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梅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的种群分布是做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的基础.2004年,在坚持长年进行鼠情监测的同时又开展了多种生境的调查.方法采用夹夜法.结果布有效夹1140只,捕鼠111只,鼠密度9.74%.鼠种隶属2科5种.家栖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野栖鼠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结论流行性出血热具有多宿主特点为今后在宿主动物控制环节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提供防制重点.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宿主动物 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肿瘤化疗患者纳入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8例(接受常规静脉治疗模式)和主动组48例(接受主动静脉治疗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主动组静脉炎发生率14.58%低于常规组的52.08%,满意度(91.05±3.47)分高于常规组的(82.64±4.73)分,(P<0.05)。结论采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对肿瘤患者实施化疗输液,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化疗 主动静脉治疗模式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胆囊切除术,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经及经阴道彩超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彩超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经阴道彩超的诊断价值高于经彩超,有效提升了诊断正确率,利于患者早日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异位妊娠 经腹彩超 经阴道彩超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9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开阑尾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开胃癌根治术,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有着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开腹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大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开手术方法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受手术的80例大肠癌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乙组患者采用开手术方法,两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尿管、胃管及引流管时间、使用镇痛药物比率及产生并发症比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留置尿管、胃管及引流管时间方面,甲组患者比乙组患者明显短一些,在使用镇痛药物比率及产生并发症比率方面,甲组患者比乙组患者明显低一些,存在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大肠癌患者 手术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开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手术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病例:女,32岁,1992年6月26日柴油烧伤全身6天入院。查体T38.7℃,R100次/分,P40次/分,BP16/kPa,精神萎靡,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膨隆,创面分布在面、颈、四肢及躯干,大部创面呈皮革状,可见粗大栓塞之静脉网,后背部创面开始溶痂。诊断:全身柴油烧伤Ⅱ°13%,Ⅲ°66%。化验:RBC3.31

  • 标签: 特重烧伤 柴油烧伤 静脉网 游离植皮术 胃肠减压 面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医院在接收的采血的患儿当中,选取6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使用随机的形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对照组使用的是股动脉采血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桡动脉采血方式。对比两组的采血质量。

  • 标签: 桡动脉采血 儿科 病房 应用
  • 简介:目的在肿瘤的放射介入诊治中,对于常规动脉造影病灶显示不良的病例,观察先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导管远端留置到所需造影的动脉血管中,用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缓慢注射,20分钟后行DSA下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本组56例均经B超、CT、MRI等检查提示有小病灶存在,常规动脉造影不能清晰显示病灶,在使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均能够使病灶明确显示。结论采用缩血管药物后再秆血管造影,能显著提高肿瘤血管的显示率。

  • 标签: 动脉血管造影 药物 病灶 动脉造影 肿瘤 放射介入
  • 简介:目的通过孕中期常规检查,尽早发现胎儿单脐动脉,对B超诊断单脐动脉综合征胎儿进一步行产前诊断,观察畸形情况,预测其预后。方法超声提示单脐动脉胎儿行磁共振(MRI)、染色体检查,引产胎儿进行尸体解剖,活胎远期随访。结果本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产前超声检查7938例,发现单脐动脉的胎儿72例,发生率0.9%;单脐动脉综合征合并其他畸形的发生率达66.7%;其中合并1种畸形占22.5%,合并2种畸形占30%,≥3种畸形占47.5%。种类包括染色体异常,心脏、颅脑、肾脏、输尿管、膈肌、腹壁、四肢、肛门、脊柱畸形以及表型的其他异常。经超声提示单脐动脉后行MRI共有31例,23例与超声结果相符,8例与超声结果有差异。脐血染色体检查诊断出胎儿染色体异常4例。结论超声检查易及早诊断单脐动脉综合征,该综合征具有胎儿高风险的畸形率,需MRI进一步产前诊断。对产前诊断提示单脐动脉综合征合并1种及其以上畸形者建议胎儿染色体检查,经超声、MRI未发现其他异常合并者可出生后婴儿行染色体检查。但通过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诊断未发现胎儿合并有其他异常者胎儿其出生后仍有异常可能。

  • 标签: 单脐动脉 磁共振 染色体 预后
  • 简介:目的通常光化学法建立一个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retinalarteryoclusion,简称CRAO)模型.方法家猫静脉内注入光化学药物,激光照射视网膜动脉后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动脉模型,经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证实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了CRAO模型,病理切片也证实阻塞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光化学法可建立和临床病理机制相的CRAO动物模型,此法操作简单,为临床研究CRAO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光化学法
  • 简介:肿瘤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通过采用动脉介入导管留置术,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常规静脉化疗用药方案,经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药物灌注化疗,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

  • 标签: 连续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毒副反应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询问胸痛病史,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并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15例均为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结论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主要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积极长期使用抗凝剂和血管扩张药物,防止冠状动脉痉挛与心肌梗死的发生。也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 10例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的患者引产前行股动脉置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然后加用米菲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 10例患者均于术后 24小时内排出胎儿及附属物,无产后出血;无软产道裂伤;结论:股动脉置管子宫动脉栓塞术为治疗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中,止血有效,可避免剖宫取胎,保留子宫。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妊娠胎盘前置 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