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精子DNA完整性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就诊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男科的不育患者265例,采集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行常规精液分析,采用瑞-吉染色镜检观察精子形态及通过精子染色体扩散试验(SCD法)行精子DNA碎片率检测,对精子DNA碎片率年龄、精液各参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正常精子形态)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精子DNA碎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fragmentationindex,DFI)、精子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向活动精子、正常形态精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精子DNA碎片存在正相关关系,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均与精子DNA碎片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年龄是影响精子DNA损伤的因素,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男性不育 年龄 精液参数 精子DFI 精子DNA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进行静脉营养支持14天以上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按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非PNAC组,分析其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中发生PNAC13例(15.1%),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开始喂养时间和感染PNAC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开始喂养时间和感染是影响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正>在最新一期(2013年2月28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了有关评估孕期使用止吐剂盐酸昂丹司琼不良胎儿结局关系的文章。作者回顾性分析了丹麦的608385名孕妇,其中孕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和未使用盐酸昂丹司琼的孕妇比例为

  • 标签: 盐酸昂丹司琼 胎儿 回顾性分析 中孕期 止吐剂 不良结局
  • 简介:通过对青岛市产前筛查网络和产前诊断中心内部的建设管理进行总结,笔者体会到,将产前诊断服务分为三级网络管理,可实现全市范围产前筛查工作的高覆盖率;通过强化产前诊断中心内部的规范管理、质量控制、合理转诊等制度的落实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稳固发展;产前诊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之相关的产科、妇女保健科、遗传科、医学影像、儿科等多个专业的共同参与,精诚合作才能够实现高水平的产前诊断技术的良好实施;超声医学对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通过多学科会诊对畸形胎儿病情及预后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导产后手术矫治和康复治疗的时机方法,避免无医学指征流产。通过近几年青岛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的规范运行,实现了诊断技术高水平和筛查工作广覆盖的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率,为提高青岛市出生人口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产前筛查管理 产前诊断技术
  • 简介:目的:对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被全程引入到儿童保健中的具体措施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随机抽取保健儿童资料180份,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90位。A组儿童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B组患者在接受传统的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对两组儿童的保健后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B组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明显优于A组儿童,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引入到儿童保健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心理行为评价 儿童保健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和新疆奎屯农七师医院收治的83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5岁)及92例老年女性乳腺癌(≥65岁)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无瘤生存率(DFS)的差异。两组临床数据(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P53、手术方式、是否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比较采用)(。检验;肿瘤直径、肿瘤分期采用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C—erbB-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PR、P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别,青年组5年的DFS低于老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恶性程度高并且预后差,而老年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正>干细胞(stemcells)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干细胞的来源、体外维持干性的能力、免疫反应及其致瘤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epithelialcells,hAECs)是一种不为人熟悉的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在特定环境中可诱导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

  • 标签: 羊膜上皮 再生医学研究 诱导分化 细胞因子 自我复制 免疫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期孕妇患糖尿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患糖尿病的孕妇(A组)妊娠期未患有糖尿病的孕妇(B组)进行比较,详细记录两组孕妇的并发症的状况。结果:(A组)患者中患有并发症的孕妇明显多于(B组)。结论,及时检查和处理妇女妊娠期糖尿病情况,有助于很好的控制血糖容量,减少因延误病情给母子带来并发症。

  • 标签: 妊娠期患糖尿病 血糖含量
  • 简介:<正>为了促进产前诊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于199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2年卫生部制定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并先后成立了各省、市产前诊断中心,开展了常规产前诊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产前筛查和诊断起步较晚,在很多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 产前筛查 学科建设 室间质评 诊断方法
  • 简介:近几年,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prenataltest,NIPT)已被大家所熟知,一些试点单位也在逐步开展此项技术。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有多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NIPT指南,我国也于2015年出台了NIPT相关的政策法规。基于段院长提出的"制度先行,培训先行"理念,我们在第五届胎儿医学大会上特邀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刘俊涛教授,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检测 制度先行 诊断技术 高通量基因 NONINVASIVE
  • 简介:20世纪70年代,Fisher等首先提出了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基于这一理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前内分泌治疗等)应运而生。由此,乳腺癌患者要求病理检查不通过手术切除取得标本,但必须得到明确的诊断,包括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分级、是否浸润等,甚至要求一些免疫组化指标也一并完成。新辅助治疗给乳腺病理活检带来巨大变化,是病理医师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活检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涉及癌细胞高转移潜能表型的获得、癌细胞间黏附能力的降低、细胞骨架重构引起细胞的运动迁移、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癌细胞的跨内皮迁移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等诸多因素。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adhesion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细胞之间及细胞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跨膜糖蛋白,作为膜受体,是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关键分子,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移 黏附分子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新型静脉尿路造影腹部压迫器,以弥补原"压迫器"的不足。方法:对103例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的输尿管压迫部位及输尿管行径进行研究、测量分析。结果:在静脉尿路造影中,压迫器对输尿管压迫的部位,只局限于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骶骨部分髂骨间行经的那部分输尿管,其长度在44.0mm~80.0mm间;行经在该区间的输尿管,以围绕人体正中矢状线,左右侧基本对称分布,且呈")("状,上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132.0mm~≧40.0mm,中间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93.0mm~≧40.0mm,下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113.0mm~≧52.0mm。开发了一个152.00cm×82.00cm×69.98cm的长方体压迫器,其上半部为实心体、下半部为多组压迫片组成。结论:一种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优于传统压迫器,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静脉尿路造影 新型压迫器 输尿管 骶髂关节
  • 简介:目的通过对6年130例单脐动脉病例的超声情况、部分染色体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妊娠结局和随访的追踪观察,分析产前超声发现单脐动脉及其分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本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单脐动脉的130例病例,追踪其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对比单纯性单脐动脉的妊娠经过、分娩方式等。结果有58例胎儿合并其他结构异常(42.6%,58/130,其中有5例产前超声检查、产后染色体检查未见其他异常,产后发现右手4指、无肛、附耳、外耳道闭锁、硬腭裂各一例),72例为单纯单脐动脉(55.4%,72/130)。单脐动脉合并的畸形中最多见为心血管异常,共23例,有78例存活,出生后4例因"早产、窒息"放弃胎儿,1例因"膈疝"放弃胎儿;剖宫产59例,顺产19例。结论产前诊断胎儿单脐动脉,需多角度、动态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在排除胎儿合并其他严重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时,可考虑继续妊娠,需警惕胎儿生长受限导致死胎等情况;彩超提示为单纯性单脐动脉或者单脐动脉合并单一畸形者,要警惕可能存在隐匿的彩超无法发现的畸形。

  • 标签: 单脐动脉 分类 胎儿 妊娠结局
  • 简介:目前二维超声对于胎儿腭的评估和腭裂的诊断仍较困难,因而近年来有较多学者使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胎儿腭。这些技术包括渲染成像和多平面成像,可对唇裂胎儿合并的原发腭裂进行产前诊断,对合并的继发腭裂的诊断虽有明显改善,但对软腭裂和单纯继发腭裂的诊断仍是一个挑战。侧角度照射技术着重规范容积数据的采集,高质量的容积数据,能重建原发腭和继发腭的任何切面,并能显示腭的曲面平铺图像,因而能对腭裂进行明确诊断,甚至是单纯继发腭裂。在早孕期,三维超声显示鼻后三角,重建腭的轴平面和冠状面,可确定原发腭和继发腭,诊断正中唇腭裂和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 标签: 胎儿 腭裂 3D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多态性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产前诊断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处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325例具有穿刺指征的高危孕妇,根据其孕周大小确定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经培养后制备染色体核型并进行分析,对诊断为染色体多态性的胎儿,其父母接受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并对1岁龄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325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共检出多态性核型391例,其中383例多态性核型来自于父母其中一方,8例新生变异。随访发现313例胎儿孕中晚期及出生后1岁以内,未见明显生长发育异常;例自然流产,1例早产夭折,1例因脑发育异常出生后夭折,1例出生后为法洛四联症,1例先心室缺,1例房缺,1例出生后因营养性缺铁死亡,1例出生后发育迟缓,1例出生后双侧无外耳,1例出生后新生儿足内翻,术后预后良好,1例新生儿唇腭裂,1例新生儿六指;1例失访。结论胎儿染色体多态性大多来源于父母,可参照其父母辈的身体智力发育情况予以判断其妊娠结局,在此期间更重要的是孕期加强对于胎儿超声变化的监测。而新发生的胎儿多态性变异对其妊娠结局及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的具体机制及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样需要孕期检测超声的变化。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 脐血 染色体多态性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总结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从标本的采集、试剂使用情况、操作人员、检验设备等几个方面找出解决的方法。结果: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失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结论:检验结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对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检验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检验的每一份数据,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掌握检验技术,提高检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试剂标本 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叶酸水平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孕检的1315例孕早期(孕周≤10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将孕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2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以对照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的第10或90百分位数为界值,比较不同水平组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病风险。结果年龄、孕次、自然流产史、孕前低体重、高HCY血症(OR=2.667,P〈0.05)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围孕期服用叶酸、高血清叶酸水平(OR=0.228,P〈0.05)为其保护因素。血清叶酸低水平或血清高HCY水平的孕妇,其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性均高于相关指标正常孕妇(OR=2.4、1.7,P〈0.05)。结论孕早期高血清HCY、低血清叶酸水平均可能导致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危险增加,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高危孕妇。

  • 标签: 孕早期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为了解妇幼保健服务及健康教育现状群众的需求,为今后妇幼保健院开展健康促进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今年3月来我院寻求服务的465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回收的465份有效问卷健康教育知晓率60%以上;妇幼保健健康促进项目需求量在81%以上。结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有偿服务;妇幼保健院要做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做大做强妇女儿童健康促进项目。

  • 标签: 妇女儿童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项目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