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精神科中运用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 。 方法 随机选取于2020年1月—2022年 1 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患者,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精神科中运用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机体的相关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工程管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常规组35例,护理组3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优质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0.8±2.3)分,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6.4±2.5)分。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34/35),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3%(26/3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神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干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130例,使用奇偶数方式分配,常规组做基础管理,研究组行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评价管理效果。结果:跌倒发生率,两组护理后研究组跌倒发生率得到较为有效控制(P<0.05),精神病病情评定,研究组相比常规组精神病病情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采取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其精神病病情改善。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抽取我社区管理范围内的精神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把其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A、B、C三组,A组采用认知内容讲课模式,B组采用情感内容互动模式,C组采用行为展示模式,分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果:三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得出结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情感内容互动模式和行为展示模式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内容有助于患者的心理调节,宣传教育活动更有意义。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社区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类型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特点进行管理,制定不同类型的自我管理策略,从而帮助患者更大程度的恢复健康。 方法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测评,将患者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类型的不同特征。结果 通过测评,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自信自主型、被动顺从型、不参与型这三类。三类患者的婚姻状况、照顾者类型、过去半年再住院次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医护人员要能够有效识别这三种自我管理类型的患者,为了更大程度的促进不同自我管理类型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特点要给予针对性的管理与治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 聚类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病程延长,病情进展,容易诱发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甚至诱发脑卒中、冠心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受精神症状影响,服药依从性低,缺乏健康知识,对高血压重视程度不高,往往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控制。本文采取综述形式,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寻找适合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血压 护理研究
  • 简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粒细胞减少、内分泌异常、心血管反应等。其中体重增加发生率最高,据研究,约2/3的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产生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1]。体重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形,还容易产生其他疾病,如代谢性疾病、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体重 受体 神经肽 能量消耗
  • 简介:我院作为精神专科医院,血锂浓度为常规检测项目,现将我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服用碳酸锂的住院患者血锂浓度的常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口服碳酸锂的住院患者190例,男性106例,女性84例,年龄(37±12)岁,病程6~53个月。

  • 标签: 血锂浓度 碳酸锂 精神病患者 浓度监测 2009年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药学干预手段对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2021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为对照组,以2022年1-12月开具的500张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干预,而干预组增加药学干预,并将两组的处方合格率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以及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等方面,干预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到规范麻醉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中,可以明显地提升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进一步完善空安瓿回收也有所帮助,非常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 规范管理 药学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损伤(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特点,旨在及时发现药物某些隐匿性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 2012-2019年上报的 30例抗精神病药物致 DILI的报告,依据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品种、用药情况、 DILI的发生时间、肝功能损坏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肝功能损害时间为 3天 ~82天;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坏患者 8例,行保肝治疗后患者均于 30内恢复肝功能。结论:精神病患者认知能力、交流能力下降,而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隐匿性,未及时干预可能危机生命,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 标签:
  • 简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复发率高、住院次数多及文化层次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中和复发率低、住院次数少及文化层次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他(她)们家属所表现的负性心态有显著性差异。为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就要减少家属的负性心态,为此精神卫生工作者信息任重而道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病人家属 负性心态
  • 简介: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SAN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低于利培酮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无业流浪精神病患者服药不依从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52例城市无业流浪精神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率。结果:实验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病例:患者,男,46岁。2014年2月18日因“头晕1月,加重伴胸闷1周”以“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既往有肾功能衰竭、左肾结石病史1个月。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当天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3.1×1012·L-1,血红蛋白59g·L-1,中性细胞比率87%;生化示尿素氮60.0mmol·L-1,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1,肌酐1742μmol·L-1,尿酸776μmol·L-1,离子四项:钙1.94mmol·L-1。请我科会诊考虑慢性肾衰竭CKD5期肾性贫血,于当天晚上转入我科行紧急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并行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予托拉塞米片、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口服控制血压,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4U。2月19日晚停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共治疗25h,改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头晕、胸闷等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可。2月20日因尿路感染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1131028)0.6g,qd静脉滴注抗感染。2月25日患者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程顺利。患者于2月28日凌晨出现烦躁不安,自言自语,答非所问,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考虑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精神异常可能,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输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血液透析患者 精神异常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要点。方法取79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予以全面无陪护护理干预,分析护理要点,对比护理前风险事故发生率。结果经无陪护护理干预后,风险事故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P<0.06)。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陪护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 长期住院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式护理在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 组、对照组,每组患者 55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研究 组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 采用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 SSMIS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SSMIS 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3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式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人使用苯二氮类药物(BZDS)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2007年8月30日226例住院精神病人中使用BZDS病人66例进行调查。结果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69.7%);剂量3.31±2.66mg;使用时间45±7.30天;前三位用药是阿普唑仑31例(47%),艾司唑仑12例(18.2%),氯硝西泮12例(18.2%);有不良反应者32例(48.5%);相关分析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诊断、用药目的呈正相关。结论BZDS能有效改善病人睡眠,减轻焦虑及兴奋激越状态,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药物依赖等副作用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精神病 苯二氮 类药物(BZDS)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满意,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利培酮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