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供应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3到2018-3月消毒供应清洗的腔镜器械供400件。参照组对腔镜器械进行常规一体化模式清洗消毒。观察组对腔镜器械进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清洗消毒。结果两组器械处理合格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损害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供应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清洗,有效的提高了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的合格率。不仅促进了供应工作质量的提高,还可以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减少器械的损害。科室及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供应室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患者(重度失血性休克),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3日至2017年3月3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手术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重度失血性休克 作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手术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手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GCS与手术成功率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性心率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实验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YHA分级、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3例复发心房颤动,复发率为9.3%,对照组有7例复发房颤,复发率为2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与性心律失常有的密切的关系,对于心力衰竭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内医疗器械共260件,按清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医疗器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件。对照组采用手工清理;观察组进行手工清理后再进行器械清理。采用目测法与放大镜检测发检验清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采用目测法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采用放大镜检测法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院内医疗器械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除采用手工清理外,还应用到专业的仪器进行清理,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卫生,提高院内治疗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患者中手术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4例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手术护理)与研究组(52例,常规手术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心理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前,不同组别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耐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中手术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升手术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各42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手术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手术护理干预方法在针对骨科切口感染问题时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手术护理干预方法应该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与全面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配合 骨科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2例,将其按时间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护理标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传统的血透中护理标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血透护理安全情况,降低危险情况发生率,患者反映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液透析 血透室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原因 与 护理 体会进行分析与探讨 。 方法 在我院抽取于 2016年 2 月到 2017 年 1月进行手术 的 108 例患者 作为实验对象, 对其 资料 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 将出现 压疮的 与 手术 相关的 原因 进行总结 , 同时对 护理 的疗效进行观察 。 结果 本组 共 108 例患者, 其中有 1 3 例 患者发生了幅 度 各异 的压疮, 其 压疮发生 的概 率为 1 2 . 04 % , 进行 手术 的 患者 出现 压疮组 别 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平均年龄、术中体位 以及 合并疾病率 与没有出现 压疮组 的相比显著偏高, P < 0.O5 。 通过 护理 措施进行 干预 之 后, 发生 压疮 的概率降低 为 0. 79 % 。 结论 进行 手术 的 患者 出现 压疮的 与 手术 相关的 原因主要 包括 手术 的 特异性 以及 患者 本 身 的 因素, 经过采取相关的 护理措施 进行干预之后 , 使得 手术患者 发生 压疮的 概 率 降低 。

  • 标签: 压疮 原因 护理对策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护理安全问题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分配的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化护理的方式,两组对比分析其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效果反馈,从而确定其应用价值。结果针对两组的不同护理显效程度与手术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观察组对手术护理的安全性更强,发生的手术安全问题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运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可有效的规避手术的安全隐患,减少手术的危险发生,使得患者对手术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为手术的护理安全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值得临床探究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价值 研究
  • 简介:范可尼贫血(Faneonianemia,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除B亚型为X-性连锁遗传)。本病由瑞士Fanconi[1]于1927年首先命名并报道。FA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多样化形体畸形、智力发育异常、进行性骨髓衰竭、高发肿瘤倾向和多脏器受累为特征[2].

  • 标签: 范可尼贫血 骨髓衰竭综合征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暴露,人们在医疗方面暴露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构建持续质量管理小组后,结合卫生部消毒供应标准,制定了我院质量管理标准。每月定期对消毒供应工作进行抽查,分析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后,供应工作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后,回收、分类、消毒、检测和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管理,可家加强整体管理效率,使得医务人员能按照具体要求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不分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干预护理效果,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细节管理干预护理效果,分别对比管理质量、文件质量、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强化细节管理方案,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一些护理缺陷问题的出现,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提升临床护理工作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强化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术前术后访视在手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在本院2017年收治的手术患者中抽选100例为研究对象,由巡回护士于术前和术后去各个病区探访手术患者的资料,收集并整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访视整体护理,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手术疼痛情况。结果患者的疼痛指数和护理满意度均发生变化(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访视护理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疼痛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术前术后访视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我院监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护理学家 NKongho研制的关怀能力量表( CAI)、西班牙学者 Moreno-JimUnez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测试监护工作年限< 5年的青年护士应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前后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等情况,分析人文关怀在带教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干预前后监护青年护士的关怀能力、职业倦怠情况、三基考试成绩、临床突发事件应对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文关怀对于青年护士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监护室护士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2例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1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69%)较对照组(79.28%),显著高于后者(P<0.05);焦虑率、SAS评分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手术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前焦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护理 焦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毒供应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18年4月时间段的消毒供应工作人员2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均分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法,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对比两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包装合格率。结果经过调查,实验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合格率为99%,对照组的清洗合格率为9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包装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9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的过程中,消毒供应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能够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清洗及包装合格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型实验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临床申请输血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后试验组采取血型实验输血检验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对照组不开展上述管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配血问题以及溶血性贫血等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6.942,P=0.008)。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临床用血的重要安全屏障,血型实验应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予以严格控制,遵循检验规范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等输血检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重症监护的护理工作中,分析实际的应用效果,判定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双盲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在对比组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理念,在观察组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定最终的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指标较低,睡眠时间较长,对于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上述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更好的应用于重症监护的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睡眠质量,使患者获取到优质护理体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逐渐恢复健康。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效果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