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收取2015年1月至12月抗生素处方500张作为观察组(实施应对措施),收取2016年1月至12月500张抗生素处方作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对比且分析两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通过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实施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值得研究。

  • 标签: 抗生素 不合理应用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及其相对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六个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所开出的药方中选取240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药方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并且以此给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在所抽选的2400张药方中,有28张药方存在不合理迹象,其占比为1.17%,其中其原因主要包括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用药次数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所选择药物不合理、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合理、药物使用途径不合理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所对应的张数分别为1张、4张、5张、8张、6张以及4张。结论在门诊西药房中还是存在少量处方不合理的迹象,对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需要改正的地方,并且同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门诊西药房不合理药方的数量,进而能够为临床的用药提高更高的安全保障。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处方 回顾性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PASS系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我院2015年9~12月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液的6288份医嘱的合理展开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探讨经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医嘱中,不合理医嘱共有198份,包含给药方法、溶媒选择不当、剂量浓度、配伍禁忌等方面。纠正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就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药品毒副作用的产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干预对策
  •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编不合理信念问卷对83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因素分析将学生不合理信念归为7个因素,即评价体系、目标与价值、学业状况、人际关系、生命状况、人性与社会性、生活状况;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不合理信念总体上没有问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因素主效应明显,二、三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

  • 标签: 高中学生 不合理信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合理。通过研究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临床药师用药,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科学的药学干预措施,能够促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资料的不同划分为三组。按月抽取96份门诊处方为A组,48份手术病例为B组,48份非手术病例为C组。对比三组临床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基于三组患者就诊资料,分析用药情况,表明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未明确用药指标、药物使用不适合患者病程、药物用法不当、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药物联合使用不当。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很多,相关部门应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干预措施,并编写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的相关规范,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促进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生素 影响因素 不合理用药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生育服务中农村妇科病预防和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方式选择350名农村妇女开展本研究活动,设计好调查问卷,并对她们开展健康问卷分析调查,主要是指导教育其正确的妇科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方面,经过半年后,第二次开展同样的健康调查,对半年前后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350例农村妇女做妇科疾病预防以及合理用药健康宣教前,他们仅有62%的人对妇科病有了解,有16%妇女存在一些妇科病,她们只有1/5了解和保持健康生活习性;经过预防和合理用药教育指导之后,她们对妇科病了解度上升到九成,妇科病发病率降到了两成,超过半数妇女形成自觉的健康生活习性,且半年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农村基层的计划生育教育,深入指导农村妇女疾病预防和合理用药,帮助她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促进妇科病的减少,提升农村妇女的生活幸福感。

  • 标签: 计划生育服务 农村妇女 妇科病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西药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200张西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6年1月—2016年6月为实施前阶段,共100张西药处方,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实施后阶段,共100张西药处方,比较西药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的用药合理情况。结果应对措施实施后的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率,滥用抗生素率,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率,重复给药率以及其他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应对措施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其开展科学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可使西药临床应用更为安全合理,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确保。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合理临床用药的方式。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西药合用的200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其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用药的对应方案。结果在多种西药合用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18例,出现头晕头痛症状的患者12例,出现发热和疲乏无力症状的患者16例,出现神经兴奋的患者15例,出现水肿和皮肤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20例,出现合并上述症状两项或者以上的患者6例,共计出现87例不良反应患者,占总人数的4.35%。其中包含药物使用方式不当的处方例数为22例,药物用量不当的例数为32例,药物配伍不当的例数为33例。结论多种西药合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配伍、药物用量、药物使用方法等因素,需要合理根据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提升用药合理,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多种西药合用 不良反应 合理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口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注射方式治疗,观察组实施合理口服用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30%出现药源性低血糖症,有75%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有5%出现药源性低血糖症,有95%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75%、1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口服用药,不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还能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合理口服用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3例胃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理用药将其分为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结果不合理用药分析不合理配伍19例,重复用药17例,无指证用药12例,用量用法不当13例,药物选择不当9例;与不合理用药组比较,合理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可促进合理使用各类药物,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胃炎 胃溃疡 药理机制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合理用药工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51位离退休老干部的基本情况男性47位,女性4位,年龄为82至95周岁,平均年龄87岁,通过分析老干部在用药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结合每位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对我所51位离退休老干部经过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调查我所离退休老干部用药情况,我们根据每位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以及个人经历等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使老年患者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离退休老干部 合理用药 对策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高龄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1例高龄老年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用药方式,观察组66例,实行相关用药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高龄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不良生活方式等。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如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给药方式等,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用药合理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老年人 不合理用药 影响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低患者诊疗费用的关键。当今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临床使用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使病人身心健康早日痊愈,是药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2。本次对我院2016年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效果分析,查找主要的不合理用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和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处方干预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具有抗生素用药指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对抗生素的应用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治疗期间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结果试验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学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抗生素 药学干预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床作为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越来越精密化,应用方式越来越自动化,进而,则对手术床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很多基层医院在手术床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影响了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间接加大了管理难度。对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基层医院手术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策略,旨在为基层医院加强手术床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手术床 医疗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炎使用中医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人数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患者呼叫仪呼叫。方法应用定时器,提醒护士立即执行一些有时间规定的护理操作,有效减少患者因此使用呼叫仪。结果患者使用呼叫仪呼叫次数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使用定时器,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 标签: 定时器 呼叫仪使用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耳穴穴位的认识。方法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患者22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西药蒙脱石散以及复方黄连素片剂进行服药后观察,治疗组患者运用中医方法耳穴埋豆压贴耳穴上颌、下颌进行按压。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结论耳穴埋豆上颌、下颌两个穴位的方法对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的患者,有显著疗效。治疗组48小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耳穴埋豆 耳穴上颌 下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