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旁路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胃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胃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胃下旁路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门诊2010~2012年各类降压药消耗量和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排于前4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厄贝沙坦;DDDs排在前四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旋氨氢地平、福辛普利、吲哒帕胺;所有调查的高血压药物其DUI≤1.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合理性
  • 简介:目的明确临床上多烯磷脂酰胆碱(PPC)联合丙戊酸镁(VPA-Mg)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VPA-Mg联合PPC治疗组(VPA-Mg+PPC组,n=20)和单独使用VPA-Mg组(VPA—Mg组,n=22)。观察24周后,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发作类型、月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PA-Mg+PPC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1)w(0.4±0.6),P〈0.05];VPA—Mg组在访视1与访视4时的平均月发作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1.4)VS(0.6±0.6),P〈0.05],但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Mg+PPC组认知评定较VPA-Mg组改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数据异常存在。VPA-Mg组胸闷1例,脱发1例,腹痛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2例。VPA—Mg+PPC组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改善了伴有肝功能异常的病例。结论VPA-Mg与PPC联合治疗癫痫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抵抗丙戊酸镁对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癫痫 认知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丙戊酸镁
  • 简介: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抗骨质疏松治疗和护理一体化服务。试验组在出院后加入骨质疏松俱乐部,接受系统、规范的延伸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的恢复(Harris评分)和骨密度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2个月后两组骨密度均较治疗的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L_2~L_4骨密度有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行的延伸服务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密度的改善

  • 标签: 延伸服务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分析抗核抗体在老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70例老年PBC患者及360例对照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点型SP100抗体、抗核膜型gp210抗体。结果70例老年PBC患者中有66例ANA阳性(94%),其中43例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式。AMA-M2检出率为90%。ANA主要荧光模式对老年PBC患者敏感性88%(62/70),特异性为91.6%(330/360),83.3%ANA滴度≥1: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PBC患者ANA的荧光模型主要为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胞浆颗粒型,常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型,对于老年PB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肝硬化 胆汁性 抗体 抗核 荧光模型
  • 简介:<正>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组37例,治疗包括:胸腺肽80mg/d,左克0.4g/d;普通型者用甲基氢化泼尼松40~80mg.d,重型者用80~180mg/d。中西医组加服“非典”方:生石膏、北杏仁、麻黄、生甘草、知母、金银花、西洋参、丹参等,按急性普通型、重型和恢复期辨证用药,每日1剂,每次100ml分2次煎服,疗程2~3周。结果:中西医组全部恢复正常出院;

  • 标签: 西医组 胸腺肽 甲基氢化泼尼松 北杏仁 辨证用药 生甘草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发病中的作用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并比较109名正常健康人和163例AP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浆cTn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临床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患者cTnⅠ水平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收缩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炎症因素(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患者cTnⅠ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且AP死亡组cTnⅠ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nⅠ数值与心率、三酰甘油、白细胞计数、CRP呈正相关(均P〈0.05),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1)。结论:AP起病后cTnⅠ水平显著升高,cTnⅠ水平除了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还与炎症因子(CRP水平、白细胞计数)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浆肌钙蛋白Ⅰ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身抗体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收治的112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3例)和中青年组(<60岁,79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老年组患者乏力(54.5%vs78.5%)和恶心呕吐(18.2%vs39.2%)症状患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肝硬化(36.4%vs17.7%)及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33.3%vs16.5%)患者显著多于中青年组,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155.2±76.1)×10^9/Lvs(186.2±77.2)×10^9/L]显著低于中青年组,血尿素氮[(5.1±1.6)vs(4.4±1.3)mmol/L]及血肌酐[(62.1±16.2)vs(57.5±15.1)μmol/L]浓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核抗体阳性率高于中青年组(87.9%vs7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组AIH患者合并肝硬化、肝外免疫病的比例高,肾功能降低,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

  • 标签: 老年人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特征 自身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检测,应用PCR法对HBVDNA进行检测,并对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for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对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的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对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的平衡对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对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的平衡似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 标签: IL-2 IL-10 CD4+细胞 CD8+细胞 HBSAG滴度 HBVDNA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4年6月~2007年12月内科住院治疗的19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按年龄、性别、Stanford分型分析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影响因子。结果年轻患者(〈60岁)左室舒张期内径(52.3.4±6.6VS49.2±6.6,P〈0.01)、白细胞计数(11.08±5,18VS8.96±4.72,P〈0.01)显著高于老年患者(≥60岁)。StanfordB型患者的舒张乐水平(80.2±17.0VS69.5±15.2.P〈0.01)和支架治疗率(24.8%VS0%,P〈0.01)显著高于A型患者;A型患者心率(84.0±15.4、’s75.3±15.2.P〈0.01),血白细胞计数(11.77±4.90VS9.85±5.14,P〈0.05),高敏CRP值(12.5±4.90VS9.64±5.35,P〈0.01)和外科手术治疗率(17.7%VS4.4%,P〈0.01)显著高于B型患者。男性患者BMI(25.8±3.16VS23.4±34.33,P〈0.01)、舒张压水平(78.1±17.4VS70.1±13.9,P〈0.05)及左室舒张期内径(52.1±6.23VS47.9±8.45,P〈0.01)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显著高于男性(63.3%VS39.5%,P〈0.05)。分型、性别与预后显著相关。Logistic多元同归调整多个危险因素后发现,女性患者死亡危险性显著增加(OR4.387,95%CI1.47~13.03,P=0.008),而舒张压升高对预后具有保护作用(OR0.937,95%C10.901~0.975,P:0.001)。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分型、性别不同,其临床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年龄、分型、性别及舒张压水平是预后相关因素,其中女性、舒张压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法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至7月收治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8至9月收治的45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准备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法进行肠道准备。两组患者常规给予相关的解释,对照组按常规于检查当天早晨口服泻药,观察组先评估患者的病情、排便情况等,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肠道准备计划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清肠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清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法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肠道准备 个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FT3、FT4、PINP、BGP、ICTP、B-ALP。结果甲亢患者血bFT3、FT4、PINP、BGP、ICTP、B-ALP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甲亢患者血FT3、FT4分别与PIN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由此导致甲亢患者骨量丢失。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呼吸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率,加快呼吸稳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 急危重症 疗效
  • 简介:经桡动脉途径的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技术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引起关注。本文旨在归纳最新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总结老年人桡动脉途径的优势及存在优势的原因,为进一步推进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在全国的开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标签: 老年人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试验
  • 简介:精神分裂症系一种病程迁延、呈反复发作或渐进性恶化的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是精神科棘手的问题。为探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入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们对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36例再人院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再入院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ACS患者于发病第7天和第14天时分别复查上述指标.结果SAP患者其血清Tbil和I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CS患者无论是UAP还是AMI,其Tibl和I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发病第7天即显著下降(P<0.05),第14天时又有进一步降低.而Dbil水平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在发病后其Tbil和Ibil水平明显升高,发病7~14天后即显著降低.Tbil和Ibi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斑块活化、不稳定有关.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血清胆红素
  • 简介:目的分析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近两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现代规范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病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情况。结果(1)共14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677例,占47.O%,男性294例(43。4%),平均年龄39,834-12.03岁。(2)本中心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病因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98例,29。2%(198/677),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降主动脉和肾动脉)160例。23.6%(160/677),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26例,18.6%(126/67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8例,8,6%(58/677),及其他135例,19.9%。结论我中心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明显提高,病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 标签: 筛查流程 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学
  • 简介:目的了解有血液学异常的HIV感染患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析16例有血液学异常HI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外周血可表现1~3系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上占68.8%,各系细胞增生与骨髓细胞增生情况不全一致,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都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病理学检查:三系细胞比例和形态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接近,部分患者的骨髓出现纤维化。结论HIV感染患者常出现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常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但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鉴别,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骨髓细胞 细胞形态
  • 简介:昏迷在内科院前急救中十分常见,文献报道,院前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类中,代谢性疾病就占前三位.我院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份院前内科昏迷患者395例,均在现场做了快速血糖的检测,其中与血糖相关的昏迷患者就有58例,占了14.68%.

  • 标签: 昏迷 院前急救 快速血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