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控制,治疗成功率较高。结论对恶性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化疗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细胞瘤(CNC)是罕见的疾病类型,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在现代医学中MRI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临床检查的水平,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CNC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而MRI的应用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学支持,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病理特点以及神经影像特征以及诊断。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 神经影像 脑室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的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肿瘤进展时间、生存期等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老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方法收集住院确诊123例冠心病组和46例体表健康对照组血样,分别检测收集样本的TC、HDL-C、LDL-C、TG、脂蛋白a(LPa)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冠心病组同时测定肌钙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肌钙蛋白I(CTnI)≥0.03ng/ml的RDW-CV水平CTnI<0.03ng/ml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1,P=0.017)。经logistic回归分析,TC、TG、LPa和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水平升高,其中TC、TG、LPa、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6例入本院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治疗。化疗方案EP为主方案,治疗周期4~6周期。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全组患者CR率为46.2%,PR率为38.5%,SD率为15.3%,总治疗有效率为84.6%,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0.1%及38.5%。1年及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1%及94.2%。结论化疗联合SRT治疗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患者的近期疗效可,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1。

  • 标签: 化疗 立体定向放疗 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在产前妇女中的感染疫情动态。方法初次检测CMVIgG结果阳性的妇女,于两周后,再次进行CMVIgG、CMVIgM、CMV亲和力、PCR-CMV-DNA检测。结果1052例产前孕妇中,CMV复发感染阳性率为孕前2.54%,早孕2.67%,孕中1.85%,晚孕1.85%。结论产前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建议产前妇女尽可能进行复发感染检测,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辞,避免感染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产前妇女 巨细胞病毒 复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的治疗,实验组在更昔洛韦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时间、淋巴结开始缩小时间、肝脾明显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加快了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患者8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结果CT诊断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361例,进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510例,根据穿刺术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常规输血去白细胞输血在临床上的运用情况加以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78例需大剂量输血治疗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分别予以去白细胞输血、常规输血。对2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GOT、DB、LDH、CO2)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输血后3d的CO2、DB、LDH、GOT指标参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6%)低于参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输血患者采取去白细胞输血治疗,效果明显,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常规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就内皮抑素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相关的叙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内皮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宁神灵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模型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中药治疗组(高、中、低剂量),对照组,各组15只,于第0、7、14、21、28天观察行为学指标(体重、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得分、大鼠活动延迟时间)。28天取大鼠海马组织,观察CA1、CA2、CA3、CA4区形态学变化及HE染色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Figure)。结果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第7、14、21、28天行为学指标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对照组。组内比较行为学指标高、中、低剂量组时间呈正相关,空白组对照组治疗时间无差异。抑郁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偶见散在的胞体固缩,深染或胞质溶解、空泡变性。CA4区可见少量锥体细胞胞体固缩,深染。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体呈椎体形,较大,核大而圆,且中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宁神灵可能通过作用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引起相关蛋白及递质的改变,具有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宁神灵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刺激 行为学 海马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输血治疗患者,于2016年11月14日至2018年4月5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寒战、过敏、尿蛋白)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2例输血治疗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3.13%(1/32)低于对照组数据21.88%(7/32),P<0.05。结论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少白细胞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 常规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三联抗菌激素抗炎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5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菌治疗)和激素组(广谱抗生素及甲泼尼龙激素抗炎治疗),各组2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三联抗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vs76.92%)、QOL生活质量评分(81.30±10.22)vs(67.49±8.31)复发率(3.85%vs15.0%)均显著优于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抗菌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复发率低,效果优于激素抗炎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三联抗菌 激素抗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细胞计数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47例,其中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患者81例,非细菌感染患者66例,选取同期例无感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三组血常规,CRP分析仪检测三组血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CRP水平、白细胞计数、CRP异常率及白细胞计数异常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血CRP水平、CRP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异常率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血CRP水平、白细胞计数、CRP异常率及白细胞计数异常率均较非细菌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水平是快捷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优于白细胞计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CRP细胞计数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协同作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细胞形态观察联合应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196例,患者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细胞形态观察检测,分析二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液分析仪诊断的异常检出率高于血细胞形态观察诊断的异常检出率(P<0.05);血细胞形态观察对血小板疾病血样异常标本检出率高于血液分析仪诊断、对贫血血样异常标本检出率低于血液分析仪诊断(P<0.05)。结论血常规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虽然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也存在一定的诊断偏差,采用血细胞形态观察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基础上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患者40例为非冠心病患者,且在结合冠脉病变支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把观察组分成多个亚组,两组患者都进行了临床专业诊断,对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进行检测,研究该指标和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临床专业检测和对比观察可知,在两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在冠脉病变支数不断增多的同时,相应的MPV水平和RDW水平也不断提升。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冠心病 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国外已广泛用作贫血的诊断及分类的一项指标,再配以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RD),有助于对病情及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判断。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直方图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因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120例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联合中医治疗组,每组各60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而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采取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中药方进行治疗。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3d的Ⅲ度白细胞减少开始回升情况、治疗第5d的IV度白细胞减少升至1.0×109/L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斑狼疮细胞检验方法的三种检测方法比较评价。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实验室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抗凝血法和血块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对三种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脱纤维血法阳性34例,阳性百分率85.0%;抗凝血法阳性28例,阳性百分率70.0%;滴血法阳性26例,阳性百分率65.0%。结论采用去纤维蛋白法检查红斑狼疮细胞为好。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红斑狼疮细胞(LE )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4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25例患儿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常见症状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发热占28.0%,咽峡炎占44.0%,淋巴结肿大占76.0%,肝脏肿大占84.0%,脾脏肿大占68.0%,眼睑水肿占32.0%,皮疹占24.0%。实验室检查显示异型淋巴比例占72.0%,肝功能损害占64.0%,心肌酶异常占44.0%,尿常规异常占36%。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具有复杂性,提高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特点的重视程度,能够减少临床误诊、漏诊的可能性,提高确诊率。

  • 标签: 小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点