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睡眠梭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显著特征性脑电形式之一,但其特征亦复杂多变,在不多年龄、不同疾病中有不同表现。其产生与丘脑核团关系密切,但丘脑外核团也参与调控。睡眠梭在睡眠稳定、学习记忆、脑发育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睡眠梭重要特征、产生机制及重要功能在近年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睡眠梭 脑电 睡眠 综述
  • 简介: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卒中患者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规影像学在PSD的相关解剖学部位与边缘系统-前额叶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解剖环路假说的确立和巩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对PSD进行早期的预测,功能磁共振在PSD的早期识别上具有优势,为PSD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标签: 抑郁 卒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885年,德国细菌学家Ehdich发现静脉注射苯胺染料可使动物脑以外的各脏器着色.1903年的两项经典实验确立了血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概念,随后进一步明确了它的解剖部位和结构基础。在生理状态下血-脑屏障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相隔绝,使得大部分物质与免疫细胞不能随意进出,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病理状态下血-脑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允许部分药物通过。

  • 标签: 血-脑屏障 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静脉注射 细菌学家 结构基础
  • 简介: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针对目前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中实践指南、压疮、手术部位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提出我国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总结研究现状,以提升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整体护理服务能力,同时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压疮 手术部位感染 深静脉血栓 综述
  • 简介:近年来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青年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年卒中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对于青年卒中,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但是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大多不被人知晓或重视,以至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及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 脑卒中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术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动脉栓塞5例(2.7%),经CT肺动脉造影证实4例。对5例病人的血电解质水平、去氨加压素及地塞米松的使用进行研究。结果随访5例,时间6~30个月,死亡3例,痊愈2例。3例病人血钠持续高于正常值(145~170mmol/L)。5例病人均至少使用1个月的去氨加压素及7d的地塞米松。结论高钠血症、长期使用去氨加压素和地塞米松可能诱发血液高凝状态而增加病人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风险。

  • 标签: 颅咽管瘤 肺栓塞 高钠血症 去氨加压素 地塞米松
  • 简介:决策(decision-making)指形成优先选择,选择和执行动作,和评价结果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从简单的运动到多重选择的复杂思考和对未来结果的推理,都需要决策。决策也因其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吸引了各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引起了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热情.心理学家Kahneman教授还因其在决策的跨学科研究中的贡献而被授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标签: 知觉决策 认知神经科学 决策模型
  • 简介:护理人员关注的是整体的人,也就是说关注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各个层面。由于关注点的广泛性与涵盖范围的多面性,护理研究也具有了复杂的特性。护理研究者必须能熟练地应用多种研究类型,包括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并且经常需要在一次研究中采用一种以上的方法,也就是采用混合方法学或者说是多种方法学的科研设计方案。

  • 标签: 方法学 设计 护理人员 质性研究 多面性
  • 简介:目的探讨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人格基础是否相同。方法使用CPI-RC、HAMD和HAMA对符合DSM-Ⅵ焦虑障碍、抑郁障碍30例进行评定,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1.焦虑组Do、Cs、Sy、Sp、Sa、In、Em高于抑郁组(P〈0.01),抑郁组Sc、Gi、To高于焦虑组(P〈0.01);焦虑组除Em高于对照组(P〈0.01)外,In、Re、So、Sc、Gi、Cm、To、Ac、Ai、Ie、Py低于封照组(P〈0.05、P〈0.01);抑郁组Sc、To、Fx与对照组无差别,其余各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2.各组的人格类型构成分布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3.焦虑组和抑郁组的自我实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自我确认和人际适应水平以及人格类型不同。

  • 标签: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人格特征 人格类型 对照研究 CPI-RC
  • 简介:对564篇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469篇来自国际期刊《性健康研究》,95篇来自韩国惟一的一种质性研究期刊——《质性研究》。本文将为质性资料的分析提供指南。

  • 标签: 质性研究 资料分析方法 国际期刊 健康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0天后可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典型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分为两个类型,传代后2小时贴壁率达70%以上.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贴壁生长特性,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能够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基因治疗
  • 简介:下丘脑错构瘤是一种临床极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表现为痴笑性癫疒间、中枢性性早熟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近年来,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的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涌现,而其发病机制尚知之甚少,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众说纷纭。本文基于临床治疗经验,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详细探讨下丘脑错构瘤相关临床表现的发病机理,同时介绍临床检测和各种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及其适用原则。

  • 标签: 错构瘤 下丘脑 癫疒间 部分性 性早熟 认知障碍
  • 简介: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片的植入转归过程。

  • 标签: 颅脑手术 人工硬脑膜 家犬
  • 简介:自闭症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症障碍类型,认为自闭症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引发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症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四版(1994)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症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

  • 标签: 自闭症 心理干预策略 小儿 脑生物学 遗传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4月~12月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6例,所有病例均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定是否存在颅内血管狭窄.63例(46.5%)颅内动脉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惠者作为病例组,73例(55.7%)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人口学因素、既往病史及个人史.结果单变量分析发现两组患者间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史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OR=2.631,95%C/1.124~6.160,P=0.026)、脂代谢紊乱(OR=2.255,95%C/1.060~4.797,P=0.035)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颅内动脉狭窄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行大样本的队列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社交控制源与孤独感的关系及其状况。方法采用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MMCPC)之社交范围分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封420名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施测.结果儿童的孤独感无显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非独生子女的孤独感(x^-=34.32)显着高于独生子女(x^-=31.45)。在面封社交结果时,儿童多认为是内部控制的作用,而较少认为是有势力他人控制的作用;有势力他人控制维度分与孤独感分有显着的正相关(r=0.224).结论儿童社交控制源与孤独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儿童孤独量表 孤独感 社交 关系研究 测查 性别
  • 简介:南京脑血管疾病分册杂志社每年都约请专家就前一年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概括和总结,同时在《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和《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上刊登,供两种杂志的读者了解一年来脑血管病的研究动态。

  • 标签: 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分册 杂志社 电子版
  • 简介:目的探讨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MBD患者的临床和CT、MRI资料,包括病灶形态、分布、信号或密度改变等影像学特征;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2例仅行CT检查,1例仅行MRI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急性型5例,均表现为胼胝体肿胀及长T1、长T2信号改变,均有双侧脑室周围白质、额叶皮层下白质对称性累及;慢性型2例,胼胝体明显萎缩变薄,并呈长T1、长T2信号及FLAIR像点片状或线样低信号灶。5例患者DM显示病灶区信号明显增高并有2例出现弥散受限改变。结论MBD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其影像学改变可能反映其临床及预后。

  • 标签: MARCHIAFAVA-BIGNAMI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椎动脉系统作为脑血液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颅内段分布于脑干(延髓到间脑尾侧1/3)、大脑半球的后1/3(包括部分颞叶、枕叶)和小脑。在脑底面通过大脑动脉环与颈内动脉互相交通,其分支在蛛网膜下腔内吻合成网。椎动脉病变所导致的脑部病变与其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就其解剖结构特征及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椎动脉系统 局部解剖学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