该研究进行了虹鳟鱼养殖试验,突破了养殖水体氨氮低温处理技术关键,形成了低温微生物驯化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新方法,建立了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的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集成技术。试验表明,在空气增氧的条件下,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养殖密度达到38kg/m3,各项水质指标符合鱼类正常生长要求。

  • 标签: 循环水 水产养殖 虹鳟 养殖设施
  • 简介:以硝酸纤维膜为固相载体,以猪瘟病毒为抗原,确定了Dot—PPA—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经仔猪睾丸原代细胞培养纯化,以0.05mol/LpH9.5CBS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0.98~1.15mg/mL制备诊检抗原膜片;采用4%蛋清蛋白0.05mol/LpH9.5CBS封闭;检测反应稀释液应用0.01MPPBST(含0.1%PEG、0.05Tween-20),酶结合物工作浓度以1:30,底物选取4-氯1-萘酚等为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重复试验证明了其检测稳定性好。交叉试验、阻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强.

  • 标签: 猪瘟 抗体Dot—PPA—ELISA 最佳条件
  • 简介:将自然感染的藏仔猪12头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用阿维菌系注射液治疗,第二组用盐酸左旋咪唑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注射阿维菌素试验藏仔猪用约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4.6%,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100%:注射左旋咪唑试验组用药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3.7%,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98.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藏仔猪 阿维菌素 胃肠道线虫
  • 简介:本文首次报道了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技术,孵化水温3-11℃,积温达到140-221度日破膜孵出稚鱼,孵化率北京房山87.6%,黑龙江渤海81.9%,经21-28d胚后发育上浮平游开食.同时介绍了苗种培育技术和管理方法.

  • 标签: 陆封型 大西洋鲑 发眼卵 孵化 苗种 培育试验
  • 简介:使用ASTAXANTHIN虾红索着色剂,按不同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观察虹鳟摄食后肌肉的最佳着色时间及卵子着色状况,取得最佳着色效果的添加量及所需日数,总结出在养鳟生产上可行的应用方法。

  • 标签: 虹鳟鱼 虾红素着色剂 肌肉 卵子 饲料添加剂
  • 简介:2008年10月29日,河南省科技厅李中哲副厅长到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视察工作,认真听取了基地有关同志关于基地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对基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 标签: 试验基地 科研机构 河南 生产 科技 领导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年我县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在池塘内养殖获得高产高效试验情况。通过一年试验,初步摸索和总结出山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利今后进一步推广,从而不断优化调整本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 标签: 池塘 养殖 异育银鲫“中科3号” 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