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 RDW 、中性粒细胞计数、 NLR 、 LDL-C 等指标的变化和意义 。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88 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所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住院时间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之间,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用促凝管收集 4ml 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对照组患者 NEU 、 NLR 、 RDW 、 LDL-C 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 P < 0.05 ,数据对比有意义。Ⅰ — Ⅱ期和Ⅲ ~Ⅳ 期乳腺癌患者 NEU 、 LDL-C 指标差异不显著, P > 0.05 ,无统计学意义; NLR 、 RDW 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NLR 、 RDW 指标变化与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扩大乳腺癌患者样本量,为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及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RDW 中性粒细胞计数 NLR LDL-C 指标 变化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51例(心衰组),不合并心衰患者74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D-二聚体、叶酸、肾素等指标作相关分析,对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8(12.4,23)mmol/L明显升高。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叶酸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r=0.479,p=0.000)、尿素氮(r=0.371,p=0.000)、尿酸(r=0.4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78,p=0.047)、BNP(r=0.278,p=0.002)、醛固酮(r=0.363,p=0.000)呈正相关,与叶酸(r=-0.374,p=0.000)呈负相关。对同型半胱氨酸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尿酸、叶酸、尿素氮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尿酸,叶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且已经确诊为渗出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T淋巴细胞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各分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136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RF)值将患者分为CKD1期(n=41)、CKD2期(n=33)、CKD3期(n=17)、CKD4期(n=21)和CKD5期(n=24),将eGRF<60mL·min-1作为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同期,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和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中HE4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血清中不同指标在预测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KD患者血清HE4、BUN、Scr、UA和CysC水平均升高,CKD患者中,CKD3期、CKD4期和CKD5期患者血清HE4、BUN、Scr、UA和CysC水平均高于CKD1期和CKD2期患者,且CKD2期患者血清HE4高于CKD1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中HE4水平与BUN、Scr和CysC均呈正相关(r=0.295、0.342和0.416,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中HE4水平与CKD分期呈正相关(rs=0.49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中HE4、BUN、Scr、UA和CysC均对肾功能不全具有预测价值,且HE4在预测肾功能不全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BUN、Scr、UA和CysC。结论HE4在CKD患者血清中出现升高,且随患者分期而逐渐增加,可作为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的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人附睾分泌蛋白4 分期 肾功能不全
  • 简介: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近期研究显示,低钠水平和血浆脑钠肽(BNP)增高是心衰患者出院60天内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严重影响心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对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钠血症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伴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口服食盐胶囊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

  • 标签: 稀释性低钠血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 血浆脑钠肽 食盐胶囊 治疗 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相关类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60例炎症性肠病为研究对象,其中 4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文设定为 UC组, 20例患者被临床诊断为克罗恩病,本文设定为 CD组,另外可选择 3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新鲜粪便进行检测,主要对比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UC组和 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 UC组除真杆菌下降较为明显外,其余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而 CD组除真杆菌和小梭菌下降外,其余菌群数量明显增加,, UC组中的高炎性指标中酵母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而 CD中高炎性指标中肠球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会增加肠道内部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的能量代谢。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炎性指标
  • 简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因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或血栓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止凝血因子标志物的高低分析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止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以便对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做出及早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水平变化 患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栓前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和CRP(C反应蛋白)、ESR(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PLT)、WBC(白细胞)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IBD患者100例,对例患者的粪便便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10种细菌的数量和PLT计数、WBC计数,血清CRP水平,以及ES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和CD组的SB、EC、EMB、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肠道菌群IBD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CRPESR
  • 简介: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以下称灭菌器)的密封性能,对灭菌布巾包灭菌效果的影响较大。灭菌器密封性能不良,柜室内残余空气量增加,使灭菌物品中心温度滞后,灭菌合格率下降。同时,也容易使同柜室不同位置上的灭菌物品产生灭菌差异。笔者对此进行了热电偶温度检测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柜室密封 温度变化 灭菌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iR-185与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差异及调控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择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给予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模型,将存活并且按Garci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差值≤3分的30只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术后1d组、3d组、7d组),每组10只。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185和Apba-1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pba-1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5与Apba-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185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Apba-1mRNA在各实验组脑组织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在各实验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并且miR-185能直接作用于Apba-1的3'非翻译区预计靶位点从而调控Apba-1的表达。结论miR-185和Apb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均存在表达差异,且miR-185可负性调控Apba-1的表达。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miR-185 Apba-1 大鼠 Sprague-Dawley
  • 简介: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测定4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CSF中IL—8水平,并与4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对照。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CSF中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恢复期患儿CSF中IL—8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作为一种免疫因子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白细胞介素—8 脑脊液 化脓性脑膜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细胞凋亡改变率与NO含量的变化及葛根素的影响。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左侧:MCAOlh.再灌注23h后处死。动脉闭塞后15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葛根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NO含量.TUNEL染色测定缺血侧海马CAl区的凋亡细胞数。结果对照组、治疗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NO含量分别为(1.39±0.08)μmol/g、(0.82±0.04)μmol/g、(0.57±0.03)μmol/g;缺血侧海马CAl区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56.83±17.14)、(27.8±8.41)、(1.67±0.58),治疗组脑组织NO的含量及海马区的凋亡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短暂的脑缺血可导致脑组织NO的合成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脑组织NO的合成增多与神经元的凋亡相关.葛根素可抑制脑组织NO的合成,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脑组织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氯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与长期烟草烟雾暴露小鼠肺组织和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烟草诱导气道慢性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长期暴露24周组、短期暴露4周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烟草烟雾暴露法建立小鼠气道炎症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CD4^+T细胞比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Foxp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中IL-6、TGF-B和IL-10水平。结果:短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5.24±0.86)%和(5.24±1.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厂(2.52±0.62)9/5和(3.54±0.87)%];而长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83±0.39)%和(1.88±0.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短期暴露组肺组织Foxp3mRNA表达量为2.67±0.73,显著高于对照组(1.49±0.37);而长期暴露组Foxp3mR-NA表达量为0.61±0.21,显著低于对照组(1.49±0.37)(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6和TGF-β分别为(56.47±19.41)pg/mL、(144.22±43.19)ng/mL,均显著高于短期暴露组L(6.22±2.06)pg/mL、(23.32±8.32)ng/mL]和对照组[(5.12±1.48)pg/mL、(18.14±13.0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10浓度为(4.04±2.5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2.02)pg/mL;而短期暴露组外周血IL一10浓度为(10.42±2.4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与长期烟草暴露可导致小鼠Treg细胞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改变,提示Treg细胞可能参与气道炎症发生的免疫调节。对烟草暴露引起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烟草暴露 气道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化疗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病人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60例PLC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加用生物治疗的25例患者(TACE-BIO组)于第3天开始受IL-2(IL-2100万u/d×10天,静脉滴注)及IFN-γ(50万u/d×10天,肌肉注射)治疗。TACE组35例未接受生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IL-12、sIL-2R,sICAM-1,sE-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TACE-BIO组用药后血清IL-2、IL-12水平显著高于TACE组(p<0.01),sIL-2R,sICAM-1,sE-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P<0.01)。43例不能手术的患者中没有CR的患者,PR6例,SD26例,PD11例。6例RP患者中4例获得手术切除。血清IL-2、IL-12水平升高与疗效相关。TACE-BIO组疗效优于TACE组。结果:生物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PLC治疗方法,可作为不能手术的PLC患者的可行性治疗方案,也可作为PLC术后的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IL-2和IFN-γ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治疗用药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生物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方法64例MS患者和56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MS患者C-FPWV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9.7±1.4)m/s与(7.9±1.3)m/s,P〈0.01];MS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12)mm与(0.66±0.14)mm,P〈0.05]。Peasion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r=0.31,r=0.29,r=0.23,r=0.28,r=0.32,r=0.3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脉搏波速度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2,r=0.29,r=0.26,r=0.24,r=0.28,r=0.34,r=0.31,P〈0.01),与体重呈正相关(r=0.19,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结论MS患者C-FPWV及内-中膜厚度均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大动脉顺应性的减退;MS患者的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及血脂紊乱有关,且C-FPWV与内-中膜厚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大动脉顺应性 脉搏波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分析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5月--2020年05月之间于我院进行骨折手术且出现术后感染的患者120例为范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成2组,即研究组展开降钙素原指导用药治疗;基础组未展开指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比较无任何差异性,P>0.05;分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基础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PCT监测后,能够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减少抗菌约物的应用时间,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骨折 术后感染 血清细胞因子辩护 降钙素原 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胃癌、大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为了提高术后生存率,术后辅以化疗已成为一种常规。全身化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副反应较大。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为腹腔肿瘤的治疗增加了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已有报道。自1996年起笔者等在腹腔化疗和全身化疗前、后对患者作了血清CA50、CA19-9、EGF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肿瘤 腹腔化疗 全身化疗 CA50 CA19-9、EGF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