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 MPN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 依据《 CNAS-CL07:201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和《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定量检测 MPN 法,以实例来评定 MPN 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342。扩张不确定度为 0.772;总大肠菌群含量为 4.6×102~ 1.6×104 MPN/100mL。结论 重复性测量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

  • 标签: MPN 总大肠菌群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9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但相比之下,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要比辛伐他汀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更少,因此,可见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糖尿病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及预后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腹股沟疝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以往的疝修补术,观察组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效果;手术操作出血量、时间、术后恢复的时间以及医疗总费用;手术前后患者应激状况;围术期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出血量、时间、术后恢复的时间以及医疗总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应激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应激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应激状况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手术技巧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中文量表(第二版)评定首次发病的单病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不同病变部位及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的各相关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方法为完全随机对照。依据设定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03月至2015年0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共78例为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组,以与腔隙性脑梗死例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等健康人群80例为健康对照组,评定时间为发病2周内,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中文量表(第二版)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等方面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情况。计算出每位研究对象的量表总分,每个子项目和次级子项目的得分。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得分是否有差异。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灶不同部位、各相关因素等将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组进行分组评估,分析这些因素与量表总分及每个子项目间的相关性。结果1.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早期认知功能比较,总得分、(定向力、视知觉、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和思维操作、注意力)子项目得分及(时间定向、物品识别、形状识别能力、图形重叠识别、物体识别、身体方向、图片空中关系、复绘几何图形、插孔拼图、彩色方块拼图、无色方块拼图、碎图复原、画钟、图片排序A、图片排序B、逻辑问题)等次级子项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与梗死部位有关,与不同侧梗死无关,其中大脑皮层及基底节区病变部位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下病变(小脑和脑干)部位患者认知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与年龄、教育程度、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饮酒,高脂血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无关。结论1、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定向力、视知觉、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和注意力及专注力方面;2、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和病变部位有关,与不同侧病变无关;3.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与年龄、教育程度、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饮酒,高脂血症有关,与性别无关。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7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硫唑嘌呤组采用硫唑嘌呤进行治疗,他克莫司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重症肌无力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MMT评分、MGFA评分。结果他克莫司组重症肌无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硫唑嘌呤组,P<0.05;他克莫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硫唑嘌呤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MMT评分、MGFA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他克莫司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MMT评分、MGFA评分优于硫唑嘌呤组,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标签: 他克莫司 重症肌无力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鼓膜穿孔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鼓膜穿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接受传统的显微镜下修补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愈合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面瘫、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孔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具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鼓膜穿孔 耳内镜 鼓膜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病患者应用康复评定方式对肢体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案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常规干预+给予康复评定的康复锻炼指导,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FMA)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FMA评分较干预前提高,而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康复评定基础的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康复评定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直肠癌造口术患者。72例。入院时间2018.07至2021.07。抽签法分组。即参照组、试验组。各36例。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为两组护理方案。对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自尊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自尊水平差异小(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评分较参照组优异,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予以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提升患者自尊水平方面价值确切。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直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与心肌损伤患儿开展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2021年6月到2022年10月为研究时段,分别纳本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与心肌损伤患儿和健康体检小儿进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7例,共计54例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接受生化检验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肝损伤 心肌损伤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特点的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慢阻肺老年患者共70人,根据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针对不同老年患者心理特点的针对性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各35人,分析组间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为46.26±2.94、SDS评分为46.26±3.97、护理满意度为82.86%;观察组的干预后SAS评分为35.21±3.67、SDS评分为36.26±3.57、护理满意度为91.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常规生化检验不确定度测量中,3种评定方法的结果和作用。方法:研究选取检验科生化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80例生化检验病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生化检验,并经3种评定不确定度,统计分析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及不确定度差异。结果:3种方法的生化检验指标不确定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AACB法用于常规生化检验不确定度测量的结果最为准确可靠,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生化检验 不确定度 自上而下法 AACB法 国内文献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妇女更年期焦虑状况的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00例更年期妇女(2011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更年期妇女的焦虑因素,并分析其发生焦虑状况的原因。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影响妇女更年期焦虑状况的因素分别有工作压力大(68.00%)、自身重病(24.00%)、关节肌肉酸痛(55.00%)、感觉异常(28.00%)、子女长期离家(60.00%)、阴道干涩(51.00%)、是否绝经(53.00%)、妊娠次数(28.00%)、饮食习惯(25.00%)。结论更年期妇女发生焦虑的几率较高,其发生焦虑状况的原因与社会、心理、物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对更年期妇女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培养更年期妇女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缓解妇女由于更年期而产生的焦虑状况

  • 标签: 妇女 更年期 焦虑状况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儿童疾病的相关性,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同时统计记录两组儿童出现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健康儿童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38.52±3.66)ng/mL明显高于观察组(20.85±3.1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32.00%、8.00%,血清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58.00%、2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SS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而升高,两者呈现正相关(r=0.386,P<0.05)。结论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紧密相关,应及时预防维生素D缺乏,有效预防儿童疾病。

  • 标签: 维生素D 儿童疾病 相关性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